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95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包括温室骨架,通风口,放风膜,多个放风装置;所述放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拉膜绳;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驱动滑轮,辅助滑轮;所述驱动滑轮,辅助滑轮并列排列、并水平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从动滑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下端的温室横梁;所述拉膜绳一端固定于驱动滑轮并缠绕后经过从动滑轮,所述减速电机带动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同步转动,带动拉膜绳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拉膜绳上设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连接于放风膜另一端。通过放风装置将棚膜均匀的开关,保证温室可以均匀地降温除湿,促进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并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日光温室栽培管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
技术介绍
日光温室利用太阳能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温室环境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温室的通风,通风一方面直接影响温室内的气温,另一方面可间接影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有的日光温室的放风是通过温室前屋面顶端预留有通风口,在通风口上覆盖放风膜,并通过人为或者固定在温室后墙上的机械转轴进行关放风。这种放风装置,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消耗工时多,操作繁琐,且在长期运行后容易导致拉膜绳松紧程度各异,严重影响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在日光温室需要进行通风时,通过放风装置将棚膜均匀的自动拉起,保证温室可以均匀地降温除湿,促进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并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包括温室骨架,通风口,放风膜,多个放风装置;所述放风膜一端固定连接于通风口一端;所述温室骨架在通风口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温室横梁Ⅰ和温室横梁Ⅱ;所述放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拉膜绳;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驱动滑轮,辅助滑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上端的温室横梁,所述驱动滑轮,辅助滑轮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驱动滑轮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从动滑轮,第二从动滑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下端的温室横梁,所述第一从动滑轮,第二从动滑轮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第一从动滑轮,第二从动滑轮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驱动滑轮、辅助滑轮轴心距离与两个从动滑轮轴心距离相等,且驱动滑轮与其相对从动滑轮轴心的连线以及辅助滑轮与其相对的从动滑轮轴心的连线均与温室骨架方向平行。所述拉膜绳一端固定于驱动滑轮并缠绕后经过第一从动滑轮,第二从动滑轮,拉膜绳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辅助滑轮的绕线轴;所述减速电机带动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同步转动,带动拉膜绳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拉膜绳上设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连接于放风膜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日光温室放风装置还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定位识别贴,定位识别标签,定位识别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STM32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定位识别模块将信号传递给信息采集电路,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连接STM32控制器,所述联网通讯模块连接STM32控制器,所述STM32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从而控制减速电机运转方向和步长;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温室内,所述定位识别贴设置于靠近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位置;所述定位识别标签固定在固定勾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适用区域更加广泛,且能有效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2)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配合农业物联网装备使用实现棚膜的自动开关,以利于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的温室生产。(3)本装置可有效避免拉膜绳长期运行过后容易产生松紧度各异的现象,从而确保放风降温的均一性。附图说明图1为日光温室整体示意图;图2为放风装置整体示意图;图3为放风装置驱动装置示意图;图4为放风装置传动装置示意图;图5为放风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日光温室放风膜固定示意图;图7为固定勾示意图;图8为拉膜绳缠绕结构示意图;图9为日光温室放风装置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图1-图9中各结构的具体名称为:减速电机1,驱动滑轮2,辅助滑轮3,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绕线轴6,拉膜绳7,驱动装置8,传动装置9,固定板10,固定钩11,固定线12,温室骨架13,通风口14,日光温室15,放风装置16,放风膜17,连接架18,定位识别贴19,定位识别标签20,温室横梁Ⅰ21-1,温室横梁Ⅱ21-2,同步带轮Ⅰ22,同步带Ⅰ23,同步带轮Ⅱ24,同步带Ⅱ2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图8,本实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包括日光温室15,温室骨架13,通风口14,放风膜17,多个放风装置16;所述放风膜17一端固定连接于通风口14一端,放风膜17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线12;所述温室骨架在通风口14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温室横梁Ⅰ21-1和温室横梁Ⅱ21-2;所述温室骨架13、温室横梁Ⅰ21-1、温室横梁Ⅱ21-2均置于放风膜17下方,所述放风装置16包括驱动装置8,传动装置9,拉膜绳7;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连接架18,减速电机1,驱动滑轮2,辅助滑轮3;所述连接架18固定连接于通风口上端的温室横梁21-1,所述减速电机1,驱动滑轮2,辅助滑轮3均设置于连接架18上,所述驱动滑轮2,辅助滑轮3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滑轮2和辅助滑轮3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Ⅰ22,两个同步带轮Ⅰ22之间设有同步带Ⅰ23;所述减速电机1输出轴与驱动滑轮2转轴固定连接,即减速电机1带动驱动滑轮2转动,进而带动辅助滑轮3转动;所述传动装置9包括固定板10,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所述固定板10固定连接于通风口下端的温室横梁21-2,所述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设置于固定板10上,所述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Ⅱ24,两个同步带轮Ⅱ24之间设有同步带Ⅱ25;所述驱动滑轮2,辅助滑轮3,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都设有绕线轴6,所述拉膜绳7一端固定于驱动滑轮2并缠绕后经过第一从动滑轮4,第二从动滑轮5,拉膜绳7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辅助滑轮3的绕线轴6;所述减速电机1带动驱动滑轮2和辅助滑轮3同步转动,带动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拉膜绳7上设有固定钩11,所述固定钩11连接于放风膜17的另一端的固定线12。实施例2见图1-图9,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1;所述日光温室放风装置还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定位识别贴19,定位识别标签20,定位识别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STM32控制器(STM32ARM核心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定位识别模块将信号传递给信息采集电路,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连接STM32控制器,所述联网通讯模块连接和电源控制模块连接STM32控制器,所述STM32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从而控制减速电机运转方向和步长;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温室15内,所述定位识别贴19设置于靠近驱动装置8与传动装置9位置;所述定位识别标签20固定在固定勾11上,靠近驱动装置8的定位识别贴19与定位识别标签20识别时,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1关闭,放风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包括温室骨架,通风口,放风膜,多个放风装置;所述放风膜一端固定连接于通风口一端;所述温室骨架在通风口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温室横梁;所述放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拉膜绳;其特征是:/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驱动滑轮,辅助滑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上端的温室横梁,所述驱动滑轮,辅助滑轮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驱动滑轮转轴固定连接;/n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从动滑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下端的温室横梁,所述拉膜绳一端固定于驱动滑轮并缠绕后经过从动滑轮,拉膜绳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辅助滑轮的绕线轴;所述减速电机带动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同步转动,带动拉膜绳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拉膜绳上设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连接于放风膜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包括温室骨架,通风口,放风膜,多个放风装置;所述放风膜一端固定连接于通风口一端;所述温室骨架在通风口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温室横梁;所述放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拉膜绳;其特征是: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驱动滑轮,辅助滑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上端的温室横梁,所述驱动滑轮,辅助滑轮并列排列、并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均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驱动滑轮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从动滑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通风口下端的温室横梁,所述拉膜绳一端固定于驱动滑轮并缠绕后经过从动滑轮,拉膜绳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辅助滑轮的绕线轴;所述减速电机带动驱动滑轮和辅助滑轮同步转动,带动拉膜绳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拉膜绳上设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连接于放风膜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放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日光温室放风装置还设有自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安徐德敏张悦孟思达孔刚李天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