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6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井工程领域用的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它解决钻柱居中度差,钻柱摩擦阻力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定子外壳上端和上接头下端丝扣连接,定子外壳下端和连接筒上端丝扣连接;橡胶定子固定在定子外壳内腔;螺旋转子置入橡胶定子内腔,轴承a安装在螺旋转子外圆上端;传动丝杠置入连接筒内腔,传动丝杠在连接筒内腔灵活转动;下接头上端和连接筒下端丝扣连接;滚轮和支撑臂a下端铰接,滚轮和支撑臂b下端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井下实现有效变径功能,滚轮与井壁完全贴合,钻柱居中度好;滚轮和井壁做纯滚动,钻柱与井壁之间轴向摩擦力小,钻柱送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井工程领域用的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
技术介绍
油气田在水平井、定向井、大位移井的钻井作业中,由于钻柱重力作用,是的钻柱很容易在井眼内偏斜甚至躺在井壁上,居中度差,定向困难,严重影响钻井质量。传统的刚性扶正器外径大,外径不可变,下入困难,尤其水平井和大位移井曲率半径较小的转角段。而传统的弹性扶正器,在初始状态即为满眼状态,下入井下的过程弹性片和井壁持续摩擦,下入摩擦力大,弹性片易磨损,扶正力弱,支撑能力不如刚性扶正器。钻井作业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技术,井下环境恶劣,只有精准有效地控制井眼轨迹,减小轴向摩擦,才能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合格率。扶正器是保证钻井质量的关键工具,其在控制井眼轨迹,降低钻柱摩擦,提高钻柱居中度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随着钻井数量越来越多,钻井难度越来越大,对扶正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上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一种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提高钻柱居中度,降低钻柱摩擦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钻柱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是由上接头(1)、轴承a(2)、橡胶定子(3)、螺旋转子(4)、定子外壳(5)、轴承b(6)、钢球a(7)、支座环(8)、支撑臂a(9)、滚轮(10)、支撑臂b(11)、推力筒(12)、螺母筒(13)、外磁环(14)、内磁环(15)、连接筒(16)、传动丝杠(17)、轴承c(18)、下接头(19)和钢球b(20)构成;其特征是:上接头(1)和上部钻柱丝扣连接,下接头(19)和下部钻柱丝扣连接;定子外壳(5)上端和上接头(1)下端丝扣连接,定子外壳(5)下端和连接筒(16)上端丝扣连接;橡胶定子(3)固定在定子外壳(5)内腔;螺旋转子(4)外圆中部设置有螺旋叶片,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适应变径的扶正器,是由上接头(1)、轴承a(2)、橡胶定子(3)、螺旋转子(4)、定子外壳(5)、轴承b(6)、钢球a(7)、支座环(8)、支撑臂a(9)、滚轮(10)、支撑臂b(11)、推力筒(12)、螺母筒(13)、外磁环(14)、内磁环(15)、连接筒(16)、传动丝杠(17)、轴承c(18)、下接头(19)和钢球b(20)构成;其特征是:上接头(1)和上部钻柱丝扣连接,下接头(19)和下部钻柱丝扣连接;定子外壳(5)上端和上接头(1)下端丝扣连接,定子外壳(5)下端和连接筒(16)上端丝扣连接;橡胶定子(3)固定在定子外壳(5)内腔;螺旋转子(4)外圆中部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转子(4)上端设置有通孔连通上部内腔盲孔和外圆空间,螺旋转子(4)下端设置有通孔连通下部内腔盲孔和外圆空间;螺旋转子(4)置入橡胶定子(3)内腔,轴承a(2)安装在螺旋转子(4)外圆上端;螺旋转子(4)下端和传动丝杠(17)上端丝扣连接;传动丝杠(17)外圆中部设置为梯形公螺纹,螺母筒(13)内腔设置为梯形母螺纹,螺母筒(13)和传动丝杠(17)配合形成丝杠传动副;轴承b(6)安装在传动丝杠(17)外圆上部,轴承c(18)安装在传动丝杠(17)外圆下部;传动丝杠(17)置入连接筒(16)内腔,传动丝杠(17)在连接筒(16)内腔灵活转动;下接头(19)上端和连接筒(16)下端丝扣连接;螺母筒(13)外圆安装有六个内磁环(15),内磁环(15)具有强磁性,相邻内磁环(15)的N极和S极贴合,内磁环(15)和螺母筒(13)用胶水粘连;推力筒(12)内腔安装有六个外磁环(14),外磁环(14)具有强磁性,相邻外磁环(14)的N极和S极贴个,外磁环(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俞海王义陇赵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