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底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4133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聚酰亚胺作为柔性基底,器件从ITO透明电极面入光。柔性电池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聚酰亚胺柔性基底、ITO电极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缓冲层和透明电极。电子传输层材料为S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底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聚酰亚胺基底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可持续、环境友好型能源备受关注,其中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当前,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传统的硅电池相对来说成本过高,染料敏化电池在制备技术上有很多限制,而有机太阳能电池虽然电池结构简单但是稳定性极差,所以它们在工业化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第一次报道以来,以其超低成本溶液法制备工艺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能量转换效率由最初的3.8%提升到了24.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电池的效率极有可能超过目前发展成熟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最初的需要一层多孔层支架再到后来可以直接做成薄膜电池,在工业化生产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同时,采用的旋转涂布溶液法工艺与卷对卷大批量制备方法兼容,也为产业化做了极好的铺垫。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聚酰亚胺基底、ITO电极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缓冲层和透明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聚酰亚胺基底、ITO电极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缓冲层和透明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基底厚度为50-250μm;所述ITO电极层厚度为2-5μm;所述电子传输层厚度为5-50nm;所述钙钛矿吸光层厚度为300-500nm;所述空穴传输层厚度为50-300nm;所述缓冲层厚度为5-50nm;所述透明电极厚度为100-3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SnO2、TiO2或ZnO;
所述钙钛矿吸光层的材料为CH3NH3PbI3、CH3NH3PbI3-xClx、(FAPbI3)1-x(MAPbBr3)x、(CsFAMA)PbI3-xBrx或(CsFAMA)PbI3-xClx;
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Spiro-OMeTAD、PTAA、或PEDOT:PSS;
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NPB、MoOx或NiOx;
所述透明电极的材料为ITO。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聚酰亚胺基底进行前处理;在前处理后的聚酰亚胺基底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ITO电极层;
(2)在ITO电极层之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电子传输层;
(3)在电子传输层之上采用真空蒸发法制备钙钛矿吸光层;
(4)在钙钛矿吸光层之上采用溶液法制备空穴传输层;
(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生忠王立坤杜敏永王辉曹越先王开焦玉骁段连杰孙友名姜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