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81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涉及垃圾储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垃圾袋安装在垃圾桶内时不能贴紧垃圾桶壁的问题。垃圾桶包括垃圾收纳桶体、盖圈、第一吸气泵、第二吸气泵、第一螺旋气道、第二螺旋气道、垃圾袋和吸气隔离网,盖圈压设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上,第一吸气泵设置在第一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二吸气泵设置在第二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上每间隔3‑6cm设置1个气孔,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的尾端均与吸气隔离网相连,吸气隔离网上也均匀布置有多个气孔。该垃圾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以及方便垃圾袋的安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储存器
,尤其是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垃圾桶在使用时,大部分需要先套设垃圾袋,但是垃圾桶在套垃圾袋时总是不易将垃圾袋与垃圾箱紧密贴合,使得垃圾袋的外部与垃圾桶内部组成的密闭空间存留部分气体占据了一部分垃圾箱内的空间,降低了垃圾箱内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另外当垃圾桶体积较大时,尤其是高度较大时,套设垃圾袋更是不方便,垃圾袋和垃圾桶的桶体之间会存积空气,导致垃圾袋套设不方便。当垃圾袋和桶体之间存在气包,或者垃圾袋蜷缩在垃圾桶内时,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也大大下降,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垃圾桶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并方便垃圾袋的安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包括垃圾收纳桶体、盖圈、第一吸气泵、第二吸气泵、第一螺旋气道、第二螺旋气道、垃圾袋和吸气隔离网,所述盖圈压设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上,第一吸气泵设置在第一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二吸气泵设置在第二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所述第一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二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上每间隔3-6cm设置1个气孔;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与吸气隔离网相连,吸气隔离网上均匀的布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垃圾袋开口吸附在垃圾收纳桶体上边缘,盖圈压设在垃圾袋上。优选的是,垃圾收纳桶体上边缘呈半圆拱形,盖圈上设置有半圆拱形的卡槽。优选的是,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沿垃圾收纳桶体内表面设置,所述气孔和垃圾收纳桶体的收纳腔体连通。还优选的是,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的螺旋方向相同,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相邻布置。还优选的是,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对称布置。还优选的是,气孔为喇叭孔,垃圾收纳桶体内壁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旋气道或第二螺旋气道上的孔径。还优选的是,垃圾收纳桶体和吸气隔离网之间还设置有密闭空间。还优选的是,吸气隔离网上的经线管道和第一螺旋气道相通,吸气隔离网上的纬线管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相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有益效果是:垃圾袋放置在垃圾桶内,通过吸气泵和螺旋气道将垃圾袋依次吸附在垃圾桶内壁上,从而实现垃圾袋由上而下的自动吸附;垃圾袋贴紧垃圾桶内壁不仅可以提高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还可以防止垃圾刺穿垃圾袋;该垃圾桶还具有操作简单、干净整洁、使用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气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吸气泵的设置变形例示意图;图5是吸气泵的另一变形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垃圾收纳桶体,2-盖圈,3-第一吸气泵,4-第二吸气泵,5-第一螺旋气道,6-第二螺旋气道,7-垃圾袋,8-吸气隔离网,9-气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5所示,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包括垃圾收纳桶体1、盖圈2、第一吸气泵3、第二吸气泵4、第一螺旋气道5、第二螺旋气道6、垃圾袋7和吸气隔离网8;其中垃圾袋放置在垃圾桶内,通过吸气泵和螺旋气道将垃圾袋依次吸附在垃圾桶内壁上,从而实现垃圾袋由上而下的自动吸附;垃圾袋贴紧垃圾桶内壁不仅可以提高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还可以防止垃圾刺穿垃圾袋。盖圈压设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上,并且盖圈呈环形可以方便的移走,或扣在桶体的开口。第一吸气泵3设置在第一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二吸气泵4设置在第二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另外根据垃圾桶的大小还可以设置多个气泵,每个气泵对应1个螺旋气道。第一螺旋气道5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二螺旋气道6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一螺旋气道5和第二螺旋气道6上每间隔3-6cm设置1个气孔9,气泵(包括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工作是通过螺旋气道吸气,靠近气泵位置气孔首先吸气,吸气时将垃圾袋吸附在气孔处并堵住气孔,随后依次吸附,垃圾袋被固定在筒体内表面。螺旋气道(包括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另外气泵可以使用自带电源的抽气泵,也可以插接电源使用。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与吸气隔离网相连,吸气隔离网上均匀的布置有多个气孔,垃圾袋7上部吸附贴紧后,吸气隔离网8将垃圾袋底部均匀的吸附在吸气隔离网上。垃圾袋7开口吸附在垃圾收纳桶体1上边缘,盖圈2压设在垃圾袋上,将垃圾袋固定。垃圾收纳桶体1上边缘呈半圆拱形,盖圈2上设置有半圆拱形的卡槽,从而方便盖圈的拆分和安装。第一螺旋气道5和第二螺旋气道6均沿垃圾收纳桶体内表面设置,气孔9和垃圾收纳桶体1的收纳腔体连通,从而抽出垃圾袋和桶体之间的空气,使桶体和垃圾袋贴紧。气孔为喇叭孔,垃圾收纳桶体1内壁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旋气道5或第二螺旋气道6上的孔径,从而强化气孔的吸附能力。垃圾收纳桶体1和吸气隔离网8之间还设置有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可以改善吸附,不至于吸力过大导致垃圾袋破碎。吸气隔离网8上的经线管道和第一螺旋气道相通,吸气隔离网上的纬线管道和第二螺旋气道相通。本实施例的变形例,第一螺旋气道5和第二螺旋气道6的螺旋方向相同,第一吸气泵3和第二吸气泵4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相邻布置。该结构在安装垃圾袋时只需要将垃圾带的上边缘的一点靠近桶体上边缘即可,垃圾袋会沿两侧分别依次和桶体上边缘贴紧。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第一螺旋气道5和第二螺旋气道6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吸气泵3和第二吸气泵4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对称布置。该结构在安装垃圾袋时只需要将垃圾带的上边缘的对称点分别靠近桶体上边缘的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垃圾袋会对称的沿两侧分别依次和桶体上边缘贴紧。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在使用时,首先将垃圾袋开口置于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然后打开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气泵打开后开始吸气,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上的气孔,依次吸附垃圾袋,并且在吸附垃圾袋后该气孔被封堵,从而沿螺旋气道的方向垃圾袋被依次吸附,最后垃圾袋底部和吸气隔离网吸附,完成垃圾袋的自动贴合;关闭吸气泵。所以该垃圾桶具有操作简单、干净整洁、使用方便等优点。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纳桶体、盖圈、第一吸气泵、第二吸气泵、第一螺旋气道、第二螺旋气道、垃圾袋和吸气隔离网,所述盖圈压设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上,第一吸气泵设置在第一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二吸气泵设置在第二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所述第一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二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上每间隔3-6cm设置1个气孔;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与吸气隔离网相连,吸气隔离网上均匀的布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垃圾袋开口吸附在垃圾收纳桶体上边缘,盖圈压设在垃圾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纳桶体、盖圈、第一吸气泵、第二吸气泵、第一螺旋气道、第二螺旋气道、垃圾袋和吸气隔离网,所述盖圈压设在垃圾收纳桶体的开口边缘上,第一吸气泵设置在第一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第二吸气泵设置在第二螺旋气道的出口位置;所述第一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第二螺旋气道沿垃圾收纳桶体的上边缘开始向底部延伸,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上每间隔3-6cm设置1个气孔;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与吸气隔离网相连,吸气隔离网上均匀的布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垃圾袋开口吸附在垃圾收纳桶体上边缘,盖圈压设在垃圾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纳桶体上边缘呈半圆拱形,盖圈上设置有半圆拱形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自动贴紧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气道和第二螺旋气道均沿垃圾收纳桶体内表面设置,所述气孔和垃圾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婧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