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816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缺氧区、三级好氧区组成的三级AO生物反应池和二沉池。厌氧池、二级缺氧区的污水来自于污水与处理设施。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每级曝气管均连接主曝气管,好氧区的末端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溶解氧浓度测定探头,二沉池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连接厌氧池前端污泥注入口。三级好氧池末端设置污泥回流至一级缺氧池前端。三级AO系统具有较强的反硝化能力,与厌氧/缺氧填料相结合,提高系统对TN降解能力,适合低C/N比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厌氧/缺氧填料强化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出水标准要求的提高,市政污水处理厂(站)来水C/N比较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站)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而国家近几年又不断在总氮排放标准上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了总氮排放要求。现有市政污水处理厂(站)主导工艺基本采用AAO、SBR或者氧化沟等工艺。这些工艺虽然在去除有机物和氨氮方面效果较好,但是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总氮的处理效果面来面对愈加严格的总氮排放要求。目前在我国污水厂(站)中,虽然AO和基于AO基础上发展的一些新工艺都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但仍存在着如硝化菌增值速度较慢且浓度较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缺陷。污水脱氮技术可以分为生化法和物化法。物化法有物化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等,但物化法不包括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和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通常只能去除氨氮,同时由于物化法普遍存在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适应范围较小的问题,难以在较大规模的市政污水处理中推广应用。所以,生物脱氮法在污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生物脱氮系统中,不但可以去除有机物,还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通过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最终从污水中去除,具有脱氮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耗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应用较多的污水处理脱氮工艺包括AO前置反硝化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变形工艺、MBR工艺等,但受限于回流比、C/N比、微生物菌群等,上述工艺对于低C/N比污水总氮的去除效率较低(70-80%),因此并未达到理想的无害化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工艺问题,提供一种厌氧/缺氧填料强化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工艺系统,利用有限的反应池容积,投加厌氧填料,增大厌氧池、一级缺氧池的有效容积。分段进水的工艺,提高进水碳源利用效果,增大总氮处理效果,可节省投加碳源或者部分投加碳源,降低运行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缺氧填料强化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通的厌氧池、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缺氧区和三级好氧区之间组成三级AO生物反应池;厌氧池、二级缺氧区的污水注入口分别通过泵连接污水总管。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每级曝气管路各通过橡胶软管连接主曝气管,每级单独的好氧区的主曝气管上设置有独立阀门,用以独立控制曝气量。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末端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溶解氧浓度测定探头,二沉池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连接厌氧池前端污泥注入口。三级好氧池的末端设置有污泥回流至一级缺氧池前端。在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投加厌氧填料。进一步地,原水经过污水调节桶由泵打入系统中,系统中所有水流均为折流。进一步地,污水分两点进入生化反应池,充分利用污水中碳源,为各级反硝化提供高效可利用的优质碳源。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均由曝气泵连着至总曝气管道,每个曝气管道均有独立阀门控制曝气量。一级好氧区溶解氧浓度范围在1.0-2.0mg/L、二级好氧区溶解氧浓度范围在1.5-3.0mg/L、三级好氧区溶解氧浓度范围在1.0-2.0mg/L。进一步地,所述的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三级缺氧区内分别各设置搅拌器,且每个搅拌器的搅拌转速相同。进一步地,一级缺氧区出水口设置滤网拦截填料,防止进入下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拦截滤网底部设置微量曝气装置,防止填料堵塞滤网,发生溢流。利用上述系统进行的一种厌氧填料和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先投加体积为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体容积40%-60%的厌氧填料;S2连续向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中进水,完成厌氧填料的挂膜;S3定时取水样检测,待硝化启动完成后即完成活性污泥系统的构建;S4通过调节进水泵控制部分进水与二沉池经污泥回流管道回流的污泥分别进入厌氧池搅拌混合,而其余进水进入二级缺氧池,待污水经三级AO反应池完成反硝化和硝化反应;S5好氧池反应后的出水自流至二沉池完成泥水分离,出水达标外排或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期间定时取水样检测,根据实际处理效果逐步提高进水量直至设计水量;S6进水量达到设计水量后,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实际处理效果,通过调节进水流量分配、污泥回流比、污泥龄和溶解氧等参数进行整体运行的优化。S7厌氧池、一级缺氧池投加厌氧填料,厌氧填料填充率为40%-60%,在搅拌的作用下,厌氧填料呈悬浮态均匀分布于池内,使生物膜均匀着床,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生化池,因此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反硝化效果高于未投加厌氧填料的池体。所述污泥回流比为100-200%,内回流混合液回流比为100%—150%。所述填料悬浮于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内,填料为轻质厌氧填料为软性或硬性,填料填充率为40%-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法利用三级AO和厌氧填料两种工艺的特点,采用分级反硝化方式,节省能耗的同时可获得更高的反硝化率,即脱氮效率。2、本方法系统平均污泥浓度提高:由于污水分段进入缺氧池,回流污泥的稀释被推迟,从空间上形成污泥浓度梯度,前段污泥浓度较高,可在局部空间形成高污泥浓度、低底物浓度,降低污泥负荷,减少池体总容积,节省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厌氧/缺氧填料强化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工艺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图中:1:厌氧池2:一级缺氧池3:一级好氧池4:二级缺氧池5:二级好氧池6:三级缺氧池7:三级好氧池8:连接管9:二沉池10:污水流出口11:污泥排出口12:污泥回流管13:内回流管14:空气总管151:一级好氧池曝气调节阀152:二级好氧池曝气调节阀153:二级好氧池曝气调节阀16:污水总管171:厌氧池进水泵172:二级缺氧池进水泵18:厌氧填料19:三级AO反应池20:溶解氧探头21:填料滤网22:微量曝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利用本工艺实现低C/N比污水脱氮的目的,具体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厌氧/缺氧填料强化分段进水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工艺系统,包括有三级AO生物反应池19,以及通过连接管8与所述三级AO生物反应池19的污水流出端相连的二沉池9;所述的三级AO生物反应池19包括有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一级缺氧池2、一级好氧池3、二级缺氧池4、二级好氧池5、三级缺氧池6和三级好氧池7。其中,三级进水点根据处理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流量分配策略,即所述的厌氧池1通过厌氧池进水泵171连接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通的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缺氧区和三级好氧区之间组成三级AO生物反应池;厌氧池、二级缺氧区分别设有污水注入口;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每级曝气管路均连接主曝气管,每级单独的好氧区的主曝气管上设置有独立阀门,用以独立控制曝气量;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末端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溶解氧浓度测定探头,二沉池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连接厌氧池前端污泥注入口;三级好氧池的末端设置有污泥回流至一级缺氧池前端;整个系统在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投加轻质厌氧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通的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缺氧区和三级好氧区之间组成三级AO生物反应池;厌氧池、二级缺氧区分别设有污水注入口;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每级曝气管路均连接主曝气管,每级单独的好氧区的主曝气管上设置有独立阀门,用以独立控制曝气量;一级好氧区、二级好氧区、三级好氧区的末端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溶解氧浓度测定探头,二沉池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连接厌氧池前端污泥注入口;三级好氧池的末端设置有污泥回流至一级缺氧池前端;整个系统在厌氧池和一级缺氧池投加轻质厌氧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强化三级AO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分两点进入生化反应池,利用污水中碳源,为各级反硝化提供碳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之淇关春雨史彦伟薛晓飞王志强张建星刘伟航张新荣李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