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育苗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精育苗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的底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波纹管内,通过喷头喷出对培育箱内的黄精幼苗进行浇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连杆、固定杆和转轴的配合使用,可使转轴在第二轴承内进行反复转动,从而带动喷头进行反复晃动,可使其喷头在喷水时喷洒均匀,且可有效增加其喷洒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精育苗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大棚
,尤其涉及黄精育苗大棚。
技术介绍
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药用植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疲劳、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止血、抗病毒等作用。黄精因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前景十分广阔。在黄精种植前,需要先行进行育苗在进行移植,在黄精育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浇水以补充黄精生长所需的水分,但现有的黄精育苗大棚在对黄精幼苗进行浇水时大多采用人工浇水,其浇水过程繁琐,且浇水量难以精确控制,极易造成浇水过多而致使黄精幼苗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发生腐烂,且在浇水过程中浇水不够均匀,浪费大量水资源,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黄精育苗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黄精育苗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黄精育苗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的底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安装板的侧面,所述转轴的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棚体内部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培育箱,所述培育箱位于喷头的下方,所述培育箱的底部安装有接水箱,所述培育箱的底部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位于接水箱内,所述接水箱通过水管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与喷头相连通,所述波纹管上设置有水泵。优选的,所述棚体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内螺纹块的顶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优选的,所述棚体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丝杆安装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块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横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壳,所述第二电机位于保护壳内。优选的,所述棚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换气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波纹管内,通过喷头喷出对培育箱内的黄精幼苗进行浇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连杆、固定杆和转轴的配合使用,可使转轴在第二轴承内进行反复转动,从而带动喷头进行反复晃动,可使其喷头在喷水时喷洒均匀,且可有效增加其喷洒范围。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使内螺纹块横向移动,从而对喷头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可调节其喷头的横向位置,培育箱内水分过多时通过滤孔流入接水箱内,过滤网将多余水中杂质过滤后通过水管流入水箱内,可有效避免培育箱内水分过多而造成黄精幼苗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发生根系腐烂,且喷洒的多余水分可进行循环使用,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了其环保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黄精育苗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黄精育苗大棚的第二电机与转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棚体、2换气扇、3固定板、4滑块、5滑槽、6第一轴承、7丝杆、8横板、9安装板、10波纹管、11固定块、12固定杆、13第二轴承、14转轴、15喷头、16培育箱、17支撑杆、18第一电机、19内螺纹块、20连杆、21连接杆、22转盘、23第二电机、24保护壳、25水箱、26水泵、27过滤网、28接水箱、29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黄精育苗大棚,包括棚体1,棚体1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7,丝杆7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块19,内螺纹块19的底部固定有横板8,横板8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22,转盘22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上转动套接有连杆20,连杆20的端部铰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端部固定有转轴14,转轴14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在安装板9的侧面,转轴14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5,棚体1内部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7固定连接有培育箱16,培育箱16位于喷头15的下方,培育箱16的底部安装有接水箱28,培育箱16的底部开设有滤孔,滤孔位于接水箱28内,接水箱28通过水管29连通有水箱25,水箱25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10,波纹管10与喷头15相连通,波纹管10上设置有水泵26。棚体1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开设有滑槽5,内螺纹块19的顶部固定有滑块4,滑块4滑动安装在滑槽5内,棚体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轴承6,丝杆7安装在第一轴承6的内圈,内螺纹块19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固定在横板8的顶部,安装板9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壳24,第二电机23位于保护壳24内,棚体1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换气扇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水泵26将水箱25内的水抽取至波纹管10内,通过喷头15喷出对培育箱16内的黄精幼苗进行浇水,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带动转盘22转动,转盘22带动连接杆21转动,通过连接杆21、连杆20、固定杆20和转轴14的配合使用,可使转轴14在第二轴承13内进行反复转动,从而带动喷头15进行反复晃动,可使其喷头15在喷水时喷洒均匀,且可有效增加其喷洒范围,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丝杆7转动使内螺纹块19横向移动,从而对喷头15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可调节其喷头15的横向位置,培育箱16内水分过多时通过滤孔流入接水箱28内,过滤网27将多余水中杂质过滤后通过水管29流入水箱25内,可有效避免培育箱16内水分过多而造成黄精幼苗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发生根系腐烂,且喷洒的多余水分可进行循环使用,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了其环保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黄精育苗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块(19),所述内螺纹块(19)的底部固定有横板(8),所述横板(8)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转动套接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的端部铰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端部固定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在安装板(9)的侧面,所述转轴(14)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5),所述棚体(1)内部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7)固定连接有培育箱(16),所述培育箱(16)位于喷头(15)的下方,所述培育箱(16)的底部安装有接水箱(28),所述培育箱(16)的底部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位于接水箱(28)内,所述接水箱(28)通过水管(29)连通有水箱(25),所述水箱(25)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10),所述波纹管(10)与喷头(15)相连通,所述波纹管(10)上设置有水泵(26)。/n...

【技术特征摘要】
1.黄精育苗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块(19),所述内螺纹块(19)的底部固定有横板(8),所述横板(8)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转动套接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的端部铰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端部固定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端部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在安装板(9)的侧面,所述转轴(14)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5),所述棚体(1)内部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7)固定连接有培育箱(16),所述培育箱(16)位于喷头(15)的下方,所述培育箱(16)的底部安装有接水箱(28),所述培育箱(16)的底部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位于接水箱(28)内,所述接水箱(28)通过水管(29)连通有水箱(25),所述水箱(25)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革汪红明郭静吴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