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9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拉伸杆和第二拉伸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对立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拉伸杆和所述第二拉伸杆通过卡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按压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端面设有延伸板,所述第一挡板边缘设有转动钮,所述延伸板靠近转动钮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转动钮一端设有小锥齿轮,所述第一挡板内设有牙盘,所述牙盘左侧端面设有大锥齿轮,该牙盘右侧端面设有螺旋槽,所述延伸板和所述转动钮通过牙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缠绕塑料薄膜时,不易产生褶皱,能缠绕不同宽度薄膜,还能调节缠绕薄膜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加工塑料薄膜成型以后通常需要将塑料薄膜卷收成筒状,从而方便使用、运输、存放等,现有的卷塑料薄膜机包括有两相对活动设置的立柱、设置于两立柱上的卷塑料薄膜轴、套设于卷塑料薄膜轴上的卷塑料薄膜筒及带动卷塑料薄膜轴转动的电机。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薄膜缠绕筒的大小宽度固定,储存薄膜的数量受到制约,同时由于塑料薄膜的宽度不一,每次生产薄膜都需要更换相对应的缠绕筒,在缠绕塑料薄膜时,容易产生褶皱,具体的前期操作步骤多,过程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拉伸杆和第二拉伸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拉伸杆和所述第二拉伸杆通过卡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按压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端面设有延伸板,所述第一挡板的边缘设有转动钮,所述延伸板靠近转动钮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转动钮一端设有小锥齿轮,所述第一挡板内设有牙盘,所述牙盘的左侧端面设有大锥齿轮,该牙盘右侧端面设有螺旋槽,所述转动钮上的小锥齿轮和所述牙盘上的大锥齿轮啮合,所述延伸板上的齿条和所述牙盘上的螺旋槽啮合。作为本技术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拉伸杆套于所述第一拉伸杆外部,所述第二拉伸杆具有弹性。作为本技术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按压板的横截面轮廓为T形,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按压板的下端面光滑。作为本技术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横截面轮廓为T形,所述按压板左侧置于卡槽内。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控制整个缠绕装置的包容量,也能卷绕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还能够避免在生产塑料薄膜有褶皱产生,减少了薄膜缠绕装置更换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实用性,操作步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挡板1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挡板1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卡环7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牙盘1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压板10与延伸板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一套筒3、第一拉伸杆4、第二套筒5、第二拉伸杆6、卡环7、螺钉8、延伸板9、按压板10、转动钮11、开孔板12、卡槽13、牙盘14、开口部15、螺旋槽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到图6所示的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拉伸杆4和第二拉伸杆6,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5,所述第一拉伸4和所述第二拉伸杆6通过卡环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之间设有按压板10,所述第一挡板1的右侧端面设有延伸板9,所述第一挡板1的边缘设有转动钮11,所述延伸板9靠近转动钮11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转动钮11一端设有小锥齿轮,所述第一挡板1内设有牙盘14,所述牙盘14的左侧端面设有大锥齿轮,该牙盘14右侧端面设有螺旋槽16,所述转动钮11上的小锥齿轮和所述牙盘14上的大锥齿轮啮合,所述延伸板9上的齿条和所述牙盘14上的螺旋槽16啮合。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拧动螺钉8,使卡环7上的开口部15变大,再拉动第一拉伸杆4,使第一拉伸杆4从第二拉伸杆6伸出或缩回,进而调整第一挡板1与第二挡板2之间的宽度,牙盘14上的螺旋槽16又与延伸板9上的齿条啮合,通过拧动转动钮11,使该转动钮11上的小锥齿轮齿转动,来带动齿牙盘15上的大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延伸板9伸缩,在缠绕塑料薄膜时,按压板10把塑料薄膜压在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5上,通过按压板重力的作用,使塑料薄膜在缠绕时不易产生褶皱,从而塑料薄膜的缠绕,减少了薄膜缠绕装置更换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实用性。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案列中,所述第二拉伸杆6套于所述第一拉伸杆4外部,所述第二拉伸杆6具有弹性,通过控制第一拉伸杆4和第二拉伸杆6的长度,调节缠绕薄膜装置之间的宽度,进而调节缠绕薄膜的宽度。参考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案列中,所述卡环7的侧边设有开口部15,所述开口部15的边缘设有开孔板12,通过拧动螺钉8,来调节卡环7开口部的大小,以此来固定第一拉伸杆4和第二拉伸杆6。参考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案列中,所述按压板10的横截面轮廓为T形,所述延伸板9上设有卡槽13,所述按压板10和所述卡槽13配合,以此来调节按压板10的升降,所述按压板10的下端面光滑,该光滑端面可以抚平塑料薄膜上的褶皱。参考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案列中,所述卡槽13的横截面轮廓为T形,所述按压板10左侧置于卡槽13内,T形卡槽13便于固定按压板10,还能使方便移动按压板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控制整个缠绕装置的包容量,也能卷绕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还能够避免在生产塑料薄膜有褶皱产生,减少了薄膜缠绕装置更换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实用性,操作步骤简单。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拉伸杆(4)和第二拉伸杆(6),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5),所述第一拉伸杆(4)和所述第二拉伸杆(6)通过卡环(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之间设有按压板(10),所述第一挡板(1)的右侧端面设有延伸板(9),所述第一挡板(1)的边缘设有转动钮(11),所述延伸板(9)靠近转动钮(11)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转动钮(11)一端设有小锥齿轮,所述第一挡板(1)内设有牙盘(14),所述牙盘(14)的左侧端面设有大锥齿轮,该牙盘(14)右侧端面设有螺旋槽(16),所述转动钮(11)上的小锥齿轮和所述牙盘(14)上的大锥齿轮啮合,所述延伸板(9)上的齿条和所述牙盘(14)上的螺旋槽(16)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拉伸杆(4)和第二拉伸杆(6),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相互对立的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5),所述第一拉伸杆(4)和所述第二拉伸杆(6)通过卡环(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之间设有按压板(10),所述第一挡板(1)的右侧端面设有延伸板(9),所述第一挡板(1)的边缘设有转动钮(11),所述延伸板(9)靠近转动钮(11)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转动钮(11)一端设有小锥齿轮,所述第一挡板(1)内设有牙盘(14),所述牙盘(14)的左侧端面设有大锥齿轮,该牙盘(14)右侧端面设有螺旋槽(16),所述转动钮(11)上的小锥齿轮和所述牙盘(14)上的大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科思瑞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