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结构包括主体、箱门、控制面板、警报灯,主体的前端安装有箱门,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侧端,警报灯嵌固于主体的顶部,主体包括活动槽、隔板、螺纹杆,隔板包括板体、装载槽、旋转开关、滑动滚轮、缓冲装置,旋转开关包括滑动槽、旋转环、外顶槽、卡合槽,旋转环包括圆环体、把手、卡合块、回卷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旋转环与螺纹杆活动卡合,能够让旋转环将螺纹杆卡住与脱离,来控制隔板是否跟随螺杆进行上下移动,能够将载盘放置在置于低处的隔板中在往上进行上升,从而能够平稳的将装有培养基的载盘放置到培养箱中,避免置于载盘中的培养基出现外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基的灭菌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
技术介绍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在装盘之后需要进行灭菌,避免混在培养基中的细菌进行繁衍,保证培养基能够成功培养食用菌。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培养基置于载盘中,放置到灭菌箱置于上端的隔层中,在放置载盘时易发生抖动,使得置于载盘中的培养基受到晃动会外溢到载盘的外侧,导致培养基附在载盘的侧端,造成置于载盘的侧端混在培养基中的细菌灭杀不充分,从而发生菌群交叉感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结构包括主体、箱门、控制面板、警报灯,所述主体的前端安装有箱门,所述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侧端,所述警报灯嵌固于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包括活动槽、隔板、螺纹杆,所述活动槽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的侧端,所述隔板设有四个,且垂直排列于主体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且卡合于隔板。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板体、装载槽、旋转开关、滑动滚轮、缓冲装置,所述板体的正上方设有装载槽,所述旋转开关安装在板体的顶部前端,且与螺纹杆活动卡合,所述滑动滚轮设有六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装载槽的底部,所述缓冲装置卡合于板体的后端,所述滑动滚轮与板体之间相卡合。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开关包括滑动槽、旋转环、外顶槽、卡合槽,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旋转开关的内部,所述旋转环卡合于滑动槽中,所述外顶槽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动槽的内侧两端,所述卡合槽位于滑动槽的外侧,且与旋转环相卡合,所述旋转环与螺纹杆活动卡合。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环包括圆环体、把手、卡合块、回卷弹簧,所述圆环体的侧端嵌固有把手,所述卡合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圆环体的内侧两端,所述回卷弹簧安装在卡合块的侧端,所述卡合块与回卷弹簧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槽、复位弹簧、缓冲块,所述弹簧槽设置在隔板的后端,所述复位弹簧水平安装在弹簧槽的内部,所述缓冲块卡合于弹簧槽中,所述复位弹簧与缓冲块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包括卡合杆、侧滑槽、接触块、橡胶环,所述卡合杆嵌固在缓冲块的侧端底部,所述侧滑槽位于缓冲块的上端,所述接触块的底部卡合于侧滑槽,所述橡胶环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接触块的后端,所述橡胶环与接触块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块包括载体、橡胶块、空槽、支撑条,所述载体的侧端嵌固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内部设有空槽,所述空槽中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有三个,且垂直状排列,所述支撑条的宽度由底端向上端逐渐缩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旋转环与螺纹杆活动卡合,能够让旋转环将螺纹杆卡住与脱离,来控制隔板是否跟随螺杆进行上下移动,能够将载盘放置在置于低处的隔板中在往上进行上升,从而能够平稳的将装有培养基的载盘放置到培养箱中,避免置于载盘中的培养基出现外溢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利用复位弹簧与缓冲块活动配合,让载盘撞击到缓冲块的时候,通过复位弹簧缓慢拉伸,从而能够对载盘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载盘撞击到隔板的后端产生晃动使置于载盘中的培养基出现外溢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开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开关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块剖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警报灯4、活动槽11、隔板12、螺纹杆13、板体121、装载槽122、旋转开关123、滑动滚轮124、缓冲装置125、滑动槽a1、旋转环a2、外顶槽a3、卡合槽a4、圆环体a21、把手a22、卡合块a23、回卷弹簧a24、弹簧槽b1、复位弹簧b2、缓冲块b3、卡合杆b31、侧滑槽b32、接触块b33、橡胶环b34、载体c1、橡胶块c2、空槽c3、支撑条c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警报灯4,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警报灯4嵌固于主体1的顶部,所述主体1包括活动槽11、隔板12、螺纹杆13,所述活动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隔板12设有四个,且垂直排列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3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且卡合于隔板12。所述隔板12包括板体121、装载槽122、旋转开关123、滑动滚轮124、缓冲装置125,所述板体121的正上方设有装载槽122,所述旋转开关123安装在板体121的顶部前端,且与螺纹杆13活动卡合,所述滑动滚轮124设有六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装载槽122的底部,所述缓冲装置125卡合于板体121的后端,所述滑动滚轮124与板体121之间相卡合,有利于通过滑动滚轮124与载盘接触,从而减小载盘与隔板1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将载盘往内滑动的时候出现培养基外溢的情况。所述旋转开关123包括滑动槽a1、旋转环a2、外顶槽a3、卡合槽a4,所述滑动槽a1设置在旋转开关123的内部,所述旋转环a2卡合于滑动槽a1中,所述外顶槽a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动槽a1的内侧两端,所述卡合槽a4位于滑动槽a1的外侧,且与旋转环a2相卡合,所述旋转环a2与螺纹杆13活动卡合,有利于通过旋转环a2将螺纹杆13卡住与脱离,来控制隔板12是否跟随螺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旋转环a2包括圆环体a21、把手a22、卡合块a23、回卷弹簧a24,所述圆环体a21的侧端嵌固有把手a22,所述卡合块a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圆环体a21的内侧两端,所述回卷弹簧a24安装在卡合块a23的侧端,所述卡合块a23与回卷弹簧a24活动配合,有利于通过回卷弹簧a24复位带动卡合块a23向外翻转,从而让卡合块a23顶出外顶槽a3与螺纹杆13相卡合,跟随螺纹杆13进行上下移动。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载盘放置在培养箱中易发生晃动的情况,导致置于载盘中培养基出现外溢的情况,利用滑动滚轮124与板体121之间相卡合,使得滑动滚轮124与载盘接触,从而减小载盘与隔板1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将载盘往内滑动的时候出现培养基外溢的情况,再利用旋转环a2与螺纹杆13活动卡合,能够让旋转环a2将螺纹杆13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警报灯(4),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警报灯(4)嵌固于主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1)包括活动槽(11)、隔板(12)、螺纹杆(13),所述活动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隔板(12)设有四个,且垂直排列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3)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且卡合于隔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警报灯(4),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警报灯(4)嵌固于主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包括活动槽(11)、隔板(12)、螺纹杆(13),所述活动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1)的侧端,所述隔板(12)设有四个,且垂直排列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3)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且卡合于隔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包括板体(121)、装载槽(122)、旋转开关(123)、滑动滚轮(124)、缓冲装置(125),所述板体(121)的正上方设有装载槽(122),所述旋转开关(123)安装在板体(121)的顶部前端,且与螺纹杆(13)活动卡合,所述滑动滚轮(124)设有六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装载槽(122)的底部,所述缓冲装置(125)卡合于板体(12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式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123)包括滑动槽(a1)、旋转环(a2)、外顶槽(a3)、卡合槽(a4),所述滑动槽(a1)设置在旋转开关(123)的内部,所述旋转环(a2)卡合于滑动槽(a1)中,所述外顶槽(a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动槽(a1)的内侧两端,所述卡合槽(a4)位于滑动槽(a1)的外侧,且与旋转环(a2)相卡合。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静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