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891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包括分别与燃油蒸汽吸附通道上的三个端口连接的快换接头、三通快换接头和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燃油蒸汽吸附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分管、第二连接分管和第三连接分管;所述快换接头与第一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三通快换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快换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直管快换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明,集成度高,密封可靠,容易布置、装配,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燃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
技术介绍
CN108749565A公开了“一种油箱总成及含有该油箱总成的汽车”,油箱总成包括油箱、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油箱上设有FLVV阀,加油管总成包括加油硬管、加油软管及循环管,加油硬管的出油端与加油软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软管的出油端与油箱连接,循环管的一端与FLVV阀连接,另一端与加油硬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硬管的进油端到加油软管的出油端的垂直落差位于500mm至508mm之间。该方案中的碳罐总成包括碳罐及碳罐吸附管,碳罐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FLVV阀连接,且两端的垂直落差位于360mm至370mm之间,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位于油箱的相对两侧,且均朝油箱的后侧方布置。CN205706159U公开了“一种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该燃油箱总成包括油箱、碳罐、前碳罐吸附管、后碳罐吸附管及油箱隔离阀,所述油箱隔离阀包括并联的压力阀及电磁阀,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入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包括分别与燃油蒸汽吸附通道上的三个端口连接的快换接头(1)、三通快换接头(5)和直管快换接头(7),其特征是:所述燃油蒸汽吸附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分管(2)、第二连接分管(4)和第三连接分管(6);/n所述快换接头(1)与第一连接分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管(2)的另一端与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分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分管(4)的另一端与三通快换接头(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快换接头(5)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分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分管(6)的另一端与直管快换接头(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包括分别与燃油蒸汽吸附通道上的三个端口连接的快换接头(1)、三通快换接头(5)和直管快换接头(7),其特征是:所述燃油蒸汽吸附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分管(2)、第二连接分管(4)和第三连接分管(6);
所述快换接头(1)与第一连接分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管(2)的另一端与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分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分管(4)的另一端与三通快换接头(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快换接头(5)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分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分管(6)的另一端与直管快换接头(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分管(2)采用尼龙制作,整个管路直径相同,直径为16mm,有两个大于90度的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分管(4)采用尼龙制作,整个管路为一根直管且直径相同,直径为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吸附连接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连接分管(6)采用尼龙制作,整个管路直径相同,直径为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智勇梁宵黄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