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8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梯,包括连接平台,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支撑梁上;斜支撑部,架设于两连接平台之间;卡托部,沿斜支撑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多组;及踩踏部,其为多个,沿斜支撑部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其中,踩踏部一一适配对应的卡放于卡托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能够轻松实现现场组装,使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前期预制加工及运输进场,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负担,方便在组装时的定位,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楼梯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加工预制及运输安装的装配式楼梯。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中楼梯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现有建筑领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内楼梯主要采用现浇或钢结构的方式进行建造,现浇楼梯的建造方式对模板、脚手架、原料及人力等资源消耗很大,并且因工人水平的参差不齐、模板拼接方式的不当或混凝土模板拼缝的不严等原因,极易造成楼梯施工缝处理不到位,踏步表面不方正,踏步缺角掉棱,踏步尺寸超标等质量问题,致使楼梯质量良莠不齐,施工进度缓慢,建设周期长;楼梯精度的误差,会给后续装修施工及验收带来一系列麻烦,另外,楼梯一般都是前期与毛坯房一起建造,后期如果房屋内增加楼梯,则是难上加难,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目前虽有少数的装配式楼梯,但均为整体预制构件,体积和重量大,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运输成本高,进场安装的难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工预制及运输安装的装配式楼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包括:连接平台,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支撑梁上;斜支撑部,架设于两所述连接平台之间;卡托部,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多组;及踩踏部,其为多个,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其中,所述踩踏部一一适配对应的卡放于所述卡托部上。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斜梁,以及固设于所述斜梁两端的连接板,两所述斜梁通过端部的所述连接板螺接固连于两所述连接平台之间。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卡托部均包括一对对称固定于两所述斜梁相对内侧面上的水平支撑块,所述水平支撑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具有一卡接凸块,每一所述踩踏部均对应架设于一组成对布设的水平支撑块上,在所述踩踏部的底面靠近两端处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凸块适配卡接的定位卡槽。进一步的,所述踩踏部的长度与两所述斜梁之间的间距一致。进一步的,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处的所述踩踏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在所述卡接凸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适配对应的第一连接盲孔,所述第一连接盲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当然,还可在每一所述踩踏部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盲孔,所述第二连接盲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两所述斜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盲孔适配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踩踏部包括架设于两所述斜梁之间的水平踏板,相邻两所述水平踏板之间通过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纵支板连为一体,所述纵支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纵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上层的所述水平踏板相连接,所述纵支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下层的所述水平踏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为设置于所述纵支板上边沿上的第一卡条,所述第二连接端为设置于所述纵支板下边沿上的第二卡条,在所述水平踏板的下表面靠近前边沿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适配卡接的第一卡槽,在所述水平踏板的上表面靠近后边沿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适配卡接的第二卡槽。进一步的,位于下层楼层的所述连接平台贴近所述水平踏板侧水平固设有卡托边条,所述卡托边条的断面呈L形结构,其纵向段与最下层水平踏板上的所述第二卡槽适配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纵支板的长度与所述水平踏板的长度一致。本技术优点在于由一对平行设置的斜梁构成的斜支撑部通过两端的连接板分别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连接平台螺接固连,轻松实现斜梁的架设,连接结实牢固,且便于斜梁的预制加工及分批运输至现场;另外,由水平踏板和纵支板拼接构成的踩踏部配合布设于斜支撑部上与踩踏部一一对应卡接的卡托部,能够轻松实现现场组装,使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前期预制加工及运输进场,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负担;同时卡托部还能起到定位作用,方便水平踏板和纵支板在组装时的定位,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斜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相邻两层水平踏板与纵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水平踏板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水平踏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包括:连接平台1、斜支撑部、卡托部及踩踏部;其中,连接平台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支撑梁2上;斜支撑部架设于两连接平台1之间;卡托部沿斜支撑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多组;踩踏部为多个,沿斜支撑部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同时踩踏部一一适配对应的卡放于卡托部上。具体的,如图2所示,斜支撑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斜梁3,以及固设于每一斜梁3两端的连接板4,两斜梁3通过端部的连接板4螺接固连于两连接平台1之间,轻松实现斜梁3的架设,连接结实牢固;如图3、4所示,每组卡托部均包括一对对称固定于两斜梁3相对内侧面上的水平支撑块5,每一水平支撑块5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具有一卡接凸块6。踩踏部的长度应与两斜梁3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具体包括架设于两斜梁3之间的水平踏板7,以及连接于相邻两水平踏板7之间的纵支板8;如图5-7所示,每一水平踏板7均对应的架设于一组成对布设的水平支撑块5上,且在水平踏板7的底面靠近两端处开设有与卡接凸块6适配卡接的定位卡槽9,卡接凸块6与定位卡槽9适配卡接的同时还能起到对水平踏板7定位的功能。纵支板8的长度应保持与水平踏板7的长度一致,其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纵支板8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上、下两层的水平踏板7相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可为设置于纵支板8上边沿上的第一卡条10,第二连接端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平台,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支撑梁上;/n斜支撑部,架设于两所述连接平台之间;/n卡托部,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多组;及/n踩踏部,其为多个,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其中,所述踩踏部一一适配对应的卡放于所述卡托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平台,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支撑梁上;
斜支撑部,架设于两所述连接平台之间;
卡托部,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多组;及
踩踏部,其为多个,沿所述斜支撑部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其中,所述踩踏部一一适配对应的卡放于所述卡托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斜梁,以及固设于所述斜梁两端的连接板,两所述斜梁通过端部的所述连接板螺接固连于两所述连接平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卡托部均包括一对对称固定于两所述斜梁相对内侧面上的水平支撑块,所述水平支撑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具有一卡接凸块,每一所述踩踏部均对应架设于一组成对布设的水平支撑块上,在所述踩踏部的底面靠近两端处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凸块适配卡接的定位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的长度与两所述斜梁之间的间距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楼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处的所述踩踏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在所述卡接凸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适配对应的第一连接盲孔,所述第一连接盲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昕阳冯红喜阮翔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