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78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包括绕线轴,绕线轴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轮,绕线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滚筒,滚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侧面顶部处的顶板,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轮,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中轴贯穿顶板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转轮底部的中心处,主动齿轮的内侧内切并相互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中轴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收集散乱的线状材料,结构简单,可行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
本技术涉及收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
技术介绍
电机主要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其中,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而发电机的主要作用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的内部均设置有线圈,其中,线圈的匝数能够直接影响磁场强度的大小。在拆装电机的时候,工作人员有时候需要将拆下来的线圈进行收集以便于再次使用,在电机的拆卸作业中,通常采用手动拆卸缠绕的方式,使得工作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包括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中轴贯穿支撑板并与绕线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滚筒两侧的安装孔,所述滚筒通过安装孔安装于连接杆的表面,所述滚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侧面顶部处的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轮,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中轴贯穿顶板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转轮底部的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的内侧内切并相互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中轴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设置有安装于顶板底部的限位板。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与滚筒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径为主动齿轮内径的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圈,所述限位套圈的内圈粘接有耐磨垫片。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主动齿轮的直径位于同一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杆和滚筒侧面的安装孔均设置为矩形,可以防止滚筒无规律的滚动;通过同时转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可以驱动整个装置,第一转轮能够直接的带动滚筒,使得滚筒转动,第二转轮则可以带动主动齿轮,并进而带动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内切并相互啮合,使得从动齿轮底部的调节杆能够随着从动齿轮而做往复运动,调节杆一端的限位套圈最终能够使得线体均匀的缠绕与滚筒的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动转轮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绕线轴;2、连接杆;3、滚筒;4、支撑板;5、第一转轮;6、顶板;7、第二转轮;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调节杆;11、限位套圈;12、耐磨垫片;13、安装孔;14、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包括绕线轴1,绕线轴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轮5,第一转轮5的中轴贯穿支撑板4并与绕线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绕线轴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滚筒3,滚筒3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滚筒3两侧的安装孔13,滚筒3通过安装孔13安装于连接杆2的表面,滚筒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侧面顶部处的顶板6,顶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轮7,顶板6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主动齿轮8的中轴贯穿顶板6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转轮7底部的中心处,主动齿轮8的内侧内切并相互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的中轴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从动齿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的表面设置有安装于顶板6底部的限位板14。主动齿轮8的直径与滚筒3的长度相等,主动齿轮8的直径能够直接的影响调节杆10的运动,保持主动齿轮8与滚筒3直径相同,能够使得需要缠绕的线体准确的缠绕于滚筒3的表面。从动齿轮9的外径为主动齿轮8内径的1/2,可以保持调节杆10的运动位置能够维持直线。调节杆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圈11,限位套圈11的内圈粘接有耐磨垫片12,通过设有的限位套圈11能够对线体进行限位。调节杆10与主动齿轮8的直径位于同一直线上,将调节杆10和主动齿轮8的直径保持同一直线能够使得调节杆10的位置不会无规律的偏移。工作方式:使用时,首先将滚筒3安装于连接杆2的表面,连接杆2和滚筒2侧面的安装孔13均设置为矩形,可以防止滚筒3无规律的滚动,之后将需要缠绕的线体固定在滚筒3的表面并将线体穿过限位套圈11即可正常的使用该装置,使用者通过同时转动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7来驱动整个装置,第一转轮5能够直接的带动滚筒3,使得滚筒3转动,第二转轮7则可以带动主动齿轮8,并进而带动从动齿轮9,由于都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内切并相互啮合,因此安装于从动齿轮9底部的调节杆10能够随着从动齿轮9而做往复运动,调节杆10一端的限位套圈11就会让线体均匀的缠绕与滚筒3的表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包括绕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轮(5),所述第一转轮(5)的中轴贯穿支撑板(4)并与绕线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滚筒(3),所述滚筒(3)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滚筒(3)两侧的安装孔(13),所述滚筒(3)通过安装孔(13)安装于连接杆(2)的表面,所述滚筒(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侧面顶部处的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轮(7),所述顶板(6)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轴贯穿顶板(6)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转轮(7)底部的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8)的内侧内切并相互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的中轴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表面设置有安装于顶板(6)底部的限位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包括绕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轮(5),所述第一转轮(5)的中轴贯穿支撑板(4)并与绕线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滚筒(3),所述滚筒(3)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滚筒(3)两侧的安装孔(13),所述滚筒(3)通过安装孔(13)安装于连接杆(2)的表面,所述滚筒(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4)侧面顶部处的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轮(7),所述顶板(6)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轴贯穿顶板(6)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转轮(7)底部的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8)的内侧内切并相互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建张福建谭可峰毕凯伟刘佳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洛起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