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09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的内腔,第一旋转杆的两侧且位于烘干箱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箱体内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烘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箱体、隔板、出料管、排料板、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螺旋输送叶、出料开口、支撑杆、固定座、收集箱、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解决了现有粉煤灰烘干装置出料容易堵塞的问题,该粉煤灰烘干装置,具备防堵料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回收
,具体为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粉煤灰是燃料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属于危险废物,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粉煤灰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水体会淤塞河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但是粉煤灰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水泥或混凝土的掺合料等,粉煤灰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烘干装置,但是现有烘干装置将粉煤灰烘干之后,干燥的粉煤灰容易结块相互粘连,导致出料的过程中容易堵塞,使得粉煤灰无法排出,降低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具备防堵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粉煤灰烘干装置出料容易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的内腔,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侧且位于烘干箱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烘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烘干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贯穿至隔板的底部,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部依次贯穿排料板和出料管并延伸至烘干箱的内腔,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的内腔套设有螺旋输送叶,所述箱体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开口,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且位于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箱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与箱体连通,所述风机的顶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并与烘干箱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与箱体和烘干箱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烘干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优选的,所述烘干箱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顶部贯穿至箱体的外侧,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且位于排料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箱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隔板、出料管、排料板、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螺旋输送叶、出料开口、支撑杆、固定座、收集箱、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解决了现有粉煤灰烘干装置出料容易堵塞的问题,该粉煤灰烘干装置,具备防堵料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板,能够加热烘干箱,使粉煤灰被烘干,通过设置第一旋转杆,能够与第一电机配合带动搅拌叶转动使粉煤灰充分加热,通过设置排料板,能够将出料管排出的干燥粉煤灰导出至出料开口,通过设置固定座,能够增加箱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旋输送叶,能够与第二旋转杆配合将进入出料管内的干燥粉煤灰排出,通过设置出料开口,能够将烘干后的粉煤灰排出至收集箱内,通过设置风机,能够通过进风管和出风管的配合将加热板散发出的多余热量重新导入至烘干箱,通过设置防尘罩,能够防止出料开口排出干燥粉煤灰时扬起灰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箱体;2、加热板;3、烘干箱;4、第一电机;5、第一旋转杆;6、搅拌叶;7、隔板;8、出料管;9、排料板;10、第二电机;11、第二旋转杆;12、螺旋输送叶;13、出料开口;14、支撑杆;15、固定座;16、收集箱;17、风机;18、进风管;19、出风管;20、注料管;21、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3,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5,第一旋转杆5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3的内腔,第一旋转杆5的两侧且位于烘干箱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箱体1内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烘干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烘干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8,出料管8的底部贯穿至隔板7的底部,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料板9,排料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11,第二旋转杆11的顶部依次贯穿排料板9和出料管8并延伸至烘干箱3的内腔,第二旋转杆11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8的内腔套设有螺旋输送叶12,箱体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开口13,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两个支撑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顶部且位于箱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16,箱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7,风机17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18,进风管18远离风机17的一端与箱体1连通,风机17的顶部连通有出风管19,出风管19远离风机17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与烘干箱3连通,第一旋转杆5的表面与箱体1和烘干箱3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烘干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烘干箱3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注料管20,注料管20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外侧,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开口,第二旋转杆11的表面且位于排料板9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箱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罩21,收集箱1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3),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3)的内腔,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两侧且位于烘干箱(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烘干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烘干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底部贯穿至隔板(7)的底部,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料板(9),所述排料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11),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顶部依次贯穿排料板(9)和出料管(8)并延伸至烘干箱(3)的内腔,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8)的内腔套设有螺旋输送叶(12),所述箱体(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开口(13),所述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两个支撑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的顶部且位于箱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箱(16),所述箱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7),所述风机(17)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18),所述进风管(18)远离风机(17)的一端与箱体(1)连通,所述风机(17)的顶部连通有出风管(19),所述出风管(19)远离风机(17)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与烘干箱(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3),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3)的内腔,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两侧且位于烘干箱(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烘干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烘干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底部贯穿至隔板(7)的底部,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料板(9),所述排料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11),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顶部依次贯穿排料板(9)和出料管(8)并延伸至烘干箱(3)的内腔,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8)的内腔套设有螺旋输送叶(12),所述箱体(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开口(13),所述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两个支撑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的顶部且位于箱体(1)的两侧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姜毅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