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及其镜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3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及其镜脚,包括包括脚套本体,其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构成双层佩戴脚套,内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所述的佩戴段内开有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设于内层,该缓冲通道具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位于内层的末端面,缓冲通道设置的位置为佩戴段末端面的1/3‑2/3,以及应用该脚套的镜脚,脚套连接与镜脚的佩戴部。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设计,增设缓冲通道,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及其镜脚
本技术涉及眼镜,特别是一种可具有减压效果的脚套及其眼镜脚。
技术介绍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弱视等。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儿童近视成为现在随儿童近视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正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中国儿童近视率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还较低,约占15%至20%。但现在自小城镇、中等城市到大城市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明显从儿童高龄组向低龄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近视比率较十年前大幅增长二至三倍,其中六至七岁的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近视比率,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七,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十八,几乎五个学童中就有一个近视。可以看出近年来幼儿近视年龄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除了视力保健问题刻不容缓外,也显示出儿童眼镜市场备受重视,商机无限的时代趋势。佩戴眼镜,鼻梁和耳后头部都会承受眼镜重量及佩戴压力,长期佩戴鼻梁和头部不舒服,特别不利于骨骼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和儿童,市场上的眼镜主要在鼻托方面进行改进,但没有改进眼镜脚尾两侧对头部的挤压,本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及其镜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镜脚配合使用的脚套本体,其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构成双层佩戴脚套,内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所述的佩戴脚套内开有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设于内层,该缓冲通道具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位于内层的末端面,缓冲通道设置的位置为佩戴脚套末端面的1/3-2/3处。优选地,外层和内层形成有球状尾端,所述的缓冲通道具有球状的内腔道,该球状的内腔道分布在球状尾端,球状的内腔道用于在受压迫时作为缓冲空间。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具有斜向过渡区,该斜向过渡区为高度依次增大的斜面,斜向过渡区形成的角度为10-25°。优选地,所述的脚套本体留有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的外层采用硬胶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层和内层一体加工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的缓冲通道位于斜向过渡区内。一种脚套镜脚,其特征在于:包括镜脚本体,镜脚本体具有连接段和佩戴段,连接段具有用于与镜框相连接的连接头,其中该佩戴段上连接有所述脚套。优选地,所述的佩戴段与脚套连接方式为一体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的佩戴段与脚套连接方式为嵌套方式固定。优选地,镜脚本体上安装有支撑件,该支撑件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段,另一端伸至佩戴段的末端,所述的支撑件为方形金属件,该方形金属件分为左连接方形金属件和右左连接方形金属件,左连接方形金属件位于内层中,右左连接方形金属件位于外层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首先利用软硬胶的材料制作,保证了产品的牢固性下,也减轻产品的重量。2、利用在佩戴段开设缓冲通道,在正常佩戴时,其不会发生压痕,如发生受压情况时,即其在接触过程如发生压力会让内层部分向缓冲通道挤压,减少压迫,提高舒适性能。3、在镜脚内层使用的是软胶材料制成,也能提高舒适性。4、利用金属件作为支撑,其能提高整体的强度。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设计,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解决镜脚方面舒适性效果较差问题。使佩戴眼镜脚尾挤压得于缓冲,增加佩戴的舒适性,特别适用于青少年眼镜、儿童眼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眼镜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3中连接段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6,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包括有脚套本体,脚套本体分为外层22和内层21,外层和内层构成双层佩戴脚套,本方案的外层和内层可采用不同色彩,即也可构成双层色佩戴脚套,内层21采用软胶材料制成,采用软胶材料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所述的佩戴脚套内开有缓冲通道4,所述的缓冲通道4设于内层21,该缓冲通道具有敞开口41,该敞开口41位于内层的末端面,缓冲通道设置的位置为佩戴脚套末端面的1/3-2/3处,一般采用1/3或1/2,这样贴于内侧方向,缓冲效果比较直接,在受力时能第一时间缓解,舒适效果更佳。优选地,所述的外层采用硬胶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层和内层一体加工注塑成型。可以提高强度。外层和内层形成有球状尾端5,所述的缓冲通道具有球状的内腔道42,该球状的内腔道42分布在球状尾端,球状的内腔道用于在受压迫时作为缓冲空间。该方案增设的是球状尾端5,球状的其形状的原因,可以在挤压实现多方向缓冲,效果上更佳的好。所述的脚套本体留有安装孔。留有安装孔是为了可配合镜脚相嵌插配合。所述的内层具有斜向过渡区210,该斜向过渡区为高度依次增大的斜面,斜向过渡区形成的角度为10-25°,缓冲通道4的起点位于斜向过渡区210范围内,这样能让所述的缓冲通道位于斜向过渡区内,可增加具有缓冲通道4部分的内层与人体的接触面,做到真正的舒适效果。实施例2本实施为实施例1的一种脚套的应用,具体是一种脚套镜腿,其包括镜脚本体,该镜脚本体采用上述镜脚本体具有连接段1和佩戴段2,连接段1具有用于与镜框6相连接的连接头8,镜脚本体上安装有支撑件3,该支撑件3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段1,另一端伸至佩戴段2的末端;并未穿透,镜脚的佩戴段2连接有脚套,脚套方案一是直接与所述佩戴段2注塑成型,成为其中一部分,可以增设金属件也可以不增设金属件,另外一种结构是嵌套结构,就是脚套的外层22和内层21需要开有留有一嵌套的配合孔,与所述支撑件相嵌插固定,这种方案优势在于可更换。为了实现整体的强度,提高可靠性,所述的支撑件为方形金属件3,该方形金属件分为左连接方形金属件31和右左连接方形金属件32,左连接方形金属件31位于内层中,右左连接方形金属件位于外层中。连接头8具有延伸段81,延伸段81尺寸根据需求选取,外层具有包裹其端面的包裹层9,进一步提高镜脚的强度。为了提高舒适性,镜框6上安装有软材料制作鼻托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镜脚配合使用的脚套本体,其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构成双层佩戴脚套,内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所述的佩戴脚套内开有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设于内层,该缓冲通道具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位于内层的末端面,缓冲通道设置的位置为佩戴脚套末端面的1/3-2/3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镜脚配合使用的脚套本体,其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构成双层佩戴脚套,内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所述的佩戴脚套内开有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设于内层,该缓冲通道具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位于内层的末端面,缓冲通道设置的位置为佩戴脚套末端面的1/3-2/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外层和内层形成有球状尾端,所述的缓冲通道具有球状的内腔道,该球状的内腔道分布在球状尾端,球状的内腔道用于在受压迫时作为缓冲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具有斜向过渡区,该斜向过渡区为高度依次增大的斜面,斜向过渡区形成的角度为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套本体留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佩戴减压的新型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采用硬胶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瓯海东田眼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