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45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包括车轮、底座、连接板和卷扬机,车轮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扬机,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螺纹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环,连接杆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侧套接有钻头,钻头内壁设置有弹簧,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块,挤压块远离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临时结构拆除困难,支架不能根据个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耗费力气,加大了使用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
技术介绍
本支架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建筑楼房时搭起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会随着楼房的建成而被撤掉,但如今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如照相机的三脚架,医学领域用到的心脏支架等。在现阶段,在城市各类施工项目中,经常碰到跨越明渠、河流等的桥梁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一般采用支架法现浇的方式,但是当现浇梁浇筑完毕后,桥下形成封闭环境,作业空间有限,造成临时结构拆除困难,支架不能根据个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耗费力气,加大了使用难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临时结构拆除困难,支架不能根据个人的身高进行调整,耗费力气,加大了使用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包括车轮、底座、连接板和卷扬机,所述车轮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扬机,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连接杆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侧套接有钻头,所述钻头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支撑杆靠近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凸块,且凸块在支撑杆上均匀排布。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挤压块远离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所述挂环远离挤压块的一侧设置有手拉葫芦。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推杆远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推杆的靠近滑块的两侧设置有转轴。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挡块,且转轴和挡块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需要拆除该装置时,先将手拉葫芦在挂环上直接拆除,再通过挤压钻头,将弹簧变短,即弹簧就会收拢起来,此时,钻头就可以在第二圆孔中取出,此后转动套环,使得套环从螺纹上脱落下来,另一个侧面进行同样操作,此时再将连接杆从支撑杆中取出,整个支架就完全拆卸下来了;(2)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使用,特此在支撑杆上设置有推杆,且推杆通过滑块和支撑杆滑动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把手来实现推杆在支撑杆的上下位置,且支撑杆上设置有凸块,可以转动推杆上的挡块来和凸块卡和,放置推杆在支撑杆上脱落,从而实现可变动的推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把手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图3和图4,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包括车轮1、底座2、连接板3和卷扬机4,车轮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扬机4,连接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5,支架组件5包括连接杆501,连接杆50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502,螺纹502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环503,连接杆501套设有支撑杆504,支撑杆504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505,第一圆孔505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506,第二圆孔506内侧套接有钻头507,钻头507内壁设置有弹簧508,钻头507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块509,挤压块509远离钻头507的一侧设置有挂环5010,如图2和图3所示,需要拆除该装置时,先将手拉葫芦12在挂环5010上直接拆除,再通过挤压钻头507,将弹簧508变短,即弹簧508就会收拢起来,此时钻头507就可以在第二圆孔506中取出,此后转动套环503,使得套环503从螺纹502上脱落下来,另一个侧面进行同样操作,此时再将连接杆501从支撑杆504中取出,此过程没有使用螺栓,拆卸非常方便。在其中一条实施例中,支撑杆504的外表面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7,支撑杆504靠近把手7的一侧设置有凸块8,且凸块8在支撑杆504上均匀排布,挤压块509远离钻头507的一侧设置有挂环5010,挂环5010远离挤压块509的一侧设置有手拉葫芦12,如图1所示,推杆6是用于工作人员使用的,且高度可调节,推杆6在支撑杆504中滑动连接。为了防止推杆6掉落下来设有凸块8,可以防止推杆6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滑落。在其中一条实施例中,推杆6远离把手7的一侧设置有滑块9,推杆6的靠近滑块9的两侧设置有转轴10,如图1和图5所示,推杆6和支撑杆504是通过滑块9来实现滑动连接的,,再通过转轴10和凸块8卡和实现推杆6不能下滑,使用更加方便。在其中一条实施例中,转轴10的外表面设置有挡块11,且转轴10和挡块11转动连接,如图5所示,挡块11是可以在转轴10上转动的,将挡块11转动至外侧既可以和凸块8卡和,将挡块11转动至中间位置,推杆6即可以滑动,实现位置的调整。工作原理:需要拆除该装置时,先将手拉葫芦12在挂环5010上直接拆除,再通过挤压钻头507,将弹簧508变短,即弹簧508就会收拢起来,此时钻头507就可以在第二圆孔506中取出,此后转动套环503,使得套环503从螺纹502上脱落下来,另一个侧面进行同样操作,此时再将连接杆501从支撑杆504中取出,同样组装时,只需要将连接杆501插设在支撑杆504上,再将套环503套设在螺纹502上,然后通过挤压挤压块509,把弹簧508插入到第二圆孔506中实现连接,此过程不是用一个螺丝,实现了拆卸组装都很方便。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使用,特此在支撑杆504上设置有推杆6,且推杆6通过滑块9和支撑杆504滑动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把手7来实现推杆6在支撑杆504的上下位置,且支撑杆504上设置有凸块8,可以转动推杆6上的挡块11来和凸块8卡和,放置推杆6在支撑杆504上脱落,从而实现可变动的推杆6,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来变动推杆6的高低非常节省使用者的力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包括车轮、底座、连接板和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扬机,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连接杆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侧套接有钻头,所述钻头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包括车轮、底座、连接板和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卷扬机,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连接杆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侧套接有钻头,所述钻头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钻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桥下绕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增奎卓强熊星欣胡家新王森广王迪王昌裕花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