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4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埋件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垂直连接于基板上的支腿,多个支腿在基板上呈阵列排布,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部分设于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第一连接部沿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相应的支腿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部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其中两个第二连接部沿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的支腿的端部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连接结构与埋件连接,连接结构与主筋通过钢筋绑扎,避免埋件直接与主筋焊接而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埋埋件时,大多是直接把埋件的支腿焊接在主筋上。但是,主筋属于主要受力结构,将埋件腿与主筋焊接将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对于结构受力要求高的建筑物可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保证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所述埋件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上的支腿,多个所述支腿在所述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设于所述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应的所述支腿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钢筋与所述主筋绑扎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的所述支腿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钢筋与所述主筋绑扎连接。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设于所述阵列的四个侧边。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通过钢筋绑扎或焊接连接。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一卡接部,另一端为第二卡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卡接部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卡接部卡接。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沿所述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部。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应的所述支腿的端部焊接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的所述支腿的端部焊接连接。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钢筋制成;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钢筋制成。作为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型钢制成;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型钢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中,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分布于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第一连接部沿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相应的支腿的端部连接,同时第一连接部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将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分布于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保证埋件与主筋的稳定可靠连接,埋件及主筋的整体受力平衡,避免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类似地,其中两个第二连接部沿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的支腿的端部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沿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保证埋件与主筋的稳定可靠连接,埋件及主筋的整体受力平衡,避免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施工时,将连接结构先与埋件连接,再将连接结构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避免埋件直接与主筋焊接而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埋件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基板;2-支腿;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施工时,将连接结构先与埋件连接,再将连接结构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避免埋件直接与主筋焊接而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性更高。其中,如图1所示,该埋件包括基板1以及多个垂直连接于基板1上的支腿2,支腿2的一端与基板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结构连接。多个支腿2在基板1上呈阵列排布,例如,多个支腿2呈两行三列、三行五列排布等等。多个支腿2远离基板1的一端形成一个安装平面,连接结构位于该安装平面。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3和/或第二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3分别分布于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第一连接部3沿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3与相应的支腿2的端部连接,同时第一连接部3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将两个第一连接部3分别分布于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保证埋件与主筋的稳定可靠连接,埋件及主筋的整体受力平衡,避免影响主筋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类似地,参见图3,两个第二连接部4沿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第二连接部4与相应的支腿2的端部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4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4沿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保证埋件与主筋的稳定可靠连接,埋件及主筋的整体受力平衡,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所述埋件包括基板(1)以及多个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的支腿(2),多个所述支腿(2)在所述基板(1)上呈阵列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均设置有至少两个;/n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分设于所述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一连接部(3)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相应的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基板(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n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4)沿所述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4)与相应的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基板(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通过钢筋与所述主筋绑扎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所述埋件包括基板(1)以及多个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的支腿(2),多个所述支腿(2)在所述基板(1)上呈阵列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均设置有至少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分设于所述阵列的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一连接部(3)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相应的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基板(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通过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4)沿所述阵列的两个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4)与相应的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基板(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通过钢筋与所述主筋绑扎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分设于所述阵列的四个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端部通过钢筋绑扎或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件与主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为第一卡接部,另一端为第二卡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第一卡接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鹏梁学炎曹振兴汪涛文宇豪何俊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