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苗栽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4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幼苗栽苗机,包括置苗机构、推苗机构,设置栽苗机构以及滑道;置苗机构为框架结构,苗盘位于框架结构内;推苗机构包括推苗杆和驱动装置,推苗杆前端位于苗盘幼苗的根部侧,驱动装置与推苗杆后端相连、驱动推苗杆沿杆长方向运动,推动幼苗穿过倾斜布置的且与幼苗一一对应的滑道进入相应的栽苗机构;栽苗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机构驱动栽苗机构向下接近或向上远离苗床,且栽苗机构包括苗槽和设置在苗槽下方的可开合式尖顶器,可开合式尖顶器与开合机构相连,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向外打开或向内闭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幼苗栽苗机,能有效解决现有分苗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不够清洁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栽苗机
本技术涉及栽苗机
,具体涉及一种幼苗栽苗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秧苗的不断长大,苗间距离已不能适应秧苗继续生长的需要,为了防止拥挤,需要把秧苗移植到新的苗床中,分苗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营养面积,改进光照条件,有利于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幼苗主根受到伤害后,会促进侧根发育、增加根群,有利于培育壮苗。现有的分苗多是手动分苗,手动分苗劳动强度大、分苗效率低,且操作人员手部容易沾染较多的营养土,不够清洁和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苗栽苗机,能有效解决现有分苗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不够清洁卫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幼苗栽苗机,包括用于放置苗盘的置苗机构、位于置苗机构下方的推苗机构,设置在推苗机构下方、用于栽苗的栽苗机构以及连接推苗机构和栽苗机构的滑道;所述置苗机构为框架结构,苗盘位于框架结构内,且苗盘幼苗的苗尖侧朝向滑道侧布置;所述推苗机构包括推苗杆和驱动装置,所述推苗杆的长度方向与苗盘幼苗的苗长方向一致,且推苗杆前端位于苗盘幼苗的根部侧,驱动装置与推苗杆后端相连、驱动推苗杆沿杆长方向运动,推动幼苗穿过倾斜布置的且与幼苗一一对应的滑道进入相应的栽苗机构;所述栽苗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机构驱动栽苗机构向下接近或向上远离苗床,且栽苗机构包括苗槽和设置在苗槽下方的可开合式尖顶器,可开合式尖顶器呈锥形、且其大头端活动连接在苗槽下端,小头端朝向苗床侧布置,可开合式尖顶器与开合机构相连,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向外打开或向内闭合。进一步地,栽苗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输送苗床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动轮组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组相连、驱动传动轮组转动,传动带位于传动轮组上,苗床位于传动带上,传动带跟随传动轮组转动带动苗床在传送带上靠近或远离栽苗机构,所述传送带长度的1/2至少大于苗床的3倍,栽苗机构位于传动带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框架结构远离滑道的一侧,两直线电机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上沿杆长方向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推苗杆。进一步地,所述可开合式尖顶器为四开口尖顶器,且四开口尖顶器的每片开合片均为等腰三角状,所述苗槽为方形,各开合片的底边分别通过转动轴与苗槽四条边转动相连。进一步地,开合机构包括套设在苗槽外侧的驱动框,且驱动框的两端通过微型气缸设置在苗槽外框上,驱动框沿竖直方向与苗槽构成滑动配合连接,驱动框与每片开合片之间均通过转动连接件相连,微型气缸驱动驱动框相对苗槽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开合片打开或闭合。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且设置有四个,四个气缸两两为一组、对称固定在栽苗机构上,每组气缸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两组气缸上下运动带动苗槽和可开合式尖顶器升降。更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与水平面之间具有60~75°的夹角。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幼苗栽苗机,设置置苗机构、推苗机构、栽苗机构以及连接推苗机构和栽苗机构的滑道,将苗盘置于置苗机构内,利用推苗机构将位于最下方的幼苗向前推至滑道内,幼苗穿过滑道进入栽苗机构,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栽苗机构的可开合式尖顶器进入苗床的土壤内,通过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打开或闭合,从而实现幼苗分苗;整个过程仅需要人为将苗盘置于置苗机构内,其它操作均可利用机器完成,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分苗效率,同时避免污染双手和营养土的浪费。本技术还设置有输送机构,利用传送带、传动轮组和驱动电机,实现苗床在传送带上的运动,使未分苗的苗床向栽苗机构侧移动,或使已分苗的苗床远离栽苗机构,这样可提高分苗效率,同时可避免直接从栽苗机构下方取走苗床,防止意外发生。本技术利用直线电机对推苗杆进行驱动,其速度可调控,便于根据不同幼苗重量调节推出速度,实现对幼苗的快速推出。本技术采用四开口尖顶器,与方形苗槽相匹配,利用开合机构实现四开口尖顶器的打开或闭合,使幼苗下降时,四开口尖顶器的尖端在土壤中形成苗坑,之后四开口尖顶器打开,实现幼苗进行苗坑,最后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即完成一轮分苗操作。本技术利用气缸带动栽苗机构升降,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整理,同时调节通气度即可实现升降高度的调节,灵活方便,稳定可靠。本技术的滑道与水平面倾斜60~75°布置,该倾斜角度能够保证幼苗稳定且快速地落入苗槽内,提高幼苗分苗效率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幼苗栽苗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所述幼苗栽苗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框架结构;2.滑道;3.栽苗机构;31.苗槽;32.可开合式尖顶器;4.输送机构;41.传送带;42.传动轮组;43.驱动电机;5.气缸;51.连接件;6.直线电机;61.推苗杆;62.连接杆;7.驱动框;71.转动连接件;8.苗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幼苗栽苗机,包括用于放置苗盘的置苗机构、位于置苗机构下方的推苗机构,设置在推苗机构下方、用于栽苗的栽苗机构以及连接推苗机构和栽苗机构的滑道2;置苗机构为框架结构1,苗盘位于框架结构1内,且苗盘幼苗的苗尖侧朝向滑道2侧布置,使用时将阵列状的苗盘置于框架结构内,幼苗端朝向滑道侧放置;推苗机构包括推苗杆61和两个直线电机6,两直线电机对称设置在框架结构1远离滑道2的一侧,两直线电机6之间通过连接杆62相连,连接杆62上沿杆长方向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推苗杆61,推苗杆与苗盘内横向排列的幼苗一一对应布置,推苗杆61的长度方向与苗盘幼苗的苗长方向一致,推苗杆61前端位于苗盘幼苗的根部侧,连接杆62与推苗杆61后端相连、驱动推苗杆61沿杆长方向运动,推动幼苗穿过倾斜75°布置的且与幼苗一一对应的滑道2进入相应的栽苗机构3;对于框架机构内的苗盘,也可以采用气缸对苗盘进行下移,使下一分苗操作开始时,幼苗向下移动至推苗杆的前端。其中,栽苗机构3与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机构驱动栽苗机构3向下接近或向上远离苗床8,且栽苗机构3包括苗槽31和设置在苗槽31下方的可开合式尖顶器32,可开合式尖顶器32呈锥形、且其大头端活动连接在苗槽31下端,小头端朝向苗床8侧布置;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为气缸5、且设置有四个,四个气缸5两两为一组、对称固定在栽苗机构3上,每组气缸5之间通过连接件51固定连接,两组气缸5上下运动带动苗槽31和可开合式尖顶器32升降。可开合式尖顶器32与开合机构相连,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32向外打开或向内闭合。其中,可开合式尖顶器32为四开口尖顶器,且四开口尖顶器的每片开合片均为等腰三角状,苗槽31为方形,各开合片的底边分别通过转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苗栽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苗盘的置苗机构、位于置苗机构下方的推苗机构,设置在推苗机构下方、用于栽苗的栽苗机构以及连接推苗机构和栽苗机构的滑道;/n所述置苗机构为框架结构,苗盘位于框架结构内,且苗盘幼苗的苗尖侧朝向滑道侧布置;/n所述推苗机构包括推苗杆和驱动装置,所述推苗杆的长度方向与苗盘幼苗的苗长方向一致,且推苗杆前端位于苗盘幼苗的根部侧,驱动装置与推苗杆后端相连、驱动推苗杆沿杆长方向运动,推动幼苗穿过倾斜布置的且与幼苗一一对应的滑道进入相应的栽苗机构;/n所述栽苗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机构驱动栽苗机构向下接近或向上远离苗床,且栽苗机构包括苗槽和设置在苗槽下方的可开合式尖顶器,可开合式尖顶器呈锥形、且其大头端活动连接在苗槽下端,小头端朝向苗床侧布置,可开合式尖顶器与开合机构相连,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向外打开或向内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苗栽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苗盘的置苗机构、位于置苗机构下方的推苗机构,设置在推苗机构下方、用于栽苗的栽苗机构以及连接推苗机构和栽苗机构的滑道;
所述置苗机构为框架结构,苗盘位于框架结构内,且苗盘幼苗的苗尖侧朝向滑道侧布置;
所述推苗机构包括推苗杆和驱动装置,所述推苗杆的长度方向与苗盘幼苗的苗长方向一致,且推苗杆前端位于苗盘幼苗的根部侧,驱动装置与推苗杆后端相连、驱动推苗杆沿杆长方向运动,推动幼苗穿过倾斜布置的且与幼苗一一对应的滑道进入相应的栽苗机构;
所述栽苗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机构驱动栽苗机构向下接近或向上远离苗床,且栽苗机构包括苗槽和设置在苗槽下方的可开合式尖顶器,可开合式尖顶器呈锥形、且其大头端活动连接在苗槽下端,小头端朝向苗床侧布置,可开合式尖顶器与开合机构相连,开合机构驱动可开合式尖顶器向外打开或向内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栽苗机,其特征在于:栽苗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输送苗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动轮组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组相连、驱动传动轮组转动,传动带位于传动轮组上,苗床位于传动带上,传动带跟随传动轮组转动带动苗床在传送带上靠近或远离栽苗机构,所述传送带长度的1/2至少大于苗床的3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蒋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策木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