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死区面积的激光划线方法及其钙钛矿电池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降低死区面积的激光划线方法及其钙钛矿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如今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可持续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太阳能因其清洁环保成为研究的热点,太阳能电池是对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电池因为快速增长的转换效率,优异的器件性能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质吸引着人们广泛研究,最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达到了25.2%,已经媲美传统的硅基电池。钙钛矿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尝试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后,因为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商业价值巨大,从此大放异彩。近年,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力争早日实现商业化量产,而量产就需要钙钛矿电池在借鉴其他薄膜电池生产工艺之外,逐步摸索适合自身的生产工艺。目前钙钛矿电池组件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常用的P1、P2、P3激光刻线方式来实现电池的串并联连接,该刻线方式会产生电池死去,减少电池的受光面积。为了实现钙钛矿电池组件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死区面积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玻璃(106),导电玻璃(106)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导电块(108),导电块(108)之间填充有钙钛矿层(104),导电块(108)上设有核心块(109),核心块(109)的侧壁上设有氮化硅壁,核心块(109)上部及氮化硅壁之间设有金属电极(401);导电块(108)由下至上包括导电层(105)和氧化镍层(107);核心块(109)由下至上包括钙钛矿层(104)和电荷传输层(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死区面积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玻璃(106),导电玻璃(106)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导电块(108),导电块(108)之间填充有钙钛矿层(104),导电块(108)上设有核心块(109),核心块(109)的侧壁上设有氮化硅壁,核心块(109)上部及氮化硅壁之间设有金属电极(401);导电块(108)由下至上包括导电层(105)和氧化镍层(107);核心块(109)由下至上包括钙钛矿层(104)和电荷传输层(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层(201)的厚度为400~420nm;所述金属电极层(401)的厚度最大为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401)的厚度为25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401)由铝、铜、银或金制备而成;所述导电玻璃(106)为ITO玻璃或FTO玻璃;所述电荷传输层(103)为富勒烯C60;所述钙钛矿电池结构为正式钙钛矿电池结构或反式钙钛矿电池结构。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钙钛矿电池结构的激光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导电玻璃(106)上设有导电层(105),在导电层(105)上沉积氧化镍(107),之后进行激光P1刻线,从氧化镍层(107)刻至导电层(105),直至裸露导电玻璃(106),使得导电玻璃(106)上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导电块(108),若干个导电块(108)之间具有第一刻线槽(102);
步骤2)在步骤1)P1刻线后的导电块(108)和第一刻线槽(102)上制备钙钛矿层(104),之后在钙钛矿层(104)上沉积电荷传输层(103),然后进行激光P2刻线,从电荷传输层(103)刻至钙钛矿层(104),直至导电块上的氧化镍层(107)裸露,使得氧化镍层(107)上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核心块(109),若干个核心块(109)之间具有第二刻线槽(101);
步骤3)在步骤2)P2刻线后的核心块(109)和第二刻线槽(101)上沉积氮化硅层(201),之后在氮化硅层(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赵志国,秦校军,熊继光,王百月,刘家梁,刘娜,赵东明,肖平,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