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32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间隔设置在内锅本体上的多个内锅牙,内锅牙与锅盖上的外锅牙相扣合地设置;内锅牙包括:第一锅牙本体,与内锅本体连接;第二锅牙本体,与第一锅牙本体连接,第二锅牙本体与第一锅牙本体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导向面,设置在第二锅牙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边。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锅锅牙与外盖之间合盖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在烹饪器具的生产过程中,烹饪器具的内锅的锅牙经过翻边工艺后,由于设计及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会导致内锅翻边的高度尺寸公差较大,且锅牙的利角边和小圆角处难以进行抛光工艺处理,进而导致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因内锅的锅牙与外盖之间合盖力过大导致合盖困难或者无法合盖的情况,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锅锅牙与外盖之间合盖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间隔设置在内锅本体上的多个内锅牙,内锅牙与锅盖上的外锅牙相扣合地设置;内锅牙包括:第一锅牙本体,与内锅本体连接;第二锅牙本体,与第一锅牙本体连接,第二锅牙本体与第一锅牙本体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导向面,设置在第二锅牙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边。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二锅牙本体上设置了导向面,从而可以有效对内锅牙和外锅牙的扣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合盖更加顺畅,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第二锅牙本体由至少部分的第一锅牙本体通过冲压方式形成;或者,导向面通过冲压方式形成。上述设置加工工艺简单,成型后的内锅牙边角处圆滑度高。进一步地,第一锅牙本体为设置在内锅本体上的翻边。上述设置便于第一锅牙本体的加工,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第二锅牙本体还包括与侧边相连接的端面,导向面与端面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α大于等于7°且小于等于13°。上述设置使得导向面可以在锅盖扣合时避让外锅牙,进而避免内锅牙和外锅牙发生干涉,使锅盖扣合更加顺畅,产品使用的舒适度高。进一步地,导向面为平面,或者,导向面为弧形面。弧形面使的内锅牙20的外边缘过渡更为圆滑。平面加工制造更容易,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导向面与端面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上述设置避免了因导向面与端面的连接处存在尖角导致用户划伤或者不易包装的情况。进一步地,内锅本体与内锅牙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设置保证了内锅本体与内锅牙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内锅的整体强度,增加了装置内锅的使用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外锅,用于承载内锅;锅盖,盖设在内锅和外锅上;内锅为上述的内锅。内锅的第二锅牙本体上设置了导向面,从而可以有效对内锅牙和外锅牙的扣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合盖更加顺畅。具有上述内锅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进一步地,外锅牙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扣合外锅牙与内锅牙时,经导向面导向,弧线段与第二锅牙本体相扣合。使得扣合时内锅牙和外锅牙之间的扭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扣合过程更加顺畅,避免了合盖过程中因用力过大导致的合盖噪音,扣合体验更好。进一步地,内锅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直线段和弧线段为一体成型结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不锈钢材料在保证内锅耐压强度的基础上使内锅的厚度尺寸更小;直线段和弧线段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外锅牙的整体结构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内锅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内锅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5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内锅本体;20、内锅牙;21、第一锅牙本体;22、第二锅牙本体;23、导向面;24、端面;30、外锅牙;31、直线段;32、弧线段;40、锅盖。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包括内锅本体10和间隔设置在内锅本体10上的多个内锅牙20,内锅牙20与锅盖40上的外锅牙30相扣合地设置;内锅牙20包括第一锅牙本体21、第二锅牙本体22和导向面23。第一锅牙本体21与内锅本体10连接;第二锅牙本体22与第一锅牙本体21连接,第二锅牙本体22与第一锅牙本体21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导向面23设置在第二锅牙本体22的至少一个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锅牙本体22上设置了导向面23,从而可以有效对内锅牙20和外锅牙30的扣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合盖更加顺畅,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内锅的锅牙与外盖之间合盖力过大容易导致合盖困难或者无法合盖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锅牙本体22上设置了导向面23,既能够满足内锅在使用过程中所必须承受的强度和压力,保证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合盖时的使用体验良好。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内锅采用铝材料制成,为了保证内锅的耐压强度,内锅的厚度尺寸通常较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翻边工艺形成内锅牙后,锅牙本身的厚度也较大,进而使得锅牙本身的高度尺寸公差较大,再通过切削加工或者冲压加工的方式形成导向面后,需要进一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锅,包括内锅本体(10)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10)上的多个内锅牙(20),所述内锅牙(20)与锅盖(40)上的外锅牙(30)相扣合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牙(20)包括:/n第一锅牙本体(21),与所述内锅本体(10)连接;/n第二锅牙本体(22),与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连接,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与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之间形成台阶结构;/n导向面(23),设置在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的至少一个侧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包括内锅本体(10)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10)上的多个内锅牙(20),所述内锅牙(20)与锅盖(40)上的外锅牙(30)相扣合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牙(20)包括:
第一锅牙本体(21),与所述内锅本体(10)连接;
第二锅牙本体(22),与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连接,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与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导向面(23),设置在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的至少一个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由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通过冲压方式形成;或者,所述导向面(23)通过冲压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牙本体(21)为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10)上的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牙本体(22)还包括与所述侧边相连接的端面(24),所述导向面(23)与所述端面(24)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α大于等于7°且小于等于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荣九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