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53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包括渗滤机构、输送机构及清洗机构,渗滤机构包括下水井、过滤板及底板,输送过滤板和底板均设置于下水井内,过滤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底板上贯设有下水口;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下水口连通;清洗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传动杆及套环,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套环套设于传动杆上,套环的外侧壁与下水井的内侧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做环向运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套环贴着下水井的内侧壁滑动,以对下水井的内侧壁进行清理。从而大大减少了清理下水井的工作量,消除了下水井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水井用于将地面雨水快速排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现有的下水井因长期滞留有少量污水,需要定期开井进行人工清理,工作量大且由于下水井往往位于公路上,在清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轻下水井清理的工作量、消除下水井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雨水排放装置。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包括:渗滤机构、输送机构及清洗机构,所述渗滤机构包括下水井、过滤板及底板,输送过滤板和所述底板均设置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贯设有下水口;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传动杆及套环,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与所述下水井的内侧壁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做环向运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套环贴着下水井的内侧壁滑动,以对下水井的内侧壁进行清理。从而大大减少了清理下水井的工作量,消除了下水井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渗滤机构、2-输送机构、3-清洗机构、11-下水井、12-过滤板、13-底板、131-下水口、14-截污篮、15-井盖、21-第一输水管、22-第二输水管、23-连接管、31-电机、32-转轴、321-滚珠、33-传动杆、34-套环、35-空心座、351-溢水口、36-环形槽、37-防水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包括渗滤机构1、输送机构2及清洗机构3。请参照图1,所述渗滤机构1包括下水井11、过滤板12及底板13,输送过滤板12和所述底板13均设置于所述下水井11内,所述过滤板12位于所述底板13的上方,所述底板13上贯设有下水口131。下水井11的内腔为圆柱形。请参照图1,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输水管21,所述第一输水管21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口131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21的另一端与雨水回收管网(未示出)连通,所述雨水回收管网用于道路旁绿植灌溉。请参照图1,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电机31、转轴32、传动杆33及套环34,所述传动杆3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套环34套设于所述传动杆33上,所述套环34的外侧壁与所述下水井11的内侧壁抵接。本实施例中,套环34由海绵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从而带动套环34沿着下水井11的内侧壁滑动,从而对下水井1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本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下雨时,雨水经过过滤板12过滤后到达底板13的上方,再通过下水口131进入第一输水管21内并用于道路旁绿植灌溉;当下水井11需要进行清理时,开启电机31,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从而带动套环34贴着下水井11的内侧壁滑动,从而对下水井1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述清洗机构3还包括空心座35,所述空心座35为圆柱形,所述空心座35固定于所述底板13上,所述空心座35的轴线与所述下水井11的轴线重合;所述电机31安装于所述空心座35的上方;所述转轴32与所述空心座35轴向平行;所述套环34的外侧壁的一端与下水井11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套环34的外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座35的外侧壁抵接。在使用时,套环34在空心座35与下水井11之间的环空内运动,从而可以对该环空区域全覆盖清洗。优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清洗机构3还包括环形槽36,所述环形槽36固定于所述底板13上;所述转轴32的下端安装有滚珠321,所述滚珠321设于所述环形槽36内。在使用时,转轴32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其下端的滚珠321在环形槽36内运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述电机31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罩37。本实施例中,防水罩37为穹顶形,防水罩37由防水材料制成,用于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到电机31上,本实施例中,防水罩37固定于过滤板12的下方。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述空心座35具有一容纳腔,所述空心座3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水口351;所述输送机构2还包括第二输水管22及若干个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与所述溢水口351一一对应,各个所述连接管23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溢水口351连接,各个所述连接管2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水管2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22的另一端与市政泄洪管道连通。在使用时,当下大到暴雨时,下水井11内的雨水来不及通过第一输水管21排出,水位不断上涨,当到达溢水口351的高度时,多余的水从溢水口351流入连接管23,再通过第二输水管22流入市政泄洪管道,从而及时将下水井11内的雨水排出。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述渗滤机构1还包括截污篮14,所述截污篮14设置于所述过滤板12的上方。截污篮14用于拦截较大的杂质,需要定期取出截污篮14的杂质。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述渗滤机构1还包括井盖15,所述井盖15用于盖合于所述下水井11上,所述井盖15贯设有若干个通孔(未示出),从而可以在盖合的状态下供雨水流入下水井11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图1和图2来对本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下小雨时,雨水经过过滤板12过滤后到达底板13的上方,再通过下水口131进入第一输水管21内并用于道路旁绿植灌溉,在下大雨时,下水井11内的雨水来不及通过第一输水管21排出,水位不断上涨,当到达溢水口351的高度时,多余的水从溢水口351流入连接管23,再通过第二输水管22流入市政泄洪管道,从而及时将下水井11内的雨水排出;当下水井11需要进行清理时,开启电机31,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从而带动套环34在空心座35与下水井11之间的环空内运动,从而对下水井1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机构、输送机构及清洗机构,/n所述渗滤机构包括下水井、过滤板及底板,输送过滤板和所述底板均设置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贯设有下水口;/n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口连通;/n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传动杆及套环,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与所述下水井的内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机构、输送机构及清洗机构,
所述渗滤机构包括下水井、过滤板及底板,输送过滤板和所述底板均设置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贯设有下水口;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口连通;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传动杆及套环,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与所述下水井的内侧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空心座,所述空心座为圆柱形,所述空心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空心座的轴线与所述下水井的轴线重合;
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空心座的上方;
所述转轴与所述空心座轴向平行;
所述套环的外侧壁的一端与下水井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套环的外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座的外侧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嫣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生绿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