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绕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2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绕线筒,其包括绕线筒以及上盖,绕线筒为中空锥筒,其筒体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而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和分离的环形上部和环形下部,其环形下部的下缘设置有与绕线筒筒体相匹配的环形内收阶,环形内收阶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环形下部通过带卡接件的环形内收阶在绕线筒筒体的上端端面上进行可拆卸的卡装固定,所述环形下部在环形内收阶的外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绕好线后的绕线筒尺寸一致,并留有外沿边;而所述环形上部的外径与绕线筒筒体的下端中空部分的内径一致,并在两者接触面上设置有卡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密封保护,可广泛用于纺织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绕线筒
本技术涉及属于纺织
,具体为一种纱线绕线筒。
技术介绍
纱线作为一种纺织品,是利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的具有一定细度的产品,被广泛用于纺织工业中的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作业中。通常来说,制备完成的纱线都需要卷绕在绕线筒上进行保存和运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绕线筒上卷绕完成的纱线筒通常数量较多,在转运和存储过程中容易因为吸水受潮而影响纱线的物理属性,进而影响纱线的二次加工性能。也有在采用线材外部进行塑封包裹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但这种塑封包裹需要额外设置塑封机,且成型的塑封为一次性结构,不仅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另外这种塑封后的纱线筒通常是将纱线的粗细、颜色、材质等信息作为标签打印在塑封上,而这些信息在塑封去除后,非专业人员往往难以用肉眼进行识别,在混淆后会给后续的使用过程造成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绕线筒,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纱线绕线筒,包括绕线筒以及上盖,所述绕线筒为中空锥筒,其筒体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而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和分离的环形上部和环形下部,其环形下部的下缘设置有与绕线筒筒体相匹配的环形内收阶,环形内收阶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环形下部通过带卡接件的环形内收阶在绕线筒筒体的上端端面上进行可拆卸的卡装固定,所述环形下部在环形内收阶的外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绕好线后的绕线筒尺寸一致,并留有外沿边;而所述环形上部的外径与绕线筒筒体的下端中空部分的内径一致,并能通过在两者接触面上设置的卡接件进行卡固和拆卸。作为进一步限定,组成上盖的所述环形上部和所述环形下部通过螺纹旋接件、卡接件、扣接件、栓接件中的一种进行可拆卸固定。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套为具有回复弹性的橡胶密封套或者塑胶密封套。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套上包括印刷标签层,所述印刷标签层通过印刷或者粘胶层粘连的方式固定在密封套的外表面上。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接件为环形卡接件,且在所述环形卡接件对应的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间隙槽以方便进行位置的卡装固定。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接件为金属卡环,所述金属卡环优选为对应角度为300°~320°的缺口弹簧钢材质环,并在与缺口弹簧钢材质环相对的卡装位置设置有与金属卡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绕线筒筒体和所述环形下部为ABS或者是PP塑料材质成型制成,而所述环形上部为碳钢或者是不锈钢材料成型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纱线绕线筒结构简单,可通过三个可拆卸结构件对绕线筒表面卷绕的纱线进行多次重复包裹保护,仅需要将环形下部拆出,将密封套包裹在纱线部分表面,并将下部塞入绕线筒筒体下部筒体中再用环形上部卡紧即可将绕线筒筒体和纱线线材完全包裹,实现纱线线材的密封,而作业时,可将带标签的密封套塞入绕线筒筒体中再将上盖还原即可,实用方便,操作简便且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金属卡环;2、环形上部;3、螺纹面;4、第二金属卡环;5、环形下部;6、绕线筒;7、橡胶密封套;8、纱线卷;9、环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纱线绕线筒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纱线绕线筒包括绕线筒6和上盖,其中,绕线筒6为ABS材质成型制成的中空锥筒,其对应的锥筒下端设置有外凸阶以对盘绕在绕线筒6上的纱线卷8进行限位。而上盖包括环形上部2和环形下部5,环形下部5为PP塑料材质成型制成,包括一个与绕线筒6的筒体相匹配的环形内收阶以方便将环形下部5在环形内收阶位置插入绕线筒6的上部,同时在环形内收阶的外柱面上还固连有一个橡胶密封套7,该橡胶密封套7为高弹的橡胶材料成型,具有较佳的收缩比,其展开后可对绕好纱线卷8后的绕线筒6进行包裹,并留有外沿边以在橡胶密封套7对纱线卷8和绕线筒6包裹后外沿边能缩入绕线筒6下端空腔中;而环形上部2为不锈钢材料成型制成,其外径与绕线筒6筒体的下端中空部分的内径一致,以方便将环形上部2用类似于塞子的方式塞入绕线筒6的下端空腔中。环形下部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圆形盲槽,该圆形盲槽的侧壁设置有螺纹面3,而环形上部2的下部则设置有和环形下部5上圆形盲槽相匹配的旋接座来方便将环形上部2和环形下部5进行固连和分离。同时,在环形上部2的外环面以及环形下部5的环形内收阶外表面上还分别还设置有第一金属卡环1以及第二金属卡环4作为卡接件,该第一金属卡环1和第二金属卡环4均为对应角度300°的缺口弹簧钢材质环,通过缺口的设置使得第一金属卡环1和第二金属卡环4在受力后进行内缩,可将第一金属卡环1卡入线筒6的下端空腔位置的环形卡槽9来实方便现环形上部2和绕线筒6的卡固;并通过将第二金属卡环4卡入绕线筒6上部内侧位置的环形卡接槽来方便实现环形下部5和绕线筒6的卡固。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卡接件也可以采用环形卡接件,该环形卡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卡齿,外卡齿对应的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间隙槽,以通过在外卡齿位置受力后在间隙槽位置的内缩也可以在卡接件位置方便地进行卡装固定。本实施例的纱线绕线筒在使用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橡胶密封套7由于材质的弹力回缩至绕线筒6内。而在对纱线卷8进行保护时,将环形上部2、环形下部5和绕线筒6分别进行分离,将环形下部5环形内收阶上的橡胶密封套7拉出,在外扩后套装在纱线卷8和绕线筒6表面,并将橡胶密封套7的外沿边翻入绕线筒6的内筒体下部,再分别将环形上部2卡入绕线筒6底部,将环形下部5卡入绕线筒6上部即完成对纱线卷8的包裹保护。而通过在橡胶密封套7的表面上通过印刷方式印刷上标签层,可将橡胶密封套7多次使用进行合理优化,使其对纱线卷8的商标、参数等信息进行更长的保留,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混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意欲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筒以及上盖,所述绕线筒为中空锥筒,其筒体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而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和分离的环形上部和环形下部,其环形下部的下缘设置有与绕线筒筒体相匹配的环形内收阶,环形内收阶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环形下部通过带卡接件的环形内收阶在绕线筒筒体的上端端面上进行可拆卸的卡装固定,所述环形下部在环形内收阶的外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绕好线后的绕线筒尺寸一致,并留有外沿边;而所述环形上部的外径与绕线筒筒体的下端中空部分的内径一致,并在两者接触面上设置有卡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绕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筒以及上盖,所述绕线筒为中空锥筒,其筒体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而所述上盖包括可拆卸和分离的环形上部和环形下部,其环形下部的下缘设置有与绕线筒筒体相匹配的环形内收阶,环形内收阶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环形下部通过带卡接件的环形内收阶在绕线筒筒体的上端端面上进行可拆卸的卡装固定,所述环形下部在环形内收阶的外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绕好线后的绕线筒尺寸一致,并留有外沿边;而所述环形上部的外径与绕线筒筒体的下端中空部分的内径一致,并在两者接触面上设置有卡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上部和所述环形下部通过螺纹旋接件或者卡接件或者扣接件或者栓接件进行可拆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具有回复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华徐汕文蔡先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力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