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28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包括:鞘管,内部贯穿有操作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设置于鞘管远端内,可沿鞘管的轴向伸出或缩回;其中,第一电极的近端,与操作线远端连接,并固设有推动件;第二电极与鞘管之间设有摩擦件;当操作线向远端将第一电极推出鞘管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二电极受摩擦件作用,与鞘管保持静止;当操作线向远端推动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第一电极的过程中,推动件推动第二电极移动,以使第二电极伸出至第二工作位置;当操作线拉动第一电极缩回至设定位置的过程中,第二电极受摩擦件作用,与鞘管保持静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两个刀具的便捷切换操作,结构简单,灵活性强,手术成本低,同时手术风险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膜切开刀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高频粘膜切开刀通过刀丝与组织接触,实现焦化或汽化组织,以达到切开、剥离、凝血等效果。上述粘膜切开刀的种类较多,以多种形状实现多种不同的手术操作目的。其中,包括一种刀丝为矩形截面的回转体针状刀型,由于其外径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灵活度和切割性能,但进行标记时容易穿孔,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止血。还包括一种刀丝为T字形回转体结构刀型,相比于矩形截面的针状刀型,增强了标记或止血功能,同时也不易于发生穿孔,且其在粘膜下剥离过程中仍有穿孔风险。另外,还有一种在远端设置有绝缘体的刀型,在临床操作中,刀丝放电进行切割与剥离操作,绝缘头顶靠于不需切割的组织上,避免刀丝远端放电灼伤组织,极大地减小了手术中由于误操作造成的未病变组织灼伤穿孔的可能性。但其不具有标记功能,操作者通常使用其他刀型的高频粘膜切开刀进行标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刀型。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有针对性的操作,一次手术过程可能需要使用到两种或以上刀型进行不同种类的操作,通常需要进行频繁的换刀,会造成手术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同时造成手术时间的增长,也增加了医生操作的负担。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增加医生和患者因频繁换刀而产生的手术负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该高频粘膜切开刀能够利用一个操作线实现对两个电极的切换,即刀头的切换,从而使手术过程的换刀操作方便快捷,且无需因换刀产生较高的手术负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包括:鞘管,内部贯穿有操作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鞘管远端内,可沿所述鞘管的轴向伸出或缩回;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近端,与所述操作线远端连接,并固设有推动件;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鞘管之间设有摩擦件;当所述操作线向远端将所述第一电极推出所述鞘管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受所述摩擦件作用,与所述鞘管保持静止;当所述操作线向远端推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电极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极伸出至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操作线拉动所述第一电极缩回至设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受所述摩擦件作用,与所述鞘管保持静止。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为管状,所述第一电极贯穿所述第二电极。优选地,所述摩擦件环绕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鞘管之间的间隙内。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的近端设置有抵接所述摩擦件的限位件,当所述第二电极向远端移动时,所述限位件带动所述摩擦件向远端移动;当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第二电极移动时,所述推动件的远端与所述限位件的近端抵接。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环形,固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近端的外周。优选地,所述推动件为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操作线的导电件。优选地,导电件为管状,固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操作线外周。优选地,所述摩擦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或所述鞘管。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远端固设有拉动件,当所述操作线拉动位于所述设定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缩回的过程中,所述拉动件拉动所述第二电极缩回,所述第二电极克服所述摩擦件的摩擦力,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缩回。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远端具有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内径,当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设定位置缩回时,所述大径部的近端抵接所述第二电极的远端,以拉动所述第二电极克服所述摩擦件的摩擦力,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缩回。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的远端设有具有贯穿孔的顶端绝缘头,所述第一电极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径;所述顶端绝缘头远端设有与所述贯穿孔连通的沉孔,所述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所述沉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大径部的高度;当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设定位置时,所述大径部容纳在所述沉孔内;当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设定位置缩回时,所述大径部抵接所述沉孔,带动所述第二电极向近端移动。优选地,所述鞘管的近端连接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手柄;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操作线的近端。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弹性件,其弹性力使所述滑块具有向近端移动的趋势,且所述弹性力小于所述摩擦件与所述鞘管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抵接或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手柄。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操作线通过驱动管连接,所述驱动管外部套设所述弹簧。优选地,所述驱动管的近端通过电极锁柱固定于锁块,所述锁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弹簧为非均匀导程的弹簧,且其两端的导程小于其中部的导程。优选地,所述滑块和所述手柄分别设有用于配合卡接的弹性凸起和容纳槽,当所述滑块受外力滑动时所述弹性凸起可以滑入或滑出所述容纳槽;其中,所述弹性凸起和所述容纳槽的数量和位置满足:当所述滑块移动至使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容纳槽卡接;和/或,当所述滑块移动至使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容纳槽卡接。优选地,所述鞘管远端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具有可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孔,当所述第二电极伸出时,所述绝缘件阻挡所述摩擦件从所述鞘管内伸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刀具集成在一个结构中,利用一个操作线作为源头实现对两个电极进行切换,即刀头的切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控制部件分别控制两个刀具的方式,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便,极大提升了操作的灵活程度;同时避免了频繁更换不同的刀具,降低了手术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复杂操作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原始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第一电极伸出状态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中间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第二电极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调整过程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频粘膜切开刀的手柄的剖视图;图8为手柄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凸点弹片与容纳槽卡接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凸点弹片的示意图;图11为弹簧的示意图。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包括:鞘管1、操作线2、推动件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摩擦件6、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包括:/n鞘管(1),内部贯穿有操作线(2);/n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设置于所述鞘管(1)远端内,可沿所述鞘管(1)的轴向伸出或缩回;/n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的近端,与所述操作线(2)远端连接,并固设有推动件(3);所述第二电极(5)与所述鞘管(1)之间设有摩擦件(6);/n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将所述第一电极(4)推出所述鞘管(1)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n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推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4)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3)推动所述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极(5)伸出至第二工作位置;/n当所述操作线(2)拉动所述第一电极(4)缩回至设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1),内部贯穿有操作线(2);
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设置于所述鞘管(1)远端内,可沿所述鞘管(1)的轴向伸出或缩回;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的近端,与所述操作线(2)远端连接,并固设有推动件(3);所述第二电极(5)与所述鞘管(1)之间设有摩擦件(6);
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将所述第一电极(4)推出所述鞘管(1)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
当所述操作线(2)向远端推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4)的过程中,所述推动件(3)推动所述第二电极(5)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极(5)伸出至第二工作位置;
当所述操作线(2)拉动所述第一电极(4)缩回至设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5)受所述摩擦件(6)作用,与所述鞘管(1)保持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为管状,所述第一电极(4)贯穿所述第二电极(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6)环绕于所述第二电极(5)与所述鞘管(1)之间的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近端设置有抵接所述摩擦件(6)的限位件(7),当所述第二电极(5)向远端移动时,所述限位件(7)带动所述摩擦件(6)向远端移动;当所述推动件(3)推动所述第二电极(5)移动时,所述推动件(3)的远端与所述限位件(7)的近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为环形,固设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近端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为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与所述操作线(2)的导电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管状,固设于所述第一电极(4)与所述操作线(2)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5)或所述鞘管(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远端固设有拉动件,当所述操作线(2)拉动位于所述设定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4)缩回的过程中,所述拉动件拉动所述第二电极(5)缩回,所述第二电极(5)克服所述摩擦件(6)的摩擦力,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缩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粘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远端具有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5)的内径,当所述第一电极(4)从所述设定位置缩回时,所述大径部的近端抵接所述第二电极(5)的远端,以拉动所述第二电极(5)克服所述摩擦件(6)的摩擦力,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拱安童文锦孙一鸣郑卓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