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阳斌专利>正文

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7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支架、转轮支架、转轮、转动轴、变速箱和发电机;转动轴穿过转轮支架中间的通孔将转轮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上;转动轴的一端与主支架上的第一带座轴承连接,另一端穿过主支架上的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变速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另一端与发电机连接;由圆形集水槽和集水盒组成的转轮设置在转轮支架边缘;设置有开口的集水盒均匀分布在圆形集水槽内部;水通过引水管流入圆形集水槽,再流入集水盒;集水盒通过重量控制转轮和转轮支架转动,从而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变速箱和发电机,产生电能,由于集水盒与齿轮构成一个杠杆,利用杠杆原理产生电能,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而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产生能量的能力。电能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电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大的作用。现在最常见的发电装置是水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可以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然而,传统的水力发电装置仅通过势能产生电能,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水力发电装置。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支架、转轮支架、转轮、转动轴、变速箱以及发电机;所述转轮支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转轮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第二带座轴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变速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齿合,所述变速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支架边缘,且所述转轮由圆形集水槽和集水盒组成;所述集水盒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集水槽内部,且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流入所述圆形集水槽,再通过所述开口流入所述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通过重量控制所述转轮以及所述转轮支架转动,所述转轮支架转动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变速箱以及所述发电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力条;所述加力条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力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的边缘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转轮顶部,且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集水盒上设置的开口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座轴承与所述第二带座轴承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主支架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支架包括支撑辐条、加力辐条、支架圈;所述支撑辐条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轮支架中,所述支架圈与所述支撑辐条连接;所述加力辐条的一端与所述转轮支架的边缘连接,所述加力辐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圈的边缘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所述发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下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主支架的底座。上述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支架、转轮支架、转轮、转动轴、变速箱以及发电机;转轮支架中间设置有通孔,转动轴穿过通孔将转轮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上;主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第二带座轴承,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变速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齿合,变速箱的另一端与发电机连接;转轮设置在转轮支架边缘,且转轮由圆形集水槽和集水盒组成;集水盒均匀分布在圆形集水槽内部,且集水盒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流入圆形集水槽,再通过开口流入集水盒;集水盒通过重量控制转轮以及转轮支架转动,转轮支架转动驱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变速箱以及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由于集水盒与齿轮可以构成一个杠杆,利用杠杆原理产生电能,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力发电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力发电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再一个实施例中水力发电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转轮支架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集水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力发电装置,主要包括:主支架10、转轮支架20、转轮80、转动轴30、变速箱40以及发电机50;转轮支架20中间设置有通孔22,转动轴30穿过通孔22将转轮支架20固定在主支架10上;主支架10上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12、第二带座轴承14,转动轴30的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12连接,转动轴3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带座轴承14连接有主动齿轮60;变速箱40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62,从动齿轮62与主动齿轮60齿合,变速箱40的另一端与发电机50连接;转轮80设置在转轮支架20边缘,且转轮80由圆形集水槽24和集水盒26组成;集水盒26均匀分布在圆形集水槽24内部,且集水盒26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70流入圆形集水槽24,再通过开口流入集水盒26;集水盒26通过重量控制转轮80以及转轮支架20转动,转轮支架20转动驱动主动齿轮60,主动齿轮60带动从动齿轮62转动,从动齿轮62带动变速箱40以及发电机50。主支架10的高度可以是转轮支架20高度的一半。转轮支架20可以是圆住形的,转轮支架20的中间可以是转轮支架20的圆心处,转轮支架20的中间可以设置有通孔22,便于转动轴30穿过。转轮支架20可以通过转动轴30连接在主支架10的顶部。由于转轮支架20可以是圆柱形的,转动轴30的长度可以大于圆柱形转轮支架20的高度。转动轴30的一端可以与主支架10上设置的第一带座轴承12连接,转动轴30穿过通孔22后,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带座轴承14连接,并沿第二带座轴承14的方向延伸与主动齿轮60连接。由于转轮支架20可以是圆住形的,转轮支架20边缘设置转轮80。其中,转轮80由圆形集水槽24和集水盒26组成,圆形集水槽24可以围绕在转轮支架20边缘。圆形集水槽24中均匀分布有集水盒26,集水盒26可以低于圆形集水槽24边缘8厘米,且集水盒26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70流入圆形集水槽24,在通过开口流入集水盒26,当集水盒26中的水达到重量时,可以驱动转轮80以及转轮支架20,转轮支架20再通过转动轴30驱动主动齿轮60,主动齿轮60带动从动齿轮62转动,再由从动齿轮62带动变速箱40和发电机50,从而产生电能,由于集水盒26与齿轮60可以构成一个杠杆,利用杠杆原理产生电能,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的一种水力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加力条90,加力条90可以又多条,加力条90的一端可以与转动轴30的一端连接,加力条90的另一端可以与转轮80的边缘连接。加力条90可以用于固定转轮80以及转轮支架20,避免转轮80以及转轮支架20摇晃。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的一种水力发电装置中,引水管70的出水口设置在转轮80顶部,且出水口与集水盒26上设置的开口相对应。引水管70的出水口可以设置在偏离圆形集水槽24顶部中间位置10厘米处集水盒26的开口方向。其中,设置在主支架10底部的一端可以是引水管70的入口,设置在转轮80顶部的一端可以是引水管70的出口,水可以通过引水管70的入口进入,通过引水管70的出口出来,由于引水管70的出口设置在转轮80顶部,而转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转轮支架、转轮、转动轴、变速箱以及发电机;所述转轮支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转轮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第二带座轴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变速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齿合,所述变速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支架边缘,且所述转轮由圆形集水槽和集水盒组成;所述集水盒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集水槽内部,且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流入所述圆形集水槽,再通过所述开口流入所述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通过重量控制所述转轮以及所述转轮支架转动,所述转轮支架转动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变速箱以及所述发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转轮支架、转轮、转动轴、变速箱以及发电机;所述转轮支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转轮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第二带座轴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变速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齿合,所述变速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支架边缘,且所述转轮由圆形集水槽和集水盒组成;所述集水盒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集水槽内部,且所述集水盒上设置有开口;水通过引水管流入所述圆形集水槽,再通过所述开口流入所述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通过重量控制所述转轮以及所述转轮支架转动,所述转轮支架转动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变速箱以及所述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力条;所述加力条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胡阳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