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809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的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S2,将石墨烯和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S3,将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S4,将上述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且成本方面低廉,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磷酸铁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等富锂材料。随着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应用领域的迅速拓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并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放电性能及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于我国装备制造和动能转换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其他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所形成的电池具有显著的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突出优势,在锂离子电池市场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具有较高的容量(理论比容量170mAh/g)、无毒、价廉、在充放电状态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小的吸湿性和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等优势,尤其适宜用作锂离子大功率动力电源。因此,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看,开发LiFePO4正极材料,将使锂离子电池突破目前的存储容量和电能极限,进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大型化(电动车辆、电动工具及分散式电网调峰)、小型化(3G时代多功能化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微型化(半导体器件、微型装置、薄膜电池)发展,最终成为电池行业的分水岭。为此,LiFePO4正极材料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磷酸铁锂的离子传导率和电子传导率比较低,只适合在小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高倍率充放电是比容量降低,这些短板阻碍了该材料在更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针对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固有的不足,国内外研究开发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来提高磷酸铁锂的导电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改性为在铁离子所在位点进行钠离子掺杂,可以大幅度同时提升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另一种被方法采用的改性策略是在磷酸铁锂中引入导电性极其优良且商业化成本较低的碳组分,具体实施方法有石墨烯包覆、三维碳负载、多孔碳骨架链接等,均起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虽然现阶段已经开发了不少的改性方法,但是所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在导电性能和生产成本方面还不能满足产业化方面的需求。如何提供一种倍率放电等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磷酸铁锂,是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且成本方面低廉,性价比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S3,将步骤S2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S4,将步骤S3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锂源为碳酸锂、磷酸二氢锂、草酸锂、一水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磷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磷酸二氢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铁源为铁粉、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温度为300-400℃,2-3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石墨烯和磷酸铁锂半成品质量比为2-6:1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研磨转速为6000-1000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6-10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喷雾干燥参数为:温度100-180℃,干燥时长为5-10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加热处理为200-300℃,2-5h;高温煅烧的温度为800-1200℃,煅烧时间为2-5小时。本专利技术以廉价易得的铁粉、磷酸二氢铵、碳酸锂和石墨烯通过研磨、喷雾干燥、加热以及粉碎细化后煅烧处理,制备出石墨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石墨烯的包覆有效地控制晶粒的生长,材料内部晶粒有序排列,堆积较为密实,维持了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加快了复合材料的电子迁移速率,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实现、环保无污染、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酸锂、铁粉和磷酸二氢铵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煅烧温度为300℃,时间为3h,经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其中,石墨烯和磷酸铁锂半成品质量比为2:100;研磨转速为600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10h;S3,将步骤S2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所述喷雾干燥参数为:温度100℃,干燥时长为10小时;S4,将步骤S3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所述加热处理为200℃,5h;高温煅烧的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5小时。实施例2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磷酸二氢锂、四氧化三铁和磷酸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煅烧温度为400℃,时间为2h,经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其中,石墨烯和磷酸铁锂半成品质量比为6:100;研磨转速为1000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6h;S3,将步骤S2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所述喷雾干燥参数为:温度180℃,干燥时长为5小时;S4,将步骤S3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所述加热处理为300℃,2h;高温煅烧的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2小时。实施例3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草酸锂、铁粉和磷酸二氢锂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煅烧温度为350℃,时间为2.5h,经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其中,石墨烯和磷酸铁锂半成品质量比为4:100;研磨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n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nS3,将步骤S2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nS4,将步骤S3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锂:铁:磷:摩尔比为1:1:1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水中,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后得到浆料,所得浆料干燥并煅烧后得到磷酸铁锂半成品;
S2,将石墨烯和步骤S1得到的磷酸铁锂半成品进行研磨,得到正极材料;
S3,将步骤S2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固化定型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
S4,将步骤S3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加热处理,接着进行粉碎细化,最后再进行煅烧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锂源为碳酸锂、磷酸二氢锂、草酸锂、一水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磷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磷酸二氢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包覆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春范本立龙太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