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886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包括软管和输送装置,软管位于地下管道内,两端设有扎头;输送装置包括位于软管内的连接环部件,连接环部件的一端设有牵引绳,另一端设有拉绳一和拉绳二;拉绳一穿绕过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有位于软管内的气囊,气囊设有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接的气管;拉绳二穿绕过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被输送物体相连接;牵引绳和拉绳一、拉绳二的自由端分别由软管的两端穿出。以上方案通过气囊顶升与牵引运动,将灯架输送至作业位置,整个作业过程操作人员无需进入软管,在地下管线修复过程中避免挤压灯架、踏破软管内壁的现象,工程技术适用性强,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苛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地下管线修复
,特别是指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线在经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局部地质条件的影响,易出现局结构性、功能性损坏的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修复。许多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维修作业,需要对管道上方路面进行大面积开挖,影响交通,且开挖费昂贵。随着城市道路传统修复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网规模不断扩大,管线错综复杂,维护作业开挖受限,难度增加,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开发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至关重要。紫外线原位固化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我国暂时属于起步阶段。随着紫外线原位固化修复技术的发展,研究相匹配的智能修复设备,填补国内紫外线原位固化修复技术的空白,可以形成国内的自主管道修复体系,减少对国外管道修复设备的依赖,有利与建设和健全我国管道建设体系的综合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的周密的管道修复系统,促进非开挖行业的社会效应的普及,使得非开挖行业再一次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紫外线原位固化修复过程中,在扎头绑扎之后灯架送入软管内的操作极为困难,经常由施工人员进入软管内操作,需要人员很多,施工时间很长,一直是施工中一个难点,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方式是两位或三位操作人员依次进入软管内用身体顶托(面向扎头,用腰和臀部向前顶托)软管,脚踏软管内壁(左脚4点钟位置,右脚8点钟位置),双手钳送灯架至距离扎头5米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负重的前提下从灯架上往返一个来回,存在挤压灯架、踏破软管内壁的现象。2.完全依靠人力,工程技术适用性差。3.软管密度较大,对于体力差的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危险性,其次,进管操作属于有限空间作业,更需要体型小且机敏灵巧的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苛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紫外线原位固化作业过程挤压灯架、踏破软管内壁,工程技术适用性差,且对施工人员要求苛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包括软管和输送装置,所述软管位于地下管道内,两端设有扎头;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软管内的连接环部件,所述连接环部件的一端设有牵引绳,另一端设有拉绳一和拉绳二;所述拉绳一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软管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与地面上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接;所述拉绳二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被输送物体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由所述软管的一端穿出,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的自由端由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出。其中,所述连接环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三个圆环,所述三个圆环分别与所述牵引绳、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绕过定滑轮部件,端部伸出至地面上。其中,所述软管两端套在扎头圆环上,通过扎带固定,形成扎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部件无锐边及棱角。其中,所述牵引绳、拉绳一和拉绳二的自由端分别设有预定标识。其中,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拉绳一连接,另一端设有气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可以通过输送装置将灯架逐步输送至软管内合适的作业位置,整个输送过程无需操作人员进入软管内部,避免了挤压灯架、踏破软管内壁的现象,工程技术适用性强,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苛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总体作业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的扎头示意图。[附图标记]1、UV固化机;2、被输送物体;3、井室;4、气管;5、拉绳一;6、拉绳一第一端;7、拉绳一第二端;8、拉绳二;9、拉绳二第一端;10、拉绳二第二端;11、扎头;12、扎头圆环;13、扎带;14、气囊;15、连接环部件;16、软管;17、牵引绳;18、扎头盖;19、充气口;20、定滑轮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包括软管16和输送装置,软管16位于地下管道内,两端设有扎头11;输送装置包括位于软管16内的连接环部件15,连接环部件16的一端设有牵引绳17,另一端设有拉绳一5和拉绳二8;所述拉绳一5穿绕过连接环部件16,拉绳一第一端6连接有位于软管16内的气囊14,气囊14设有气管4,气管4与地面上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接,拉绳一第二端7为自由端;拉绳二8穿绕过连接环部件15,拉绳二第一端9与被输送物体2相连接,拉绳二第二端10为自由端;牵引绳17由软管16的一端穿出,拉绳一5和拉绳二8的自由端由软管16的另一端穿出。本实施例中,连接环部件15包括相互连接的三个圆环,三个圆环分别与牵引绳17、拉绳一5和拉绳二8连接,其中,与牵引绳17相连接的圆环大于其他两个圆环。连接环部件15无锐边及棱角,以防止划伤软管16和气囊14。如图1所示,牵引绳17贯穿软管16,经过置于远UV固化机1端井室3的定滑轮部件20伸出远UV固化机1端井室3,牵引绳17可经过定滑轮部件20在软管16内前后移动,且牵引绳17的自由端设有预定标识。如图2所示,拉绳一5的自由端设有预定标识,可绕连接环部件15带动气囊14在软管16内前后移动。拉绳二8的自由端设有预定标识,可绕连接环部15带动被输送物体2在软管16内前后移动。如图1、3所示,软管16两端设有扎头11,软管16套在扎头圆环12上10-200mm,用扎带13固定,形成扎头11,扎头圆环12一端设有可拆卸的扎头盖18,可拆卸的扎头盖上设有充气口19。本实施例中,气囊14由内膜或其他材料制备,气囊14的一端与拉绳一5连接,气管4设置在另一端,气管4与地面上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接,为气囊14充放气,气囊14充气时顶升软管16,形成被输送物体2灯架的运动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向软管16内充气至30mbar;卸掉靠近UV固化机1一端的扎头盖18;拉动牵引绳17,使连接环部件15进入扎头11内7~8m;拉动拉绳一5的自由端,使干瘪状态的气囊14进入软管16内1-2m,给气囊14充气至顶起软管16后,拉动拉绳二8的自由端并通过人工扶持,使被输送的灯架逐渐进入软管16靠近气囊14,将气囊14中的气体排出;拉动拉绳一5的自由端,使干瘪状态的气囊14再次前进1-2m,给气囊14充气至顶起软管16后,拉动拉绳二8的自由端,使被输送的灯架继续前进,将气囊14中的气体排出;重复执行上一步骤,直至灯架完全进入软管16内的合适位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和输送装置,所述软管位于地下管道内,两端设有扎头;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软管内的连接环部件,所述连接环部件的一端设有牵引绳,另一端设有拉绳一和拉绳二;所述拉绳一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软管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与地面上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接;所述拉绳二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被输送物体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由所述软管的一端穿出,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的自由端由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和输送装置,所述软管位于地下管道内,两端设有扎头;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软管内的连接环部件,所述连接环部件的一端设有牵引绳,另一端设有拉绳一和拉绳二;所述拉绳一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软管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与地面上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接;所述拉绳二穿绕过所述连接环部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被输送物体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由所述软管的一端穿出,所述拉绳一和所述拉绳二的自由端由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膨胀顶升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三个圆环,所述三个圆环分别与所述牵引绳、所述拉绳一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洋任兵威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隆科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