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治华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18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壁面和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把手一设置于外壳的左壁面上,两个所述固定座一分别设置于外壳内腔下壁面的两侧,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的上壁面开设的凹槽内,两个所述固定座二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端,所述监测仪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所述把手二的左壁面上,两个所述底座的底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上壁面的一侧,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座的顶端,该环境监测仪可将检测仪收纳至外壳内,改变其体积,提高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
技术介绍
环境监测仪器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的仪器总称,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环境监测仪器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现有的监测仪便携性差,无法便捷的更换监测位置,针对以上问题,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仪便携性差,无法便捷更换监测位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包括:外壳、车轮、支撑柱、把手一、固定座一、蓄电池、折叠机构、固定座二、把手二、监测仪、底座、限位杆,所述外壳的前壁面和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车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前壁面和后壁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于外壳下壁面的一侧,所述把手一设置于外壳的左壁面上,所述固定座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一分别设置于外壳内腔下壁面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座一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蓄电池设置于外壳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之间,所述折叠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的上壁面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固定座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二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端,所属把手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二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二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且位置与外壳前壁面和后壁面开设的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监测仪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所述把手二的左壁面上,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的底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上壁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为若干完全相同的连杆通过轴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底端轴杆的侧壁面上。优选的,所述把手一与监测仪位于同一侧,且与车轮位于对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环境监测仪,通过使用折叠机构可将监测仪竖直摆放,或收纳至外壳内,改变其在收纳时的体积,提高便携性,且可在移动过程中,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视图。图中:1、外壳,2、车轮,3、支撑柱,4、把手一,5、固定座一,6、蓄电池,7、折叠机构,8、固定座二,9、把手二,10、监测仪,11、底座,1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包括:外壳1、车轮2、支撑柱3、把手一4、固定座一5、蓄电池6、折叠机构7、固定座二8、把手二9、监测仪10、底座11、限位杆12,外壳1的前壁面和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车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车轮2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1前壁面和后壁面的一侧,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下壁面的一侧,把手一4设置于外壳1的左壁面上,固定座一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座一5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下壁面的两侧,两个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蓄电池6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两个固定座一5之间,折叠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折叠机构7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开设的凹槽内,固定座二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座二8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的顶端,所属把手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二9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二8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且位置与外壳1前壁面和后壁面开设的凹槽位置相对应,监测仪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把手二9的左壁面上,监测仪10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底座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11的底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一5上壁面的一侧,限位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12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底座11的顶端,两个限位杆12的顶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的一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折叠机构7为若干完全相同的连杆通过轴杆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限位杆12的顶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底端轴杆的侧壁面上,折叠机构7底端的轴杆延伸出折叠机构的侧壁面,与限位杆12的顶端相互接触。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把手一4与监测仪10位于同一侧,且与车轮2位于对侧,在拉动过程中使监测仪10打开的方向与外壳1的倾斜方向相反,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监测仪10翻折出外壳。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实施例:首先通过把手一4将该设备拉至需要的位置,将该装置放平,然后拉动把手二9,将监测仪10向上拉起,同时折叠机构7使监测仪10运动至竖直,然后旋转限位杆12,使其顶端卡接于折叠机构7,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使监测仪10与蓄电池6相连,进行监测,如需监测其他位置,使限位杆12顶端远离折叠机构7,推动把手二9,使监测仪10复位至外壳1内,同时把手二9卡入外壳1前壁面开设的凹槽内,拉动把手一4,可对该监测仪10进行移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固定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壁面和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n车轮(2),所述车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轮(2)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1)前壁面和后壁面的一侧;/n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下壁面的一侧;/n把手一(4),所述把手一(4)设置于外壳(1)的左壁面上;/n固定座一(5),所述固定座一(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下壁面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n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之间;/n折叠机构(7),所述折叠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机构(7)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开设的凹槽内;/n固定座二(8),所述固定座二(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二(8)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的顶端;/n把手二(9),所属把手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二(9)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二(8)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且位置与外壳(1)前壁面和后壁面开设的凹槽位置相对应;/n监测仪(10),所述监测仪(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所述把手二(9)的左壁面上;/n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11)的底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上壁面的一侧;/n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12)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座(11)的顶端,两个所述限位杆(12)的顶端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壁面和后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
车轮(2),所述车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轮(2)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1)前壁面和后壁面的一侧;
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于外壳(1)下壁面的一侧;
把手一(4),所述把手一(4)设置于外壳(1)的左壁面上;
固定座一(5),所述固定座一(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腔下壁面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凹槽;
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设置于外壳(1)内腔的下壁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之间;
折叠机构(7),所述折叠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机构(7)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一(5)的上壁面开设的凹槽内;
固定座二(8),所述固定座二(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二(8)可活动的设置于折叠机构(7)的顶端;
把手二(9),所属把手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二(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华熊寿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治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