【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氧化还原和酸性双重响应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尤其是用于微粒制剂的制备和修饰。
技术介绍
所有的疾病都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状态,免疫系统一直参与其中。免疫学与药剂学有机结合之后,我们可以将躲避免疫识别的策略转化为利用免疫系统进行药物递送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设计达到高效靶向目的。因此,纳米技术在未来的药物递送系统(DDS)中,所涉及的关键环节主动“找”到免疫细胞,改善免疫环境,依靠强大的免疫系统治愈疾病。经典免疫学理论指出,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其中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为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占比最多的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其在骨髓、血液与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式(I)中R1代表-OH,-HNCOCH3,-NHCOCH2OH中的一种;S-R2-NH片段来自HS-R2-NH2,HS-R2-NH2是含有伯胺基团和巯基基团的化合物;S-R3-N片段来自HS-R3-NH2,HS-R3-NH2是含有伯胺基团和巯基基团的化合物;R4是含有羟基、氨基、羧基或羰基基团的药物分子;R4与N之间为单键和双键中的一种;X为接枝在聚唾液酸分子中侧链衍生物片段的数目,Y为PSA分子中唾液酸单元的数目,1≤X≤500,2≤Y≤1000,X/Y为0.5%~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HS-R2-NH2和所述HS-R3-NH2分别为含有伯胺和巯基的直链或支链烷烃、巯基聚乙二醇氨基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聚乙二醇氨基中聚乙二醇片段的分子量为100-10000道尔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HS-R2-NH2和所述HS-R3-NH2分别是巯基甲胺、2-巯基乙胺、3-巯基-1-丙胺、2-巯基-1-丙胺、4-巯基-1-丁胺、3-巯基-1-丁胺、2-巯基-1-丁胺、1-巯基-2-丁胺、1-巯基-3-丁胺、5-巯基-1-戊胺、4-巯基-1-戊胺、3-巯基-1-戊胺、2-巯基-1-戊胺、5-巯基-2-戊胺、1-巯基-3-戊胺、1-巯基-2-戊胺、6-巯基-1-己胺、5-巯基-1-己胺、4-巯基-1-己胺、3-巯基-1-己胺、2-巯基-1-己胺、1-巯基-5-己胺、1-巯基-4-己胺、1-巯基-3-己胺、1-巯基-2-己胺、半胱氨酸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唾液酸具有2~600个唾液酸单元,平均分子量为600~180000道尔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唾液酸具有20~100个唾液酸单元,平均分子量为6000~30000道尔顿。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聚唾液酸基团的双重响应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R4药物分子选自抗肿瘤药、抗炎症、抗生素、生物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肿瘤药选自下列药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蒽环类药物、蒽醌类抗肿瘤药物、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替尼类抗肿瘤药、铂类抗肿瘤药物,所述的蒽环类药物选自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伊达比星;所述的蒽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翔,李聪,邱秋钧,俞燕娜,吴梦琦,朱柯武,沈润溥,杜奎,席眉扬,蔡涛,余乐茂,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