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35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9
本公开涉及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为圆柱状,安装基座用于套装在风向标上,安装基座内具有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套装完成时,风向标的上部螺母、中部保护罩、下部底座分别对应位于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中,且相适配,安装基座前端开设有观察缺口和竖向定位缝、且二者相连通,观察缺口用于观察风向标底座上的N标识,竖向定位缝用于与风向标底座上的零刻度线对准定位,安装基座两侧端均开设有条形缺口,套装时,两侧条形缺口分别供风向标的头部和水平杆对应竖向通过。安装基座与风向标底座之间的安装、固定过程方便、快捷,且安装基座与底座上的零刻度线对准过程简单、快捷且对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
本公开涉及测控技术与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
技术介绍
风电机组偏航对风不准对机组发电量会产生明显影响,直接影响了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引起机组对风不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位于机舱上侧采集风向的风向标采集到的零方向并不是机头实际方向。如图1所示,风向标由风向标部件(头部、水平杆和尾翼)、内装风向码信号发生器的底座和信号输出插座等组成。风向标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机舱罩壳顶部的气象架上,底座上设置有风向标的零刻度线,当风向标与零刻度线所指方向一致时,风向码信号发生器输出零度信号,因此,风向码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角度代表了风向与机组机头方向的夹角,风电机组通过偏航使夹角尽量保持在零度,实现机组的追风动作。由于机组晃动等原因,在风电场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导致风向标出现松动产生误差。导致风向零刻度线出现偏离,导致机组捕获的风能下降。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0030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的零位校正装置,该装置通过激光校正替代传统的人工肉眼校正方式,提高了零位校正的精度,避免了视觉误差,该装置结构包括本体、固定座、激光笔,该装置中的本体与风向标底座之间的安装、固定过程繁琐,且本体与底座上的零刻度线对准过程繁琐、对准效率不高。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为圆柱状,所述安装基座用于套装在所述风向标上,所述安装基座内具有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套装完成时,所述风向标的上部螺母、中部保护罩、下部底座分别对应位于所述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中,且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前端开设有观察缺口和竖向定位缝、且二者相连通,所述观察缺口用于观察所述风向标底座上的N标识,所述竖向定位缝用于与所述风向标底座上的零刻度线对准定位,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端均开设有条形缺口,套装时,两侧条形缺口分别供风向标的头部和水平杆对应竖向通过。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前端表面具有风向标的型号标识以及风向标前端、尾翼方向识别标识。优选地,所述竖向定位缝的宽度与所述零刻度线的宽度相同,当所述竖向定位缝与所述零刻度线对准时,二者处于重合状态。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顶部具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安装零位校正组件。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用于顶紧所述底座表面,实现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固定。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栓位于所述竖向定位缝正下方,且位于所述观察缺口下方。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栓为蝶形螺栓。优选地,风向标头部对应的所述条形缺口宽度为15mm,风向标水平杆对应的所述条形缺口宽度为17mm,所述上腔体的直径为8.4mm,所述中腔体的直径为31.2mm,所述下腔体的直径为50.2mm。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安装基座与风向标底座之间的安装、固定过程方便、快捷,且安装基座与底座上的零刻度线对准过程简单、快捷且对准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风向标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右视图。图中标记:1为安装基座,2为上腔体,3为中腔体,4为下腔体,5为螺母,6为保护罩,7为底座,8为观察缺口,9为竖向定位缝,10为N标识,11为零刻度线,12为条形缺口,13为型号标识,14为方向识别标识,15为支撑座,16为头部,17为水平杆,18为尾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如图1至6所示,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安装基座1的外形为圆柱状,安装基座1用于套装在风向标上,安装基座1内具有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套装完成时,风向标的上部螺母5、中部保护罩6、下部底座7分别对应位于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中,且相适配,安装基座1前端开设有观察缺口8和竖向定位缝9、且二者相连通,观察缺口8用于观察风向标底座7上的N标识10,竖向定位缝9用于与风向标底座7上的零刻度线11对准定位,安装基座1两侧端均开设有条形缺口12,套装时,两侧条形缺口12分别供风向标的头部16和水平杆17对应竖向通过;具体地,风向标头部16对应的条形缺口12宽度为15mm,风向标水平杆17对应的条形缺口12宽度为17mm,上腔体2的直径为8.4mm,中腔体3的直径为31.2mm,下腔体4的直径为50.2mm;安装基座1顶部具有支撑座15,支撑座15用于安装零位校正组件(图中未示出),零位校正组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激光笔或者电子罗盘。进一步地,安装基座1前端表面具有风向标的型号标识13以及风向标前端、尾翼方向识别标识14,如此设置,方便对安装基座1的识别使用,由于风向标的头部16和水平杆17宽度尺寸不同,对应的条形缺口12宽度尺寸也不同,方向识别标识14可方便操作者识别安装方向,避免装反,提高了安装效率。进一步地,竖向定位缝9的宽度与零刻度线11的宽度相同,当竖向定位缝9与零刻度线11对准时,二者处于重合状态,宽度设置为相同,当竖向定位缝9与零刻度线11未对准时,竖向定位缝9中始终会存在空白区域,对准时,零刻度线11覆盖竖向定位缝9宽度区域,此时,竖向定位缝9中不存在空白区域,使得操作者可快速且准确地实现二者之间的对准。进一步地,安装基座1上安装有锁紧螺栓(图中未示出),锁紧螺栓用于顶紧底座7表面,实现安装基座1与底座7之间的固定,锁紧螺栓能够保证安装基座1与底座7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固不变,避免安装基座1意外移动,造成竖向定位缝9与零刻度线11偏离,具体地,锁紧螺栓为蝶形螺栓,设置为蝶形螺栓,方便操作者的快速拧紧操作,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实现拧紧。进一步地,锁紧螺栓位于竖向定位缝9正下方,且位于观察缺口8下方,如此设置,锁紧螺栓在拧紧过程中,不会由于受力不平衡原因导致安装基座1意外偏移,始终保证安装基座1上的竖向定位缝9与底座7上的零刻度线11始终对准。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为圆柱状,所述安装基座(1)用于套装在所述风向标上,所述安装基座(1)内具有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套装完成时,所述风向标的上部螺母(5)、中部保护罩(6)、下部底座(7)分别对应位于所述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中,且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1)前端开设有观察缺口(8)和竖向定位缝(9)、且二者相连通,所述观察缺口(8)用于观察所述风向标底座(7)上的N标识(10),所述竖向定位缝(9)用于与所述风向标底座(7)上的零刻度线(11)对准定位,所述安装基座(1)两侧端均开设有条形缺口(12),套装时,两侧条形缺口(12)分别供风向标的头部(16)和水平杆(17)对应竖向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为圆柱状,所述安装基座(1)用于套装在所述风向标上,所述安装基座(1)内具有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套装完成时,所述风向标的上部螺母(5)、中部保护罩(6)、下部底座(7)分别对应位于所述上腔体(2)、中腔体(3)、下腔体(4)中,且相适配,所述安装基座(1)前端开设有观察缺口(8)和竖向定位缝(9)、且二者相连通,所述观察缺口(8)用于观察所述风向标底座(7)上的N标识(10),所述竖向定位缝(9)用于与所述风向标底座(7)上的零刻度线(11)对准定位,所述安装基座(1)两侧端均开设有条形缺口(12),套装时,两侧条形缺口(12)分别供风向标的头部(16)和水平杆(17)对应竖向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前端表面具有风向标的型号标识(13)以及风向标前端、尾翼(18)方向识别标识(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风向标的零位校正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缝(9)的宽度与所述零刻度线(11)的宽度相同,当所述竖向定位缝(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华胥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