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9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包括进料斗、固定框和导料斗,还包括传送辊、紫外杀菌灯和水管,进料斗的底部贯穿于固定框的顶部,并与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料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刷,导流刷的底部与传送皮带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传送皮带的内表面与传送辊活动连接,传送皮带和传送辊均位于壳体的内部,壳体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紫外杀菌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壳,传送皮带靠近底部的表面与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刮板的底部与导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解决对浆糊状的凝胶原材料进行无添加化学剂杀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一般的凝胶原材料首先与水混合成浆糊状的粘稠液体,然后再进一步的对其加工,现有的大部分都是通过使用添加化学剂的方法进行杀菌,然而该类产品是涂抹皮肤上使用的,若化学药物残留过多,或者有的人的体质容易对某些杀菌剂过敏,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该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解决了对浆糊状的凝胶原材料进行无添加化学剂杀菌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包括进料斗、固定框和导料斗,还包括传送辊、紫外杀菌灯和水管;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贯穿于固定框的顶部,并与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刷,所述导流刷的底部与传送皮带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的内表面与传送辊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和传送辊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壳,所述传送皮带靠近底部的表面与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刮板的底部与导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贯穿于壳体的底部,并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的底部位于储料箱顶部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传送辊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上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固定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辊顶部一侧的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通过皮带与第一滑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限流辊一端的连接杆上,所述限流辊的两端与进料斗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流辊的表面开设有下料槽,所述限流辊与限流环的上表面活动搭接,所述限流环的侧面与进料斗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固定框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右侧的内壁与喷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的中部与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水管贯穿于壳体的右侧,并与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紫外杀菌灯上灯管的数量五个。优选的,所述导流刷的材质为软质复合材质。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速为180r/min。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通过在进料斗的顶部加热浆糊状的原料,原料通过进料斗的底部通过导流刷,让原料均匀的分布在传送皮带的表面上,通过电机带动着传送辊上的传送皮带转动,再通过造传送皮带的一侧安装紫外杀菌灯,通过紫外杀菌灯对传送皮带上的原料进行杀菌,达到了解决对浆糊状的凝胶原材料进行无添加化学剂杀菌的问题。(2)、该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通过在传送皮带的另一侧的位置,通过在壳体上安装喷嘴,若糊状的原料的粘性过高而不利于原料的流动,通过在水管接入蒸馏水,通过喷管喷淋,让原料的流动性增加,达到了让刮板对原料更好的刮除的效果。(3)、该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在限流辊上通过连接杆安装第一滑轮,再通过第二滑轮通过皮带与第一滑轮联动,第二滑轮通过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让电机带着限流辊和传送辊转动,当传送辊上的传送皮带在对原料传送杀菌的同时,限流辊让在进料斗的原料能缓慢的通过导流刷对传送皮带进行上料,达到了对原料进行定量下料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紫外杀菌灯的侧视图。图中:1进料斗、2固定框、3导料斗、4储料箱、5壳体、6传送皮带、7传送辊、8限流环、9限流辊、10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电机、13导流刷、14紫外杀菌灯、15挡壳、16刮板、17水管、18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包括进料斗1、固定框2和导料斗3,还包括传送辊7、紫外杀菌灯14和水管17;进料斗1的底部贯穿于固定框2的顶部,并与固定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料斗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刷13,导流刷13的材质为软质复合材质,增加导流刷13的作用是让原料在下料的时候能够通过导流刷13的导流,让原料能够不出现直接掉落到导流斗3内部的问题,导流刷13的底部与传送皮带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传送皮带6的内表面与传送辊7活动连接,传送皮带6和传送辊7均位于壳体5的内部,传送辊7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12上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2的转速为180r/min,电机12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固定框2的右侧固定连接,传送辊7顶部一侧的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11,第二滑轮11通过皮带与第一滑轮10活动连接,第一滑轮10固定安装在限流辊9一端的连接杆上,限流辊9的两端与进料斗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限流辊9的表面开设有下料槽,限流辊9与限流环8的上表面活动搭接,限流环8的侧面与进料斗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在限流辊9上通过连接杆安装第一滑轮10,再通过第二滑轮11通过皮带与第一滑轮10联动,第二滑轮11通过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让电机12带着限流辊9和传送辊7转动,当传送辊7上的传送皮带6在对原料传送杀菌的同时,限流辊9让在进料斗1的原料能缓慢的通过导流刷13对传送皮带6进行上料,达到了对原料进行定量下料的效果;壳体5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14,壳体5的顶部与固定框2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5右侧的内壁与喷嘴18的表面固定连接,喷嘴18的中部与水管17的一端固定连通,水管17贯穿于壳体5的右侧,并与壳体5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在传送皮带6的另一侧的位置,通过在壳体5上安装喷嘴18,若糊状的原料的粘性过高而不利于原料的流动,通过在水管17接入蒸馏水,通过喷管18喷淋,让原料的流动性增加,达到了让刮板16对原料更好的刮除的效果紫外杀菌灯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壳15,紫外杀菌灯14上灯管的数量五个,紫外线杀菌灯灯管是由石英玻璃制成,汞灯根据点亮后的灯管内汞蒸气压的不同和紫外线输出强度的不同,分为三种:低压低强度汞灯、中压高强度汞灯和低压高强度汞灯。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杀菌灯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UVC强度W/m2照射剂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由于设备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包括进料斗(1)、固定框(2)和导料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辊(7)、紫外杀菌灯(14)和水管(17);/n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贯穿于固定框(2)的顶部,并与固定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刷(13),所述导流刷(13)的底部与传送皮带(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6)的内表面与传送辊(7)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6)和传送辊(7)均位于壳体(5)的内部;/n所述壳体(5)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14),所述紫外杀菌灯(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壳(15),所述传送皮带(6)靠近底部的表面与刮板(16)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刮板(16)的底部与导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3)贯穿于壳体(5)的底部,并与壳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3)的底部位于储料箱(4)顶部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包括进料斗(1)、固定框(2)和导料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辊(7)、紫外杀菌灯(14)和水管(17);
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贯穿于固定框(2)的顶部,并与固定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刷(13),所述导流刷(13)的底部与传送皮带(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6)的内表面与传送辊(7)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6)和传送辊(7)均位于壳体(5)的内部;
所述壳体(5)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14),所述紫外杀菌灯(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壳(15),所述传送皮带(6)靠近底部的表面与刮板(16)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刮板(16)的底部与导料斗(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3)贯穿于壳体(5)的底部,并与壳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斗(3)的底部位于储料箱(4)顶部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修复用凝胶原材料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7)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12)上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固定框(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辊(7)顶部一侧的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