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一体泡沫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74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气一体泡沫泵,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出液部、气液混合部、水气引入排出部,以及动力装置。出液部设置有泡沫排出口,水气引入排出部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上盖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水气引入盘,在水气引入盘上设置有一个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型腔和与两个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型腔。还包括分别与进液型腔和进气型腔相连通的皮碗体。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并与进液型腔相连通,在上盖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水气引入盘上对应于每个皮碗体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各个皮碗体相连通的排出口,各个排出口设置于水气引入盘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气一体泡沫泵占用体积小,且发泡充分、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气一体泡沫泵
本技术涉及泡沫泵
,具体涉及一种水气一体泡沫泵。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泡沫洗手液机的应用日益广泛。现有的泡沫洗手液机大多通过泵体将液体和气体泵入气液混合腔,在气液混合腔内将液体与气体混合,并经发泡而得到泡沫状的洗手液。现有的泡沫洗手液机中的泵体大多仅仅能够实现单一的液体泵入功能,再将气体单独吸入或泵入气液混合腔,因而不得不在洗手液机上设置单独的液体泵入装置和气体吸入装置,因而使得洗手液机的总体占用体积较大,外形不够小巧,且拆装不方便;然而,为了减小泵的体积,会降低气体吸入量,因而对发泡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气一体泡沫泵,其能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同时吸入,因而能够减小占用体积,并确保良好的发泡效果。本技术的水气一体泡沫泵,包括进液口和进气口,包括水气引入排出部、气液混合部和动力装置,所述水气引入排出部包括上盖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水气引入盘,在所述水气引入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型腔和与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型腔,对应于每个所述进液型腔和所述进气型腔分别设置有一个皮碗体,所述进液型腔和所述进气型腔能分别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相连通,所述皮碗体与所述水气引入盘相抵接,在所述水气引入盘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皮碗体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各个所述皮碗体相连通的排出口;在所述进气型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相连通的气体排入口;在所述进液型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相连通的液体排入口;还包括能将所述进气型腔的气体排入口打开或闭合的阀体和能将所述进液型腔的液体排入口打开或闭合的阀体,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盘,在所述支撑盘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各个所述皮碗体的容纳槽体,所述气液混合部包括气液混合腔,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气液混合腔相连通,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各个所述皮碗体摆动。本技术通过水气引入盘的进气型腔和进液型腔将气体和液体分别吸入皮碗体中,在皮碗体摆动过程中,依次将气体和液体排入气液混合腔中,本技术通过将进液口和进气口直接设置在泵的壳体上,因而,有效减少了发泡泵的占用体积,此外,通过在进气型腔上设置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相连通的气体排入口,能确保空气充分进入皮碗体内,因而使进入气液混合腔中的气体量充足,确保良好的发泡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皮碗体连接的摆动板,所述动力装置能带动所述摆动板摆动。因而,在摆动板摆动时,依次推动各个皮碗体向水气引入盘靠近,从而实现气体和液体向气液混合腔中排入。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偏心转子和摆杆,所述偏心转子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偏心转子和所述摆动板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摆动板偏心连接。因而,在马达转动时,偏心转子带动摆杆沿着一个锥形面摆动,从而使摆动板摆动。进一步的,在所述气液混合腔内还设置有网板。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排出口设置于所述水气引入盘的中部,围绕各个所述排出口还设置有向所述上盖体伸出的第一突出缘,所述第一突出缘能与所述上盖体相抵接,在所述上盖体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缘相对设置的第二突出缘,所述第二突出缘能与所述第一突出缘相抵接。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突出缘和所述第二突出缘中间还设置有密封件。因而能够在将气液混合物输送至气液混合腔时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不会渗漏至进液型腔和进气型腔内。进一步的,在所述水气引入盘的靠近所述皮碗体的一侧,对应于每个所述皮碗体分别设置有一个向所述皮碗体延伸的卡接缘。因而能够使皮碗体与水气引入盘贴合紧密,确保将气体和液体向气液混合腔中运输时的气密性。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液型腔相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处还设置有防止液体回流的止回阀。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上,所述进气口能与所述进气型腔和所述进液型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气引入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水气引入盘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皮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伞形阀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体与出液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支撑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在将皮碗体套接于支撑盘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液部、11-泡沫排出口、2-气液混合部、21-气液混合腔、22-网板、3-水气引入排出部、31-上盖体、311-第二突出缘、312-上盖外腔、32-第一壳体、33-第二壳体、331-支撑盘、332-容纳槽体、34-进液口、35-进气口、36-水气引入盘、361-进液型腔、3611-第一通孔、3612-液体排入口、362-进气型腔、3621-第二通孔、3622-气体排入口、363-排出口、364-第一突出缘、365-卡接缘、37-皮碗体、38-伞形阀、381-阀杆、382-阀体、39-摆动板、4-动力装置、41-马达、42-偏心转子、43-摆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水气一体泡沫泵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出液部1、气液混合部2、水气引入排出部3以及动力装置4。出液部1设置有泡沫排出口11。本实施例的水气引入排出部3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上盖体31、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在第一壳体32的中部设置有水气引入盘36。在第一壳体32上设置有进液口34,在进液口34处还设置有防止液体回流的止回阀。在上盖体31上设置有进气口35,在上盖体31的靠近水气引入盘36一侧还设置有能与进气口35导通的上盖外腔312,当上盖体31盖合在水气引入盘36上时,上盖外腔312能与进气型腔362和进液型腔361相连通。参见附图2和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气引入盘36上设置有一个与进液口34连通的进液型腔361和两个与进气口35连通的进气型腔362。在水气引入盘36的下方,对应于进液型腔361和每个进气型腔362分别设置有一个皮碗体37,结合附图4和5所示,在进液型腔36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3611,在第一通孔3611处设置有一个伞形阀38,伞形阀38的阀杆381穿过第一通孔3611,进液型腔361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通过伞形阀38相连通。在进气型腔36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3621,在第二通孔3621处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气一体泡沫泵,包括进液口(34)和进气口(35),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气引入排出部(3)、气液混合部(2)和动力装置(4),/n所述水气引入排出部(3)包括上盖体(31)、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n在所述第一壳体(32)的中部设置有水气引入盘(36),在所述水气引入盘(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液口(34)连通的进液型腔(361)和与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气口(35)连通的进气型腔(362),对应于每个所述进液型腔(361)和所述进气型腔(362)分别设置有一个皮碗体(37),所述进液型腔(361)和所述进气型腔(362)能分别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所述皮碗体(37)与所述水气引入盘(36)相抵接,在所述水气引入盘(36)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皮碗体(37)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各个所述皮碗体(37)相连通的排出口(363);在所述进气型腔(36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的气体排入口(3622);在所述进液型腔(36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的液体排入口(3612);还包括能将所述进气型腔(362)的气体排入口(3622)打开或闭合的阀体和能将所述进液型腔(361)的液体排入口(3612)打开或闭合的阀体,/n在所述第二壳体(33)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盘(331),在所述支撑盘(33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各个所述皮碗体(37)的容纳槽体(332),/n所述气液混合部(2)包括气液混合腔(21),所述排出口(363)与所述气液混合腔(21)相连通,/n所述动力装置(4)用于带动各个所述皮碗体(37)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气一体泡沫泵,包括进液口(34)和进气口(35),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气引入排出部(3)、气液混合部(2)和动力装置(4),
所述水气引入排出部(3)包括上盖体(31)、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
在所述第一壳体(32)的中部设置有水气引入盘(36),在所述水气引入盘(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液口(34)连通的进液型腔(361)和与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气口(35)连通的进气型腔(362),对应于每个所述进液型腔(361)和所述进气型腔(362)分别设置有一个皮碗体(37),所述进液型腔(361)和所述进气型腔(362)能分别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所述皮碗体(37)与所述水气引入盘(36)相抵接,在所述水气引入盘(36)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皮碗体(37)还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各个所述皮碗体(37)相连通的排出口(363);在所述进气型腔(36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的气体排入口(3622);在所述进液型腔(36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与和其相对应设置的皮碗体(37)相连通的液体排入口(3612);还包括能将所述进气型腔(362)的气体排入口(3622)打开或闭合的阀体和能将所述进液型腔(361)的液体排入口(3612)打开或闭合的阀体,
在所述第二壳体(33)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盘(331),在所述支撑盘(33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各个所述皮碗体(37)的容纳槽体(332),
所述气液混合部(2)包括气液混合腔(21),所述排出口(363)与所述气液混合腔(21)相连通,
所述动力装置(4)用于带动各个所述皮碗体(37)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一体泡沫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皮碗体(37)连接的摆动板(39),所述动力装置(4)能带动所述摆动板(39)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气一体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成连
申请(专利权)人:久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