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3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升降支架及升降油缸,安装底座固定安装于电铅锅的锅沿处,升降油缸有两个,两个升降油缸分别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的两端,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杆,升降支架设置于两升降油缸之间,升降支架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升降支架为方形的框架类结构,升降支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链轮,靠近电铅锅一侧的转轴外接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当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至最长时,升降支架对齐析出铅的物料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升降支架将析出的铅块输送至电铅锅口处,再由链轮驱动投入电铅锅内,降低了投料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投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析出铅中间产品自动运输线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铅冶炼厂已经实现析出铅产品的自动运转,设备总体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无需配备岗位操作人员,较好地实现了中间产品的自动运输。但在设备末端的投料环节,大部分采用直接将析出铅从物料输送带上直接滑落入电铅锅内的方式,物料输送带距电铅锅的地面锅沿约为1.5米,锅沿距锅底约为1.2米,投料高差共计2.7米,采用析出铅从物料输送带上直接滑落入电铅锅内的投料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析出铅投料高差大,投料时的冲击容易影响电铅锅的使用寿命;2)投料高差大,投料时铅液飞溅大,铅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造成铅液氧化渣增多,且氧化渣容易粘结在电铅锅沿上,需要进行人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析出铅投料高差大,投料时的冲击容易影响电铅锅的使用寿命,投料时铅液飞溅大,铅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造成铅液氧化渣增多,且氧化渣容易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升降支架(2)及升降油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固定安装于电铅锅(4)的锅沿处,所述升降油缸(3)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油缸(3)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两端,所述升降油缸(3)的活塞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杆(6),所述升降支架(2)设置于两升降油缸(3)之间,所述升降支架(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7)与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2)为方形的框架类结构,所述升降支架(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根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链轮(9),靠近所述电铅锅(4)的一侧的转轴(8)外接有一个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析出铅的升降式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升降支架(2)及升降油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固定安装于电铅锅(4)的锅沿处,所述升降油缸(3)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油缸(3)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两端,所述升降油缸(3)的活塞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杆(6),所述升降支架(2)设置于两升降油缸(3)之间,所述升降支架(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7)与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2)为方形的框架类结构,所述升降支架(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根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链轮(9),靠近所述电铅锅(4)的一侧的转轴(8)外接有一个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2)上,当升降油缸(3)的活塞杆(5)伸至最长时,所述升降支架(2)对齐析出铅的物料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析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贤进韩丽军陈景升赵尹宋文三陈典强祝剑平祁琳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