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2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收放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轮盘机构,包括凸轮盘和收放卷盘;内胀紧头,若干所述内胀紧头分布在所述收放卷盘内侧,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内胀紧头上设置有随动凸轮;所述随动凸轮贯穿所述凸轮盘和所述收放卷盘;所述动力装置转动所述凸轮盘,使得所述凸轮盘内部设置的位移槽相对于所述随动凸轮位移,带动所述内胀紧头在所述收放卷盘内部设置的直线导轨内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采用内胀紧头与轮盘机构相配合,根据实际收放卷情况来调节内胀紧头在轮盘机构上的伸缩状态,提高收放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收放卷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
技术介绍
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设备、交通运输以及隐形武器等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纤维不但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以及自润滑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还具有纤维的柔性和可编织性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碳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通常会将碳纤维与别的材质的板材或材料复合,从而达到增强性能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在针对较大尺寸的碳纤维材料收放卷时,往往因收卷困难而导致收放卷过程缓慢,效率低下。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采用内胀紧头与轮盘机构相配合,根据实际收放卷情况来调节内胀紧头在轮盘机构上的伸缩状态,提高收放卷效率,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采用内胀紧头与轮盘机构相配合,根据实际收放卷情况来调节内胀紧头在轮盘机构上的伸缩状态,提高收放卷效率,极具实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包括:轮盘机构,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凸轮盘和收放卷盘;内胀紧头,若干所述内胀紧头分布在所述收放卷盘内侧,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其中,所述内胀紧头上设置有随动凸轮;所述随动凸轮贯穿所述凸轮盘和所述收放卷盘;所述动力装置转动所述凸轮盘,使得所述凸轮盘内部设置的位移槽相对于所述随动凸轮位移,带动所述内胀紧头在所述收放卷盘内部设置的直线导轨内伸缩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槽为弧形槽口结构,首尾具有一定梯度差。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位移槽对应设置,由所述随动凸轮一并穿过。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收放卷盘上,与所述随动凸轮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回转支撑轮;若干所述回转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收放卷盘上,对所述凸轮盘进行限位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内胀紧头分为收卷和放卷两个工作状态;在收卷工作状态下,所述内胀紧头在所述直线导轨内外伸;在放卷工作状态下,所述内胀紧头在所述直线导轨内回缩。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内胀紧头与轮盘机构相配合,根据实际收放卷情况来调节内胀紧头在轮盘机构上的伸缩状态,提高收放卷效率,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的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收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放卷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轮盘机构1、内胀紧头2、气缸3、回转支撑轮4、凸轮盘11、收放卷盘12、随动凸轮21、位移槽111和直线导轨1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轮盘机构1,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凸轮盘11和收放卷盘12;内胀紧头2,若干所述内胀紧头2分布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侧,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其中,所述内胀紧头2上设置有随动凸轮21;所述随动凸轮21贯穿所述凸轮盘11和所述收放卷盘12;所述动力装置转动所述凸轮盘11,使得所述凸轮盘11内部设置的位移槽111相对于所述随动凸轮21位移,带动所述内胀紧头2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部设置的直线导轨121内伸缩运动。具体的,在动力装置推动下凸轮盘11发生旋转,旋转过程中随动凸轮21在凸轮盘11的位移槽111内发生移动。凸轮盘11转动的极限位置即内胀紧头2的伸缩的极限位置。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位移槽111为弧形槽口结构,首尾具有一定梯度差。具体的,位移槽111可以设置为首尾有一定梯度差的弧形槽口结构,当放卷时,动力装置转动凸轮盘11,使得随动凸轮21位移至位移槽111的最低处,当收卷时,动力装置转动凸轮盘11,使得随动凸轮21位移至位移槽111的最高处。并且位移槽111的弧形的圆心与凸轮盘11的回转中心同位置。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直线导轨121与所述位移槽111对应设置,由所述随动凸轮21一并穿过。具体的,当随动凸轮21位于位移槽111的最低处时,内胀紧头2受随动凸轮21带动,也位于直线导轨121最低处,加快放卷效率;当随动凸轮21位于位移槽111的最高处时,内胀紧头2受随动凸轮21带动,也位于直线导轨121最高处,进行胀紧,使得收卷更加稳定。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3;所述气缸3固定在所述收放卷盘12上,与所述随动凸轮21连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还包括回转支撑轮4;若干所述回转支撑轮4设置在所述收放卷盘12上,对所述凸轮盘11进行限位支撑。具体的,在收放卷盘12上设置若干回转支撑轮4,使得凸轮盘11在受气缸3作用转动时,始终不偏离旋转中心,提高了稳定性。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内胀紧头2分为收卷和放卷两个工作状态;在收卷工作状态下,所述内胀紧头2在所述直线导轨121内外伸;在放卷工作状态下,所述内胀紧头2在所述直线导轨121内回缩。具体的,当此机构用于板材收卷时,每个气缸3均回缩,此时内胀紧头2位于伸出最大位置,由于此段位移槽111与回转中心同心,因此收卷过程中板材无论内胀紧头2施加多大的压力,随动凸轮21也不会在位移槽111内发生移动,即内胀紧头2不会在板材的压力下发生回缩现象。收卷完毕后,气缸3伸出,此时内胀紧头2缩回,收卷完成的板材可拿出设备。当此机构用于板材放卷时,每个气缸3均伸出,先将内胀紧头2缩回,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盘机构(1),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凸轮盘(11)和收放卷盘(12);/n内胀紧头(2),若干所述内胀紧头(2)分布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侧,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n其中,所述内胀紧头(2)上设置有随动凸轮(21);所述随动凸轮(21)贯穿所述凸轮盘(11)和所述收放卷盘(12);所述动力装置转动所述凸轮盘(11),使得所述凸轮盘(11)内部设置的位移槽(111)相对于所述随动凸轮(21)位移,带动所述内胀紧头(2)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部设置的直线导轨(121)内伸缩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盘机构(1),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凸轮盘(11)和收放卷盘(12);
内胀紧头(2),若干所述内胀紧头(2)分布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侧,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
其中,所述内胀紧头(2)上设置有随动凸轮(21);所述随动凸轮(21)贯穿所述凸轮盘(11)和所述收放卷盘(12);所述动力装置转动所述凸轮盘(11),使得所述凸轮盘(11)内部设置的位移槽(111)相对于所述随动凸轮(21)位移,带动所述内胀紧头(2)在所述收放卷盘(12)内部设置的直线导轨(121)内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胀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槽(111)为弧形槽口结构,首尾具有一定梯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卷及放卷设备的凸轮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陶魏峰张军陈亚飞黄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