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包括:上料机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料链条和带动所述上料链条转动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链轮;所述上料链条的上段呈拱形;支撑所述上料链条上段呈拱形的支撑件;及多个设于所述上料链条上的挡料块,相邻的挡料块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板材的宽度。本申请实现了码板材自动上料整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本技术是申请号为“202021694659.9”、申请日为2020.08.14、名称为“一种板材码垛系统”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属于板材加工
技术介绍
木板板材是建筑行业及制作家具、装饰装修中常见的材料。板材的加工会涉及到板材的码垛,板材码垛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加工完成后的板材,在储存时为了节省储存空间一般采取码垛的方式存放;一种是需要运输的板材,为了节省运输空间和方便搬运,也会采取码垛的方式运输。木材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刚加工完成的板材的含水量比较高,为了保证木材与木制品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采取措施使木材中的水分(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到允许的范围,要降低木材的含水率,须提高木材的温度,使木材中的水分蒸发并向木材外散发,所以在准备板材码放的过程中,会在板材垛的板材层间垂直于板材长度方向平行码放若干垫条,使板材垛的层间形成风干通道,以便于空气流动,使水分迅速地离开木材,加速板材的干燥,避免潮湿的板材紧密码放造成板材发生腐朽、霉变的可能,使板材的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板材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干燥的板材码垛打包运输时,由于板材已经干燥,同时为了节省板材垛占用的空间和垫条,运输过程中的板材垛层间不需要码放垫条,只需要将板材依次码放成板材垛再打包运输即可;而对于在储存时层间码放有垫条的板材垛,还需要将板材层间的垫条抽除后再进行干燥板材的码垛。板材垛的码放涉及到带垫条板材垛码放和不带垫条板材垛码放,还涉及到板材层间垫条的抽除、板材的自动上料和自动整理,目前还没有可以自动码放这两种板材垛同时还可以抽除垫条并且自动上料整理的设备,所以板材垛码放一般由人工完成,人工码垛板材需要多个工人同时协作完成,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减少人工上料整理板材的工作强度,提高板材垛的码放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可以实现板材的自动上料输送。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包括:上料机架;设于所述上料机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料链条和带动所述上料链条转动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链轮;所述上料链条的上段呈拱形;支撑所述上料链条上段呈拱形的支撑件;及多个设于所述上料链条上的挡料块,相邻的挡料块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板材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链轮的高度高于第二链轮,并且在上料链条上设置多个挡料块,使输送机构向上倾斜,挡料块推着板材随着上料链条向上输送,实现板材的自动上料输送;通过设置上料链条的上段呈拱形,在板材向上输送时,未平行放置的板材由于各部与上料链条表面的接触角度不一样,在输送过程中,板材的部分会离开上料链条的表面,使板材的部分高于挡料块的高度,从而因为失去挡料块的支撑而落下,落下的板材再重新通过挡料块推动向上输送,如此往复直至板材实现平行输送,在板材向上输送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整理板材,使板材间相互平行,不需要人工整理不平行输送的板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架上平行设有多个输送机构,相邻的输送机构的上料链条之间的挡料块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包括斜板和设在斜板上的拱形板,拱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斜板上;所述拱形板的形状与所述上料链条上段的拱形相适配。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架对上料链条提供支撑和保持上料链条的上段成拱形,使上料链条的输送更平稳。进一步,相邻的上料链条的第一链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相邻的上料链条的第二链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机架前端的多个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板材码垛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板材层间垫条自动抽除装置,2-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1-上料机架,2.2.1-第一链轮,2.2.2-第二链轮,2.3-上料链条,2.4-挡料块,2.5.1-第一传动轴,2.5.2-第二传动轴,2.6-斜板,2.7-拱形板,2.8-接料板;3-板材定量输送装置,4-板材码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前”、“后”都是以板材的输送方向来说的,本技术认为板材是从前往后输送的。如图1-2所述,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包括:上料机架2.1;设于所述上料机架2.1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料链条2.3和带动上料链条2.3转动的第一链轮2.2.1和第二链轮2.2.2;所述第一链轮2.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链轮2.2.2;所述第一链轮2.2.1设在靠近所述板材定量输送装置3的一端;所述上料链条2.3的上段呈拱形;支撑所述上料链条2.3上段呈拱形的支撑件;及多个设于所述上料链条2.3上的挡料块2.4,相邻的挡料块2.4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板材的宽度。所述上料机架2.1上平行设有多个输送机构,相邻的输送机构的上料链条2.3之间的挡料块2.4一一对应。相邻的上料链条2.3的第一链轮2.2.1通过第一传动轴2.5.1传动连接;相邻的上料链条2.3的第二链轮2.2.2通过第二传动轴2.5.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包括斜板2.6和设在斜板2.6上的拱形板2.7,拱形板2.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斜板2.6上;所述拱形板2.7的形状与所述上料链条2.3上段的拱形相适配。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机架2.1前端的多个接料板2.8,所述接料板2.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2.1上。如图3所示,一种板材码垛系统,包括板材定量输送装置3、设在所述板材定量输送装置3后方的板材码垛装置4、设于所述板材定量输送装置3前方的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和设于所述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前方的板材层间垫条自动抽除装置1;所述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与所述板材层间垫条自动抽除装置1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与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之间设有多个接料板2.8(如图4所示),接料板2.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2.1上,接料板2.8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链条的链轮轴上;接料板2.8与所述链条的链轮轴连接的一端的上侧面的高度低于所述链条的上侧面的高度。本实施例的板材自动上料整理的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板材输送至链条末端,经过接料板2.8的引导落到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的上料链条2.3上,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料机架(2.1);/n设于所述上料机架(2.1)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料链条(2.3)和带动所述上料链条(2.3)转动的第一链轮(2.2.1)和第二链轮(2.2.2);所述第一链轮(2.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链轮(2.2.2);所述上料链条(2.3)的上段呈拱形;/n支撑所述上料链条(2.3)上段呈拱形的支撑件;/n及多个设于所述上料链条(2.3)上的挡料块(2.4),相邻的挡料块(2.4)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板材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架(2.1);
设于所述上料机架(2.1)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上料链条(2.3)和带动所述上料链条(2.3)转动的第一链轮(2.2.1)和第二链轮(2.2.2);所述第一链轮(2.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链轮(2.2.2);所述上料链条(2.3)的上段呈拱形;
支撑所述上料链条(2.3)上段呈拱形的支撑件;
及多个设于所述上料链条(2.3)上的挡料块(2.4),相邻的挡料块(2.4)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板材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材自动上料整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架(2.1)上平行设有多个输送机构,相邻的输送机构的上料链条(2.3)之间的挡料块(2.4)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新广,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正泰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