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
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
技术介绍
地下顶管施工中,后靠背主要为顶管施工过程中,用于承受千斤顶顶力的墙体。整个施工过程中,顶管所产生的压力全部集中在后靠背上,后靠背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对整个地下顶管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后靠背常规做法为较厚的一块钢筋混凝土墙,施工中与内衬墙一起绑扎钢筋,整体一起浇筑混凝土。这种后靠背虽然满足结构稳定、承载力强的要求,但现浇结构从支模到浇筑再到混凝土达到凝期,不仅耗时长,而且钢筋混凝土后靠背一次性做完后,后靠背再无利用价值,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浪费较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可以重复利用且可以适应多种施工现场的顶管后靠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包括第一受力板、第二受力板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板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板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受力板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受力板(1)、第二受力板(2)以及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板(1)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柱(3)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板(2)侧壁连接;/n所述第二受力板(2)侧壁设置有可供所述连接柱(3)插入的凹槽(7),所述连接柱(3)和所述连接柱(3)连接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所述第二受力板(2)设置有由上往下贯穿所述凹槽(7)的第二通孔(13),固定棒(5)可拆卸地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13)内;/n所述第一受力板(1)设置有第一吊装孔(8)和吊装环(14),所述第二受力板(2)设置有第二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顶管后靠背,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受力板(1)、第二受力板(2)以及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板(1)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柱(3)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板(2)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受力板(2)侧壁设置有可供所述连接柱(3)插入的凹槽(7),所述连接柱(3)和所述连接柱(3)连接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所述第二受力板(2)设置有由上往下贯穿所述凹槽(7)的第二通孔(13),固定棒(5)可拆卸地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13)内;
所述第一受力板(1)设置有第一吊装孔(8)和吊装环(14),所述第二受力板(2)设置有第二吊装孔(9)和吊装环(14);
所述第一受力板(1)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所述连接柱(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古龙,邱永钦,潘宗华,陈家棋,吴艺聪,黄杰,郝裕祺,张仕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