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9828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设备的接收端口读取队列深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外流控信息通过创建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在接收设备单独为源端口单独分配一组队列,可以解决实现精准的流量控制,而不会影响其他源端口的流量,适用于端口扩展及堆叠等跨板应用场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量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流量控制使网络能够提供无丢包的数据传输能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Inband流量控制有FC(FlowControl,流量控制)和PFC(Priority-baseFlowControl,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计数,都是基于Pause帧来实现的。当接收端出现流量拥塞时,触发Pause帧的发送,对端接收到Pause帧后,降低相应的流量发送,达到避免网络拥塞的目的。通过Pause帧进行流量控制有以下缺点:1、Pause帧属于Inband流量控制,会占用物理口带宽;2、在端口扩展以及stacking这种跨板应用场景中,跨板的流量会汇聚到板间互联口,再发送到对端,此时上述FC和PFC机制无法区分源端口的流量,导致流量控制无法工作。具体如下:参图1所示,Switch设备使用L2Switch设备来扩展端口数量,两个设备通过端口0互联。流1、流2、流3从L2Switch经过扩展口上送到主Switch设备,当端口3出现拥塞,按FC(或PFC)机制会触发Pause帧,发送到本设备的互联口,L2Switch从互联口上收到Pause帧,会暂停流量的发送,但是此时从L2Switch端口流出去的报文是汇聚的,会导致流1、流2、流3都会暂停发送,达不到精确流量控制的目的,原则上只需要暂停流1的发送。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设备的接收端口读取队列深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拥塞状态。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未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正常状态。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带外流控信息,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的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解析带外流控信息,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进行流量控制。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中,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进行流量控制具体为: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拥塞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停止该队列的调度;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拥塞状态变化为正常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恢复该队列的调度。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外流量控制设备,所述设备为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接收端口,用于读取队列深度;第一队列管理单元,用于对发送设备中的队列进行管理;第一流控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控单元还用于:若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拥塞状态。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控单元还用于:若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拥塞状态。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外流量控制设备,所述设备为接收设备,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第二流控单元,用于接收带外流控信息,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的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解析带外流控信息,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进行流量控制;第二队列管理单元,用于对接收设备中的队列进行管理;发送端口,用于发送接收设备中的队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控单元还用于: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拥塞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停止该队列的调度;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拥塞状态变化为正常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恢复该队列的调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带外流控信息通过创建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在接收设备单独为源端口单独分配一组队列,可以解决实现精准的流量控制,而不会影响其他源端口的流量,适用于端口扩展及堆叠等跨板应用场景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端口扩展应用场景中流量控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发送设备中带外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接收设备中带外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带外流量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发送设备中带外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接收设备中带外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设备的接收端口读取队列深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带外流控信息,带外流控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发送设备的接收端口读取队列深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n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n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的接收端口读取队列深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
若是,则设置接收端口状态为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
若否,则判断当前端口状态是否为拥塞状态,如果为拥塞状态,清除接收端口的拥塞状态并配置带外流控信息后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拥塞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达到流量控制的触发条件,将带外流控信息中的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配置为正常状态。


4.一种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带外流控信息,带外流控信息包括接收设备的队列信息与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之间的映射表;
解析带外流控信息,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
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进行流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根据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进行流量控制具体为:
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拥塞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停止该队列的调度;
若发送设备接收端口状态由拥塞状态变化为正常状态,则获取对应的接收设备队列信息,并恢复该队列的调度。


6.一种带外流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接收端口,用于读取队列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苏良麻孝强赵茂聪
申请(专利权)人: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