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222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包括:水冷设备,位于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水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冷设备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控制器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窑炉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玻璃纤维窑炉生产过程中,投料口温度高、热震强,投料设备及冷却设备因冷却水调节方式过于单一化,经常会出现冷却过度或不足的现象,导致其设备故障率较高。因此,一种高效、精准的玻璃窑炉投料口自动控制冷却装置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通过感测循环水温来自动控制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循环,从而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冷却设备温度,不仅能更有效的保护设备,并可将冷却水循环利用,以达到更经济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包括:水冷设备,位于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水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冷设备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控制器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设备为能够套装于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循环冷却水。进一步地,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在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具有开口。进一步地,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形挡水板,以使得进入所述水冷设备的冷却水沿着所述螺旋形挡水板循环流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部包括PLC控制器和智能仪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智能仪表电气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智能仪表电气连接至所述控制阀。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循环水处理器。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阀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进一步设置压力报警器。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却塔设备。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塔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直接相通,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经由所述冷却塔设备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相通,所述电动三通阀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设备采用开式冷却塔。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的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的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包括:水冷设备,位于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水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冷设备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控制器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设备为能够套装于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循环冷却水。进一步地,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在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具有开口。进一步地,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形挡水板,以使得进入所述水冷设备的冷却水沿着所述螺旋形挡水板循环流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部包括PLC控制器和智能仪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智能仪表电气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智能仪表电气连接至所述控制阀。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循环水处理器。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阀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进一步设置压力报警器。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却塔设备。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塔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直接相通,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经由所述冷却塔设备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器相通,所述电动三通阀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设备采用开式冷却塔。具体地,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包括:水冷设备1,位于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水循环管道8,两端分别与水冷设备1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水冷设备1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例如,可以安装成邻近水冷设备1的出水口;控制器部,与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控制阀5,安装在水冷设备1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控制器部电气连接。关于水冷设备1的具体结构以及其相对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安装位置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水冷设备1可以是缠绕投料口的水管,或者水冷设备1可以设置成与投料口部分表面接触,从而进行热交换。优选地,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可以将水冷设备1设置成能够套装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双层结构(参见图2A),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循环冷却水,外部套装于玻璃纤维窑炉投料机出口,并随之升入窑炉,以保护投料机前端设备。虽然图2A中仅示出了水冷设备1的截面为圆环状,但是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投料口的截面形状具体设置。关于水冷设备1的尺寸,可以根据投料口的大小灵活设置。在具体实例中,水冷设备1的材质可以选用SUS310。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冷却水能够充满整个设备,以提高循环冷却水利用率,如图2A和图2B所示,可以在水冷设备1的双层结构的内部,在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板11,挡水板11具有开口12。优选地,也可以在水冷设备1的双层结构的内部设置螺旋形挡水板,以使得进入水冷设备1的冷却水沿着螺旋形挡水板循环流动。具体地,螺旋形挡水板的起始位置可以位于水冷设备1的入水口处,其截止位置位于水冷设备1的出水口处,从而当冷却水从水冷设备1的入水口处进入后,沿着螺旋形挡水板循环流动,并从出水口流出。通过设置螺旋形挡水板,提高了冷却水循环效率,并且提高了整体散热效率。关于控制器部,其可以采用PLC控制器,通过该PLC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2的温度讯号,经过比较计算后,PLC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控制阀5,以调节控制阀开度,控制阀5接收到相应调节讯号好执行相应调节动作对流入水冷设备1的水流大小进行调控。优选地,如图1所示,控制器部可以包括PLC控制器3和智能仪表4,其中,PLC控制器3与智能仪表4电气连接,温度传感器2电气连接至PLC控制器3,智能仪表4电气连接至控制阀5。在该实施方式中,PLC控制器3通过智能仪表4来对控制阀5进行调控。具体地,温度传感器2可以将探测到的循环冷却水的温度讯号传送至PLC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包括:/n水冷设备,位于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n冷却水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冷设备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n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n控制器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n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窑炉投料口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包括:
水冷设备,位于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处,用于通过冷却水对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进行冷却降温;
冷却水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冷设备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后端冷却水循环管道上;
控制器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
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水冷设备的前端冷却水循环水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部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设备为能够套装于所述玻璃窑炉投料口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循环冷却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在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具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形挡水板,以使得进入所述水冷设备的冷却水沿着所述螺旋形挡水板循环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佑
申请(专利权)人:台嘉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