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包括主体、旋钮和套环,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内螺纹管,且主体的另一侧安置有螺纹内环,所述主体与内螺纹管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旋钮贯穿在主体的上方,且旋钮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套环安装在主体的外侧,且套环的上方贯穿有隔离钮,所述套环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套环与隔离钮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隔离钮的下方安置有辅助架,且辅助架与隔离钮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辅助架的使用,可以对主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在安装时能够更加的稳定,避免了因为安装点间隔较小导致无法人工进行稳定情况而对装置安装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
本技术涉及制动系统管路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
技术介绍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制动系统管路是为制动系统提供信号输出的一种管道线路。现有的制动系统管路在进行安装时的安装难度大,造成安装时间较长,不便于提高制动系统管路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汽车生产效率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包括主体、旋钮和套环,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内螺纹管,且主体的另一侧安置有螺纹内环,所述主体与内螺纹管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旋钮贯穿在主体的上方,且旋钮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套环安装在主体的外侧,且套环的上方贯穿有隔离钮,所述套环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套环与隔离钮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隔离钮的下方安置有辅助架,且辅助架与隔离钮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架,且过滤网架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环包括有延伸环、橡胶加固层和磁条,所述套环的内部安置有延伸环,且套环与延伸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延伸环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加固层,所述延伸环的顶部连接有磁条,且磁条与延伸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与延伸环之间为嵌套结构,且延伸环通过磁条与套环构成固定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延伸环的内壁与橡胶加固层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延伸环与橡胶加固层之间为粘接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辅助架包括有转珠、弹簧、弹性架、卡块和转杆一,所述辅助架的顶部固定有转珠,且辅助架的底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有弹性架,所述弹性架的内部安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贯穿有转杆,所述弹性架与卡块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架通过弹簧与辅助架构成弹性结构,且辅助架通过转珠与套环构成旋转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块为字母“T”状结构,且卡块通过转杆一与弹性架构成旋转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网架包括有过滤网、转杆和防堵刷,所述滤网架的底部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上方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过滤网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安装有防堵刷,且防堵刷与转杆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转杆的顶部为螺纹状结构,且防堵刷通过转杆与旋钮构成传动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延伸环与磁条的使用,可以便捷的将套环取下,从而使得套环在装置安装完成之后能够快速取下,从而使得辅助架能够进行重复使用,降低了辅助架的浪费,而橡胶加固层能够减少延伸环与主体之间的缝隙,防止套环在装置安装时发生转动,降低了对装置安装造成不良影响。2、本技术中,通过辅助架的使用,可以对主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在安装时能够更加的稳定,避免了因为安装点间隔较小导致无法人工进行稳定情况而对装置安装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而卡块可以根据支撑点的实际面积进行调整,防止接触点不稳而导致安装时间增长。3、本技术中,通过转杆与防堵刷的使用,可以便捷的清理过滤网的网孔,从而避免过滤网的网孔发生堵塞,降低了对主体内部流动的液体的流速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对制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套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主体;2、内螺纹管;3、螺纹内环;4、旋钮;5、套环;501、延伸环;502、橡胶加固层;503、磁条;6、隔离钮;7、辅助架;701、转珠;702、弹簧;703、弹性架;704、卡块;705、转杆一;8、过滤网架;801、过滤网;802、转杆;803、防堵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包括主体1、内螺纹管2、螺纹内环3、旋钮4、套环5、延伸环501、橡胶加固层502、磁条503、隔离钮6、辅助架7、转珠701、弹簧702、弹性架703、卡块704、转杆705、过滤网架8、过滤网801、转杆802和防堵刷803,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内螺纹管2,且主体1的另一侧安置有螺纹内环3,主体1与内螺纹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旋钮4贯穿在主体1的上方,且旋钮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套环5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且套环5的上方贯穿有隔离钮6,套环5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套环5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隔离钮6的下方安置有辅助架7,且辅助架7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架8,且过滤网架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进一步的,套环5包括有延伸环501、橡胶加固层502和磁条503,套环5的内部安置有延伸环501,且套环5与延伸环501之间为活动连接,延伸环501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加固层502,延伸环501的顶部连接有磁条503,且磁条503与延伸环501之间为固定连接,套环5与延伸环501之间为嵌套结构,且延伸环501通过磁条503与套环5构成固定结构,延伸环501的内壁与橡胶加固层502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延伸环501与橡胶加固层502之间为粘接连接,转动工字状隔离钮6,将延伸环501与套环5分离,然后将套环5从主体1上取下,通过延伸环501与磁条503的使用,可以便捷的将套环5取下,从而使得套环5在装置安装完成之后能够快速取下,从而使得辅助架7能够进行重复使用,降低了辅助架7的浪费,而橡胶加固层502能够减少延伸环501与主体1之间的缝隙,防止套环5在装置安装时发生转动,降低了对装置安装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的,辅助架7包括有转珠701、弹簧702、弹性架703、卡块704和转杆705,辅助架7的顶部固定有转珠701,且辅助架7的底部焊接有弹簧702,弹簧702的底部固定有弹性架703,弹性架703的内部安置有卡块704,且卡块704的外侧贯穿有转杆一705,弹性架703与卡块704之间为活动连接,弹性架703通过弹簧702与辅助架7构成弹性结构,且辅助架7通过转珠701与套环5构成旋转结构,卡块704为字母“T”状结构,且卡块704通过转杆一705与弹性架703构成旋转结构,顺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包括主体(1)、旋钮(4)和套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内螺纹管(2),且主体(1)的另一侧安置有螺纹内环(3),所述主体(1)与内螺纹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旋钮(4)贯穿在主体(1)的上方,且旋钮(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套环(5)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且套环(5)的上方贯穿有隔离钮(6),所述套环(5)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套环(5)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隔离钮(6)的下方安置有辅助架(7),且辅助架(7)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架(8),且过滤网架(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包括主体(1)、旋钮(4)和套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内螺纹管(2),且主体(1)的另一侧安置有螺纹内环(3),所述主体(1)与内螺纹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旋钮(4)贯穿在主体(1)的上方,且旋钮(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套环(5)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且套环(5)的上方贯穿有隔离钮(6),所述套环(5)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套环(5)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隔离钮(6)的下方安置有辅助架(7),且辅助架(7)与隔离钮(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架(8),且过滤网架(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5)包括有延伸环(501)、橡胶加固层(502)和磁条(503),所述套环(5)的内部安置有延伸环(501),且套环(5)与延伸环(50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延伸环(501)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加固层(502),所述延伸环(501)的顶部连接有磁条(503),且磁条(503)与延伸环(50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环(5)与延伸环(501)之间为嵌套结构,且延伸环(501)通过磁条(503)与套环(5)构成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动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环(501)的内壁与橡胶加固层(502)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延伸环(501)与橡胶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东,汪西龙,汪君燕,俞颖,吴志敏,胡成龙,陈建胜,王玲燕,陈建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仙居永固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