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6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钻机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包括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为内部开设了环内孔的管状结构,所述扶正环的外壁上开设了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贯穿扶正环的两侧端面,所述扶正环的两侧端面都环设了安置槽,所述扶正环的空心,制作简单,这样就使成本造价低,只要出现破损就可以拆下更换,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而安装时只需要套上然后锁紧原本的钻杆接头就可以了,安装非常简单,给更换易损件带来了便捷,方便的更换操作,使得本装置的扶正环通用性更强,并且使用了质量较轻的扶正环,减少了钻杆、扶正器和钻孔内部之间的碰撞力度和幅度,有效的降低了钻杆摆动带来的误差和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钻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
技术介绍
钻机在钻孔的过程需要使用钻头和钻杆,而为了钻杆方便上下钻洞和冲水,所以钻杆的直径是小于钻孔的孔径的,这样造成的情况就是当钻杆在钻孔内持续深入时,是没有支撑的,只依靠钻头竖在地下的支撑力和地面钻机的吊装进行支撑,当钻孔深度达到15米以上的时候,钻杆中间没有任何支撑点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转动时,会造成钻杆的中部发生摆动,随着钻杆的持续转动,钻杆的摆动和晃动幅度会越来越大,而钻孔与钻杆之间的间隙不足以给钻杆提供足够的摆动空间,因此钻杆摆动时就会撞击钻孔的内壁,这样的撞击持续一段时间后,钻杆就会被撞断损坏,无法继续工作,并且取出断掉的钻杆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钻孔深度较浅,钻杆的摆动幅度较小,可是钻头在钻杆摆动的力的作用下,钻孔的角度就发生偏差了,导致钻孔不准,而且长期摆动的钻杆是弯曲的,这样的钻杆就很难在继续使用了,造成浪费。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就需要使用扶正器,扶正器属钻井辅助工具,扶正力大,克服了原焊接式扶正器易发生脱焊的不足,能确保钻井质量。现在很多扶正器为了确保稳定,所以体积较大,而且安装比较麻烦,导致安装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浪费时间,而且为了保持扶正器的稳定性,基本上扶正器都是金属的,导致扶正器很重,而扶正器的作用就是扶着钻杆,减少钻杆的摆动,可是质量越大的扶正器横向摆动力越大,反而容易损坏钻孔的内部,同时撞击的反作用力会给钻杆带来损坏。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以解决上述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制作简单,这样就使成本造价低,只要出现破损就可以拆下更换,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而安装时只需要套上然后锁紧原本的钻杆接头就可以了,安装非常简单,给更换易损件带来了便捷,方便的更换操作,使得本装置的扶正环通用性更强,只需要预先制作规范尺寸的扶正环,安装就行了;并且使用了质量较轻的扶正环,降低了离心力带来的摆动幅度,减少了钻杆、扶正器和钻孔内部之间的碰撞力度和幅度,有效的降低了钻杆摆动带来的误差和损伤。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包括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为内部开设了环内孔的管状结构,所述扶正环的外壁上开设了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贯穿扶正环的两侧端面,所述扶正环的两侧端面都环设了安置槽,所述扶正环的空心;轴承,所述扶正环两侧的安置槽内都安装了轴承;芯轴,所述芯轴为管状结构,所述芯轴的内部贯穿孔为轴孔,所述芯轴能转动的插设在轴承和环内孔内,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上钻杆接头和下钻杆接头锁紧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扶正环的环内孔孔径小于安置槽的孔径,所述环内孔与芯轴为间隙配合,所述扶正环两侧的轴承都与芯轴为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扶正环的外径与钻孔的孔径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扶正环与钻孔孔径之间的间隙范围在1mm-2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过水槽有复数个,复数个过水槽均匀的开设在扶正环的外壁,每个所述过水槽都不与环内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上钻杆接头和下钻杆接头分别紧压在扶正环两侧的轴承上,所述钻杆接头和下钻杆接头与轴承之间还夹设了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不与扶正环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上钻杆接头和下钻杆接头都与钻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芯轴上的轴孔、上钻杆接头和下钻杆接头的内孔密封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扶正环由尼龙或PPR或橡胶制成的整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减少了整个扶正环的外部结构,并且减轻了扶正环的重量,同时降低了扶正环的生产成本,并增加一定的互换性,使扶正环具有了安装简单,更换方便的特征,并且具有了缓冲作用,这样扶正环就能在钻孔内给钻杆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还能给转动的钻杆提供缓冲,减少钻杆和钻孔内壁之间碰撞的力,有效的保护了钻杆,改善了钻杆的工作环境,增加了钻杆的使用寿命;因为没有使用金属的扶正环,这样就使本扶正器重量轻,这样在钻杆相同的转动离心力作用下,摆动撞击的力更小,有效的降低了钻杆撞击程度,更好的保护钻杆;本装置使用的扶正环是通过注塑制成的,工艺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经过机加工,所以生产速度也快,因此可以做到频繁的更换,不使用任何有瑕疵和破损的,这样能够确保扶正环与钻孔和钻杆的间隙处于最佳范围内,能更好的保护转动的钻杆。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扶正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芯轴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钻杆接头,11-下钻杆接头,2-扶正环,21-过水槽,22-环内孔,23-安置槽,3-芯轴,31-轴孔,4-防滑垫片,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包括扶正环2,所述扶正环2为内部开设了环内孔22的管状结构,所述扶正环2的外壁上开设了过水槽21,所述过水槽21贯穿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所述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都环设了安置槽23,所述扶正环2的空心;轴承5,所述扶正环2两侧的安置槽23内都安装了轴承5;芯轴3,所述芯轴3为管状结构,所述芯轴的3内部贯穿孔为轴孔31,所述芯轴3能转动的插设在轴承5和环内孔22内,所述芯轴3的两端分别与上钻杆接头1和下钻杆接头11锁紧安装,使本装置制作更加简单,并且改变了扶正环的整体结构和制作材料,使扶正环2的成本更低,只要出现破损就可以拆下更换,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而安装时只需要套上然后锁紧原本的钻杆接头就可以了,安装非常简单,给更换易损件带来了便捷,方便的更换操作,使得本装置的扶正环2通用性更强,只需要预先制作规范尺寸的扶正环2,安装就行了;并且使用了质量较轻的扶正环2,降低了离心力带来的摆动幅度,减少了钻杆、扶正器和钻孔内部之间的碰撞力度和幅度,有效的降低了钻杆摆动带来的误差和损伤。其中,扶正环2的环内孔22孔径小于安置槽23的孔径,所述环内孔22与芯轴3为间隙配合,所述扶正环2两侧的轴承5都与芯轴3为过盈配合,扶正环与芯轴3通过轴承5紧密连接,这样扶正环2和芯轴3之间就是稳定转动连接,起到扶持钻杆的作用;扶正环2的外径与钻孔的孔径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扶正环2与钻孔孔径之间的间隙范围在1mm-2mm之间,使得扶正环2与钻孔能够更好的配合,既不会有很大的晃动空间,避免撞击力度和速度过大,也能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安装和扶正环2的上下活动;过水槽21有复数个,复数个过水槽21均匀的开设在扶正环2的外壁,每个所述过水槽21都不与环内孔22连通,如此扶正环2就不会阻挡钻头外部上涌的水和泥浆,而且基本不影响上流速度,并且保持整体平衡,不影响钻杆转动;上钻杆接头1和下钻杆接头11分别紧压在扶正环2两侧的轴承5上,确保轴承5压紧,不易在转动时脱落;上钻杆接头1和下钻杆接头11都与钻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芯轴3上的轴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正环(2),所述扶正环(2)为内部开设了环内孔(22)的管状结构,所述扶正环(2)的外壁上开设了过水槽(21),所述过水槽(21)贯穿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所述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都环设了安置槽(23),所述扶正环(2)的空心;/n轴承(5),所述扶正环(2)两侧的安置槽(23)内都安装了轴承(5);/n芯轴(3),所述芯轴(3)为管状结构,所述芯轴(3)的内部贯穿孔为轴孔(31),所述芯轴(3)能转动的插设在轴承(5)和环内孔(22)内,所述芯轴(3)的两端分别与上钻杆接头(1)和下钻杆接头(11)锁紧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正环(2),所述扶正环(2)为内部开设了环内孔(22)的管状结构,所述扶正环(2)的外壁上开设了过水槽(21),所述过水槽(21)贯穿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所述扶正环(2)的两侧端面都环设了安置槽(23),所述扶正环(2)的空心;
轴承(5),所述扶正环(2)两侧的安置槽(23)内都安装了轴承(5);
芯轴(3),所述芯轴(3)为管状结构,所述芯轴(3)的内部贯穿孔为轴孔(31),所述芯轴(3)能转动的插设在轴承(5)和环内孔(22)内,所述芯轴(3)的两端分别与上钻杆接头(1)和下钻杆接头(11)锁紧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环(2)的环内孔(22)孔径小于安置槽(23)的孔径,所述环内孔(22)与芯轴(3)为间隙配合,所述扶正环(2)两侧的轴承(5)都与芯轴(3)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单动钻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环(2)的外径与钻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桥昌黄陈玲李名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华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