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992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的河谷农区,7月底‑8月上旬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人工把箭筈豌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S2.10月上旬,将茂盛生长的箭筈豌豆整株切成小段或粉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然后进行翻压,翻压深度不小于20cm;S3.平整土地,进行大水漫灌2‑3次,促进绿肥腐解;S4.次年4月,精耕细作整地种植春青稞,加强田间杂草去除和水肥管理;S5.8月上旬,在前茬作物青稞收获后,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的水热资源,及时翻耕整地进行箭筈豌豆复种,重复S1‑S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减少化肥氮投入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绿肥不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但要充分发挥绿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合理施用。随着西藏农区种植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化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过量的化肥氮投入又带来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因此使用绿肥从而减少化肥氮投入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而绿肥作物生产正是协调人和自然、消耗和保护的有效纽带。西藏有发展绿肥作物生产的巨大潜力,有大量的冬闲田、有可利用的作物茬口间隙,适合发展绿肥作物生产的面积约100万亩。种植绿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和水分的含量,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绿肥属于清洁的优质有机生物肥源,施入土壤后,没有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污染土壤。种植绿肥可以有效防止水、土、肥的流失,减少沙尘暴的强度和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可有效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高产。根据试验,与施用相同量的厩肥相比,箭筈豌豆翻压2000kg/亩,可使谷物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及千粒重等指标都有所提高,亩增产15kg左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的河谷农区,7月底-8月上旬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人工把箭筈豌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S2.10月上旬,将茂盛生长的箭筈豌豆整株切成小段或粉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然后进行翻压,翻压深度不小于20cm;S3.平整土地,进行大水漫灌2-3次,促进绿肥腐解;S4.次年4月,精耕细作整地种植春青稞,加强田间杂草去除和水肥管理;S5.8月上旬,在前茬作物青稞收获后,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的水热资源,及时翻耕整地进行箭筈豌豆复种,重复S1-S3。进一步地,S1中播种前后无需施肥和按需不定期灌水。进一步地,S1中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进行播种。进一步地,S2中在绿肥达到最大生物量的盛花期,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剪切为1-3cm长度,适时翻压提高绿肥还田质量。进一步地,S3中先在不灌水条件下旋耕或犁翻,耕后及时灌水,提高绿肥腐解速度。进一步地,S3中灌足越冬水灭活草种活性,通过种植绿肥抑制其它杂草的生长。进一步地,S4中在4月中下旬,中等肥水条件下开沟行播种植春青稞,亩播量15kg,行距25cm,播种深度4-5cm。进一步地,S5中在青稞蜡熟期,机械或人工及时进行收割。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发挥绿肥的肥效,应抓住有利时机适时翻压。过早翻压产量不高,肥效低,鲜草翻压过嫩,含氮量低;过迟翻沤,虽然产量高,但鲜草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增多,植株老化,不利于腐烂分解,肥效也降低。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箭筈豌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西藏常见的粮、料、草兼用作物,生长繁茂,产量高,每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高者可达3000公斤。箭筈豌豆再生性好,产种量高而稳,耐寒喜凉,耐旱耐瘠,在pH值6.5~8.5土壤上均能生长。箭筈豌豆干草养分氮(N)、磷(P2O5)、钾(K2O)平均含量约为3.56%、0.73%、3.22%。以初花到盛花期养分含量最高,茎叶和种子中营养成分较高。箭筈豌豆自初花期至盛花期是养分积累的高峰期,也是压青的最佳时期,压青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量增加,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的活性增强。据试验,箭筈豌豆压青不仅当季作物增产,其后效可持续到后作第三季作物。本专利技术还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种植豆科作物箭筈豌豆,由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地力,进而增加土壤向来年青稞作物供应的氮素营养,因此既可以减少氮的投入,也可以减少农田的面源污染,同时将箭筈豌豆植株作为绿肥翻压还田,利用绿肥培肥地力,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起到减缓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突破了过去仅限于种植青稞和休闲地撂荒的局面,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建立了青稞-绿肥作物轮作一年两收的耕作制度,为粮食作物与饲草、绿肥作物的轮作生产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达到了用地养地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作物生物产量、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的河谷农区,7月底-8月上旬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人工把箭筈豌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播种后无需施肥,根据土壤墒情按需不定期浇水;(2)10月上旬,绿肥达到最大生物量的盛花期,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将茂盛生长的箭筈豌豆整株切成1-3cm长度小段或粉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然后进行适时翻压,翻压深度不小于20cm;(3)在不灌水条件下旋耕或犁翻,耕后及时灌水2-3次,灌足越冬水灭活草种活性,抑制其它杂草的生长,提高绿肥腐解速度;(4)在次年4月中下旬,精耕细作整地种植春青稞,中等肥水条件下开沟行播种植春青稞,亩播量15kg,行距25cm,播种深度4-5cm,加强田间杂草去除和水肥管理;(5)在青稞蜡熟期,机械或人工及时进行收割,在前茬作物青稞收获后,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的水热资源,及时翻耕整地进行箭筈豌豆复种,重复(1)-(3)。取7月底-8月上旬种植成熟的青稞作为样品1。对比例1青稞收获后,不种植箭筈豌豆,其余同实施例,取次年成熟的青稞作为样品2。对比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的河谷农区,7月底-8月上旬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人工把箭筈豌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nS2.10月上旬,将茂盛生长的箭筈豌豆整株切成小段或粉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然后进行翻压,翻压深度不小于20cm;/nS3.平整土地,进行大水漫灌2-3次,促进绿肥腐解;/nS4.次年4月,精耕细作整地种植春青稞,去除田间杂草,水肥管理;/nS5.8月上旬,在前茬作物青稞收获后,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的水热资源,及时翻耕整地进行箭筈豌豆复种,重复S1-S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西藏海拔3800m以下的河谷农区,7月底-8月上旬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15d,人工把箭筈豌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
S2.10月上旬,将茂盛生长的箭筈豌豆整株切成小段或粉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然后进行翻压,翻压深度不小于20cm;
S3.平整土地,进行大水漫灌2-3次,促进绿肥腐解;
S4.次年4月,精耕细作整地种植春青稞,去除田间杂草,水肥管理;
S5.8月上旬,在前茬作物青稞收获后,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的水热资源,及时翻耕整地进行箭筈豌豆复种,重复S1-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播种前后无需施肥,按需不定期灌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肥还田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青稞即将收获前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运高雪侯亚红小边巴卓玛普布贵吉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