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22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属于玻璃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刀架,刀架内部嵌入固定有刀体,刀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刀架左端开口设置有连接孔,刀架右侧开口设置有螺孔,螺孔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螺钉,且刀架与刀体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相连接,刀架右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刀片槽,刀片槽右侧开口处开口设置有卡槽,刀片槽内部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之间呈对称设置,滑动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榫杆。该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设置有刀片槽,通过向右向上开放式开口的刀片槽放置刀体,使得刀体进行更换时无需将刀架移动一定空间即可使得刀体从向上开口处倾斜取出,大大提高了刀体更换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加工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断丝刀。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玻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需将原料利用拉丝机将原料加工成丝状,最后使得单根的原丝再进一步的加工成完整的玻璃纤维成品,同时在现有的拉丝机拉丝过程中单丝需利用专门的刀具对单丝进行切断,使得单丝均为规定长度,但是现有的切割单丝的刀具在切割单丝过程中,由于玻璃纤维原料的特性对刀具的刀刃部位具造成较大的磨损,使得刀具需要经常性的更换,但每一次的更换刀具都操作步骤繁琐且耗费较大的人力,大大的影响原丝的生产效率,。因而在专利号CN201820600526.7的专利提供了名为组合式可拆卸玻璃纤维断丝刀,用于拉丝机机头端盖的玻璃纤维切割,包括刀柄、刀片、刀架、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包括内安装端和外安装端,所述外安装端的背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刀柄上开有凹槽,刀架的内安装端固定在刀柄的凹槽内,外安装端与刀片、夹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刀片、夹板卡接在限位槽内,刀片位于刀架与夹板之间。此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拆卸方便,刀子损坏后仅需更换刀片即可,加工成本降低。刀片用刀架包裹,对玻璃纤维拉丝机机头端盖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机头端盖磨损,降低机头端盖备件消耗量,但是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刀片与刀架之间的拆装需将刀片滑出刀架才可实现刀片的更换,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取出刀片,其次刀片放置在刀架内部后需立即用螺栓将其固定,否则容易掉落造成刀刃部位的损伤。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玻璃纤维断丝刀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包括刀架,所述刀架内部嵌入固定有刀体,所述刀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刀架左端开口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刀架右侧开口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螺钉,且刀架与刀体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相连接,所述刀架右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右侧开口处开口设置有卡槽,所述刀片槽内部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榫杆,所述夹持板中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杆,且固定销杆与刀体之间呈贯穿设置,所述刀体左侧开口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刀体中部开口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刀体上方右侧打磨设置有刀刃,所述刀体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定位槽孔,且定位槽孔与滑动榫杆之间呈同一水平线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刀片槽呈向右向上开放式开口设置,且刀片槽内壁与刀体外壁呈贴合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榫杆与滑动槽设有弹簧相连接,且滑动榫杆末端以及定位槽孔二者均呈半球状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槽长度为夹持板长度的1/4,且卡槽内壁与夹持板连接处呈紧密贴合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螺钉与固定销杆二者均为内六角螺丝钉,且固定螺钉与固定销杆二者表面均不高于刀架和夹持板表面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孔径与固定销杆直径呈配套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孔径与固定螺钉直径呈配套设置。有益效果:1、该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设置有刀片槽,通过向右向上开放式开口的刀片槽放置刀体,使得刀体进行更换时无需将刀架移动一定空间即可使得刀体从向上开口处倾斜取出,大大提高了刀体更换的便利性。2、设置滑动榫杆,当刀体卡入刀片槽内后,滑动榫杆在弹簧的挤压下嵌入至定位槽孔处卡入对刀体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刀体卡入刀片槽内后无需立即安装螺栓立刻实现暂时性的固定,从而减少刀体更换的人力投入,提高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刀体平面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刀架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中:1-刀架;101-连接孔;102-螺孔;103-固定螺钉;104-刀片槽;105-卡槽;106-滑动槽;107-滑动榫杆;2-夹持板;201-固定销杆;3-刀体;301-刀刃;302-第一通孔;303-第二通孔;303-定位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包括刀架1、连接孔101、螺孔102、固定螺钉103、刀片槽104、卡槽105、滑动槽106、滑动榫杆107、夹持板2、固定销杆201、刀体3、刀刃301、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303和定位槽孔304,刀架1内部嵌入固定有刀体3,刀体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刀架1左端开口设置有连接孔101,刀架1右侧开口设置有螺孔102,螺孔102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螺钉103,且刀架1与刀体3之间通过固定螺钉103相连接,刀架1右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刀片槽104,刀片槽104右侧开口处开口设置有卡槽105,刀片槽104内部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滑动槽106,且滑动槽106之间呈对称设置,滑动槽106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榫杆107,夹持板2中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杆201,且固定销杆201与刀体3之间呈贯穿设置,刀体3左侧开口设置有第二通孔303,刀体3中部开口设置有第一通孔302,刀体3上方右侧打磨设置有刀刃301,刀体3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定位槽孔304,且定位槽孔304与滑动榫杆107之间呈同一水平线设置。本实施例中,刀片槽104呈向右向上开放式开口设置,且刀片槽104内壁与刀体3外壁呈贴合设置,通过向右向上开放式开口的刀片槽104放置刀体3,使得刀体3进行更换时无需将刀架1移动一定空间即可使得刀体3从向上开口处倾斜取出,大大提高了刀体3更换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滑动榫杆107与滑动槽106设有弹簧相连接,且滑动榫杆107末端以及定位槽孔304二者均呈半球状设置,当刀体3卡入刀片槽104内后,滑动榫杆107在弹簧的挤压下嵌入至定位槽孔304处卡入对刀体3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刀体3卡入刀片槽104内后无需立即安装螺栓立刻实现暂时性的固定,从而减少刀体3更换的人力投入,提高便利性。本实施例中,卡槽105长度为夹持板2长度的1/4,且卡槽105内壁与夹持板2连接处呈紧密贴合设置,使得夹持板2卡入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包括刀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内部嵌入固定有刀体(3),所述刀体(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所述刀架(1)左端开口设置有连接孔(101),所述刀架(1)右侧开口设置有螺孔(102),所述螺孔(102)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螺钉(103),且刀架(1)与刀体(3)之间通过固定螺钉(103)相连接,所述刀架(1)右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刀片槽(104),所述刀片槽(104)右侧开口处开口设置有卡槽(105),所述刀片槽(104)内部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滑动槽(106),且滑动槽(106)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槽(106)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榫杆(107),所述夹持板(2)中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杆(201),且固定销杆(201)与刀体(3)之间呈贯穿设置,所述刀体(3)左侧开口设置有第二通孔(303),所述刀体(3)中部开口设置有第一通孔(302),所述刀体(3)上方右侧打磨设置有刀刃(301),所述刀体(3)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定位槽孔(304),且定位槽孔(304)与滑动榫杆(107)之间呈同一水平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玻璃纤维断丝刀,包括刀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内部嵌入固定有刀体(3),所述刀体(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所述刀架(1)左端开口设置有连接孔(101),所述刀架(1)右侧开口设置有螺孔(102),所述螺孔(102)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螺钉(103),且刀架(1)与刀体(3)之间通过固定螺钉(103)相连接,所述刀架(1)右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刀片槽(104),所述刀片槽(104)右侧开口处开口设置有卡槽(105),所述刀片槽(104)内部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有滑动槽(106),且滑动槽(106)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槽(106)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榫杆(107),所述夹持板(2)中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杆(201),且固定销杆(201)与刀体(3)之间呈贯穿设置,所述刀体(3)左侧开口设置有第二通孔(303),所述刀体(3)中部开口设置有第一通孔(302),所述刀体(3)上方右侧打磨设置有刀刃(301),所述刀体(3)前后两侧均开口设置定位槽孔(304),且定位槽孔(304)与滑动榫杆(107)之间呈同一水平线设置。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娇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崇康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