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901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排烟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定日镜阵,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在烟囱上部位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有二次聚焦镜面、石英窗、多孔体吸热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烟气孔,下壳体内腔通过该烟气孔与多孔体吸热器连通;下壳体的下端部连接冷烟气烟道,上壳体的上端部连接热烟气烟道,热烟气烟道接至烟囱出口;定日镜阵分布在烟囱下方周围的地面或者屋面上,其安装角度能够与二次聚焦镜面适配,以将太阳辐射反射至二次聚焦镜面上。优点在于: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消除了烟气排放形成的“白烟”问题,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排烟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次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的燃烧会导致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巨大,加重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相关规定,现有的锅炉需要配置烟气脱硫系统,才能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到允许范围。传统的湿法脱硫工艺中,烟气从底部进入脱硫塔,与向下流动的喷淋液充分接触反应后脱除烟气中的SOx。为了保证反应时间,烟气与喷淋液接触面积较大,导致经过脱硫处理后的烟气湿度大大增加。未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处理前的烟气温度一般在100~130℃,经过脱硫塔洗涤降温后的烟气温度会降低到47~50℃。由于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较低,烟气中的水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烟囱的排烟温度的降低会导致烟气的抬升高度下降,从而落地浓度超标。加之低温烟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会形成“白烟”,造成视觉上的污染。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做法是通过换热器将烟温提高到80℃以上再进行排放。这种方法利用原烟气的热量通过换热装置(如GGH、MGGH)加热脱硫后的净烟气,使排烟温度达到露点以上。然而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包括有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定日镜阵,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在烟囱上部位置,将烟囱内部的烟道分为下部的冷烟气烟道和上部的热烟气烟道;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有二次聚焦镜面、位于二次聚焦镜面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石英窗、位于石英窗后方的多孔体吸热器、含围石英窗及多孔体吸热器的上壳体,以及含围上壳体下部的下壳体,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烟气孔,下壳体内腔通过该烟气孔与多孔体吸热器连通;下壳体的下端部连接冷烟气烟道,上壳体的上端部连接热烟气烟道,热烟气烟道接至烟囱出口;定日镜阵分布在烟囱下方周围的地面或者屋面上,其安装角度能够与二次聚焦镜面适配,以将太阳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光集热的锅炉排烟加热系统,包括有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定日镜阵,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在烟囱上部位置,将烟囱内部的烟道分为下部的冷烟气烟道和上部的热烟气烟道;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有二次聚焦镜面、位于二次聚焦镜面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石英窗、位于石英窗后方的多孔体吸热器、含围石英窗及多孔体吸热器的上壳体,以及含围上壳体下部的下壳体,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烟气孔,下壳体内腔通过该烟气孔与多孔体吸热器连通;下壳体的下端部连接冷烟气烟道,上壳体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承斌汪枫陈胤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