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41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包括治疗床以及可运动的冲击波治疗头,治疗床上设有冲击口;其中,还包括调节板,冲击口位于调节板上,治疗床上设有通孔,调节板与通孔连接固定,冲击口随着调节板的移动变换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碎石效率、提升患者治疗体验,增加舒适度,降低治疗副损伤,且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稳定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技术介绍
尿石症即泌尿系结石,也称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任何部位,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与疼痛,病情进展甚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肾绞痛是上尿路结石的常见症状,因其疼痛程度剧烈而被称为“疼痛之王”。因此,尿石症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体外碎石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产生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过多次释放能量而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自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多尼尔公司第一台体外碎石机问世以来国内外体外碎石治疗已达数百万例,该治疗方法已成为尿石症的常规首选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主要由冲击波发生系统、定位系统、控制操作系统及治疗床组成。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从水槽式碎石机到水囊式碎石机,从固定式治疗头到运动式治疗头,碎石机基于从性能、安全、便捷等方面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但针对治疗床的改进鲜有涉及。现在所谓的第三代冲击波碎石机,也就是治疗床在原来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如床两边可挂装脚架、肩托、污物盆、脚踏开关等用来进行各种泌尿外科造影、腔内手术的功能设施。但针对治疗床本身的结构、功能进行改进以提升体外碎石质量者,较为罕见。传统的冲击波碎石机治疗床呈长方形,床的中部靠近冲击波波源的一侧呈半圆形或U型凹进缺口,以适应治疗头的安置和冲击波的通过,我们称之为冲击口。冲击口自床面中心侧向床沿侧逐渐加大,市场上大多碎石机所配备的治疗床冲击口跨度最宽处接近50cm。患者在治疗时为了配合影像定位系统定位结石,身体必须以特定的姿势和体位、保持半小时以上时间以及腰部或臀部悬空卧于治疗床上,这个跨度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已然是比较艰难的体验,如若对于那些身材瘦小的或身体某部位有疾患的或本身结石疼痛发作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受更是不言而喻!而且,患者不同的身高、体型,以及不同的结石所在方位,治疗床作为在碎石过程中对身体的支撑物,其与身体的接触的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某些重要受力点的支撑缺位,很容易造成特定体位时人体在静态力学上的疲劳和损伤;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患者,理想状况下治疗床的冲击口类型应当与其各自身体条件的特点相适应。但显然现有的治疗床其固定而单一的冲击口模式并不能满意地与上述状况匹配,这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因此在工作中屡有患者为之抱怨或诉治疗后身体某些特定部位感觉不适,甚至于功能异常。当然,在此过程中患者如因治疗床的不舒适无法保持体位而频繁挪动身体,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碎石效率和安全。而对于运动式治疗头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来说,治疗床舒适度的重要性则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治疗头上位式(工作时选择治疗头位于人体上方)碎石时,治疗床的冲击口的存在已经失去了意义,但负面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床的床面上是不需要冲击口的。近年来无论是进口碎石机,还是国产碎石机,冲击波治疗头均趋向于向运动式治疗头发展。可运动的冲击波治疗头:1.可使患者选择最舒适的治疗体位;2.改变冲击波射入路径可保持原有体位而无需改变体位;3.有学者提出较为难碎的结石可以选择多角度、次数分摊式治疗,以降低固定角度治疗对周围脏器、组织的损伤;4.根据结石周围的具体情况,改变冲击波射入路径,以避开特定的脏器或组织等等。借助于此功能,使治疗头上位式体外碎石得以实现。治疗头上位式相对于以往的治疗头下位式,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方式上是一种优化和补充。但这也使传统单一模式的治疗床在功能上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出来。举个例子,如附图1-3所示。以X光定位为例,某患者右侧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71,由于后方有骨盆阻挡,以往传统的治疗头下位式碎石为了使冲击波的传导避开骨盆的阻挡通常要选择俯卧位碎石,但这种体位影响患者治疗舒适度,有了可运动式治疗头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可以采用治疗头上位碎石,患者依然可以选择较为舒适的仰卧位。但由于骨盆和输尿管的解剖特点的关系,结石71的位置较深,且比较靠近右侧耻骨72,同侧上位式(治疗头81位于患者的右上方)碎石由于部分冲击波被右侧耻骨72阻挡,会使碎石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由于右侧耻骨72受到冲击而增加疼痛的可能,而且这种冲击波射入路径治疗时刺激股神经引起神经反射而影响治疗进程也很常见。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左侧上位式(治疗头81位于患者左上方)碎石。这时候为了实现定位结石,患者9身体的治疗区域需尽量向治疗床边缘(治疗床8冲击口跨度最大处)移动,这样以来就又出现了下述弊端:1.患者保持体位困难,且在治疗过程中每一次轻微的移动都要调整定位,X光暴露增加,同时碎石效率降低,损伤增加;2.由于治疗床冲击口的影响,左臀部下沉,骨盆必然左倾,C臂初始位时X光是垂直于床面的,那么在X光监视器上显示的靠近右侧耻骨72的结石容易被右侧耻骨72遮挡,给定位带来困难;3.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因体位不舒适受尽煎熬。上述例子是平时工作中碰到的比较典型的类型,虽是特例,但也是常态;这种层叠式、连锁式的负面效应,其根本原因是因治疗床冲击口的存在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但同样很多时候其它类型的一些结石的治疗却也需要治疗头下位式的治疗,此时治疗床的冲击口又是不能或缺的;当然了,出于便捷、经济、碎石室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每台碎石机同时都配置各式不同类型的治疗床以进行按需更换。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可调节床面结构的治疗床以适应各式不同类型碎石治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包括治疗床以及可运动的冲击波治疗头,治疗床上设有冲击口;其中,还包括调节板,冲击口位于调节板上,治疗床上设有通孔,调节板与通孔连接固定,冲击口随着调节板的移动变换方位。由于冲击口可以随着调节板的移动变换位置,当治疗头下位式的治疗时,可以把冲击口调至传统位置,并可根据患者的身材、体型、结石部位等因素适当偏转冲击口角度,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以顺利完成碎石治疗;当治疗头上位式碎石时,冲击口已无任何作用,可转动调节板把冲击口调至对侧,使治疗侧缺口处于封闭状态,使之在碎石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起到满意的支撑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并提高碎石效率。其中,调节板与通孔的边壁呈活动式连接。采用活动式连接,调节板可以任意调节位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保证了碎石的效率。其中,调节板与通孔的边壁呈转动式连接。转动式连接相对于插拔式连接,更加方便,同时,转动更加精准。其中,通孔边壁上设有环形滑槽,调节板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在环形滑槽内移动。环形凸起与环形滑槽配合,使得转动更加方便、稳定。其中,通孔边壁上设有环形凸筋,调节板上设有环形导轨,环形凸筋在环形导轨上滑动。环形凸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包括治疗床以及可运动的冲击波治疗头,治疗床上设有冲击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冲击口位于调节板上,治疗床上设有通孔,调节板与通孔连接固定,冲击口随着调节板的移动变换方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包括治疗床以及可运动的冲击波治疗头,治疗床上设有冲击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冲击口位于调节板上,治疗床上设有通孔,调节板与通孔连接固定,冲击口随着调节板的移动变换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其特征在于:调节板与通孔的边壁呈活动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其特征在于:调节板与通孔的边壁呈转动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其特征在于:通孔边壁上设有环形滑槽,调节板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在环形滑槽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床面结构治疗床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其特征在于:通孔边壁上设有环形凸筋,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权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