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质改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化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主要表现在土壤盐分含量和pH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养分供给条件变差、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根系难以吸收水分和投入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遭受盐害而受到抑制,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盐渍土中种植的作物缺苗、植株生长减弱,减产,甚至绝产。土质改良是亦称地基处理,是人为的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善天然土的某些性质。土质改良可提高土的抗剪强度、改善土的水理性质、防止土壤振动液化等。有的成为复合地基,使之适应工程需要。由于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因此,在盐碱地进行树木种植时,为使树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需要对盐碱地的土壤进行改良。现有技术中的土质改良方法有:客土法、添加改良剂法、施用有机物质法等,但现有的这些改良方法,都很难避免土壤二次退化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地下水依然可以通过毛管孔隙上升到改良后的土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挖出原有土壤,且使挖出原有土壤后形成的坑洞,其形状大小与改良造坑组件中的改良造坑筒相匹配;/nS2、使用相应的土质改良剂,对部分S1中挖出的原有土壤进行改良,然后留作备用;/nS3、将改良造坑组件放入S1中形成的坑洞内,并向固土网(102)的内侧投放粗碎石,在固土网(102)内侧底端构造形成厚度为25~35cm的防升排水层;/nS4、将S2中改良后的原有土壤,投至固土网(102)的内侧,在防升排水层的上方构造形成厚度为35~40cm的原位土层;/nS5、向固土网(102)内侧投入低容重、高孔隙度并添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挖出原有土壤,且使挖出原有土壤后形成的坑洞,其形状大小与改良造坑组件中的改良造坑筒相匹配;
S2、使用相应的土质改良剂,对部分S1中挖出的原有土壤进行改良,然后留作备用;
S3、将改良造坑组件放入S1中形成的坑洞内,并向固土网(102)的内侧投放粗碎石,在固土网(102)内侧底端构造形成厚度为25~35cm的防升排水层;
S4、将S2中改良后的原有土壤,投至固土网(102)的内侧,在防升排水层的上方构造形成厚度为35~40cm的原位土层;
S5、向固土网(102)内侧投入低容重、高孔隙度并添加了有机介质的客土土壤,构造形成厚度为50~60cm的客土层;
S6、多次进行人工少量浇水,使土壤不同层次间进行整合;
S7、通过拔筒驱动架将改良造坑筒从土坑中取出,并向取出改良造坑筒后形成的环形坑内,即固土网(102)的外侧,投入疏水填料,压实疏水填料形成防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低容重是指容重值在1.3~1.5Mg/m3之内,高孔隙度是指土内孔隙占土体体积的15%~25%,所述有机介质重量不超过土壤重量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的疏水填料采用疏水性材料研磨粉碎制成,所述疏水填料的粒度为20~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造坑组件包括改良造坑筒,所述改良造坑筒由两个分开对称设置的半筒体(101)组成,所述改良造坑筒设置为圆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造坑筒内滑动连接有与改良造坑筒相匹配的固土网(102),所述固土网(102)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防动加固筋(1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树木种植用土质改良方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