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97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包括镜框本体,镜框本体包括有两鼻托和眼镜框,所述的眼镜框具有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框分为外镜框和内镜框,所述的鼻托设于内镜框上,所述的内镜框上设置内镜框鼻梁,两鼻托之间连接有鼻托上梁,该鼻托上梁处于内镜框鼻梁前方,两者形成有中空结构的透气孔,所述的内镜框的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镜片的镜片待装内口,内镜框采用软镜框。本方案的镜框采用软硬双层结构,能支撑框架强度的同时也能起到保护的效果,对内镜框的合理设计,增加了接触面积,更好的让镜框佩戴在鼻梁上,防掉落,也减少了佩戴者鼻梁的局部受压过大问题,也增加透气效果。也增加透气效果。也增加透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眼镜框


[0001]本技术涉及眼镜,特别是一种新型的眼镜框。

技术介绍

[0002]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弱视等。
[0003]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近视成为现在随近视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除了视力保健问题刻不容缓外,也显示出眼镜市场备受重视,商机无限的时代趋势。
[0004]参考图1,眼镜主要包括有眼镜框、镜脚、以及镜片,眼镜框主要是由左右两个镜框1、2以及鼻梁组成,镜框相邻侧上安装有鼻托3,目前的眼镜框主要是一个硬质材料制备的,针对一些特别好动的孩童以及运动人员,其眼镜佩戴的掉落以及安全性设计上还是不足。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眼镜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包括镜框本体,镜框本体包括有两鼻托和眼镜框,所述的眼镜框具有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框分为外镜框和内镜框,所述的鼻托设于内镜框上,所述的内镜框上设置内镜框鼻梁,两鼻托之间连接有鼻托上梁,该鼻托上梁处于内镜框鼻梁前方,两者形成有中空结构的透气孔,所述的内镜框的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镜片的镜片待装内口,内镜框采用软镜框。
[0009]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有以下特点:1、把眼镜框分为外镜框和内镜框,其中内镜框采用软镜框,可以增加舒适性,给佩戴者一定的缓冲效果,提高安全性。2、本方案的鼻托是设置在内镜框上,同时上增设了鼻托上梁,提高了产品的牢固性。3、鼻托上梁的设计增加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防止掉落,鼻托上梁与内镜框鼻梁之间形成的透气孔,提供减震的缓冲的空间,也提高了鼻子的透气性。4、内镜框的上的镜片待装内口,可以安装镜片也方便安装和更换。
[0010]所述的鼻托上梁两侧连接鼻托方向加工成左过渡弧区以及右过渡弧区,鼻托上梁的中部加工成圆弧区, 左过渡弧区和右过渡弧区以加工成圆弧区为中心对称设置。
[0011]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的圆弧区、左过渡弧区以及右过渡弧区设计的目的是与鼻梁的弧度接触,接触越大整体上受压感越少,主要是分散接触的力,防止出现局部受压过大有印记情况,舒适性更好,同时也分担了鼻托的受压力,把与鼻梁接触的力分散接触,大大提高了鼻梁的舒适性。
[0012]优选地,鼻托上梁的下端低点不超出所述内镜框鼻梁的下端低点。
[0013]通过上述方案可知,佩戴时可以遮蔽内镜框鼻梁下部分,提高美观性。
[0014]优选地,所述的外镜框和内镜框一体成型。
[0015]通过上述方案可知,主要是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强度更加大。
[0016]优选地,所述的内镜框采用硅胶软镜框,外镜框采用硬镜框。
[0017]通过上述方案可知,两者形成软硬结构框架,整体上更加可靠,外镜框作为支撑架,而硅胶软镜框作为接触端,即使出现碰撞情况,硅胶软镜框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特别是对儿童活泼好动,易发生磕碰情况,硅胶软镜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眼镜框,本方案的镜框采用软硬双层结构,能支撑框架强度的同时也能起到保护的效果,对内镜框的合理设计,增加了接触面积,更好的让镜框佩戴在鼻梁上,防掉落,也减少了佩戴者鼻梁的局部受压过大问题,也增加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现有眼镜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眼镜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的圆弧区、左过渡弧区以及右过渡弧区的示意图;
[0024]图4为一种新型的眼镜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5,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包括镜框本体,镜框本体包括有两鼻托102、103和眼镜框,所述的眼镜框具有鼻梁,所述的眼镜框分为外镜框100和内镜框101,优选地,所述的外镜框和内镜框一体成型。主要是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强度更加大。所述的鼻托102、103设于内镜框101上,所述的内镜框101上设置内镜框鼻梁1011,两鼻托102、103之间连接有鼻托上梁104,该鼻托上梁104处于内镜框鼻梁1011前方,鼻托是设置在内镜框上,同时上增设了鼻托上梁,提高了产品的牢固性。鼻托上梁104和内镜框鼻梁1011两者形成有中空结构的透气孔105,提高了鼻子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所述的内镜框101的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镜片的镜片待装内口1012,可以安装镜片也方便安装和更换。内镜框101采用软镜框。其中内镜框采用软镜框,可以增加舒适性,给佩戴者一定的
缓冲效果,即孩童或运动人员在发生碰撞时,给佩戴者的面部起到保护的作用,解决目前眼镜压伤佩戴的问题,提高安全性。
[0028]所述的鼻托上梁两侧连接鼻托方向加工成左过渡弧区106以及右过渡弧区108,鼻托上梁的中部加工成圆弧区107, 左过渡弧区和右过渡弧区以加工成圆弧区为中心对称设置。本方案的圆弧区、左过渡弧区以及右过渡弧区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其目的是与鼻梁的弧度接触,接触越大整体上受压感越少,主要是分散接触的力,防止出现局部受压过大有印记情况,舒适性更好,同时也分担了鼻托的受压力,把与鼻梁接触的力分散接触,大大提高了鼻梁的舒适性。
[0029]其中,参考图5,鼻托上梁的下端低点不超出所述内镜框鼻梁的下端低点,即内镜框鼻梁高度B大于鼻托上梁的高度A,两者相差0.7

1.5mm最佳。佩戴时可以遮蔽内镜框鼻梁下部分,提高美观性。
[0030]其中,所述的内镜框101采用硅胶软镜框,外镜框100采用硬镜框。材料为现有材料,不涉及材料的改进,具体不做说明,本方案的目的是内镜框本公司优先采用的是硅胶材质制备的软镜框,外镜框100和内镜框101两者形成软硬结构框架,整体上更加可靠,外镜框作为支撑架,而硅胶软镜框作为接触端,即使出现碰撞情况,硅胶软镜框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包括镜框本体,镜框本体包括有两鼻托和眼镜框,所述的眼镜框具有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框分为外镜框和内镜框,所述的鼻托设于内镜框上,所述的内镜框上设置内镜框鼻梁,两鼻托之间连接有鼻托上梁,该鼻托上梁处于内镜框鼻梁前方,两者形成有中空结构的透气孔,所述的内镜框的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镜片的镜片待装内口,内镜框采用软镜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眼镜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托上梁两侧连接鼻托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武瞿晓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瓯海东田眼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