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网调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微网中的风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易造成弃风现象,多余的风电常用电储能进行存储,但现有的储电方式都具有其短板,储热具有寿命长,不污染环境,成本低等优点。在微网的优化运行过程中,考虑热负荷特性差异,建立相变储能水箱模型以及建筑蓄能特性模型,可有效辅助微网消纳风电,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会影响调度结果,在微网的优化运行过程中,风电的预测误差也需要考虑,因此,需要一种含相变储能水箱并考虑建筑蓄能特性的调度方法来实现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相变储能水箱模型以及建筑蓄能特性模型;2)获得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建立相变储能水箱模型以及建筑蓄能特性模型;/n2)获得风电误差历史数据,建立风电预测误差的不确定集;/n3)根据微网的网架结构获取微网的相关参数,并据此建立微网的日前约束和日内约束;/n4)建立含相变储能水箱并考虑建筑蓄能特性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n5)将含有随机参数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确定性优化模型;/n6)对确定性优化模型求得最优解作为调度方案进行微网调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相变储能水箱模型以及建筑蓄能特性模型;
2)获得风电误差历史数据,建立风电预测误差的不确定集;
3)根据微网的网架结构获取微网的相关参数,并据此建立微网的日前约束和日内约束;
4)建立含相变储能水箱并考虑建筑蓄能特性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5)将含有随机参数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确定性优化模型;
6)对确定性优化模型求得最优解作为调度方案进行微网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相变储能水箱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Ttpcm、分别为t、t+1时刻的水箱温度,为热网输入功率,Vtcold为t时刻冷水注入量,Tcold为注入冷水的温度,Vw、Vp分别为水箱所蓄水的体积和相变材料的体积,ρw、ρp分别为水与相变材料的密度,ceff为相变材料等效比热容,cw为水的比热容,Δt为时间间隔下标t、t+1分别表示t、t+1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等效比热容ceff的计算式为:
其中,Ts、Tl分别为相变材料的熔化温度与凝固温度,cs、cl分别为相变材料的固态比热容与液态比热容,Tp为蓄热温度,hp为单位质量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建筑蓄能特性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cair、cs分别为空气比热容与围护结构比热容,mair、ms分别为空气质量与围护结构质量,dTb/dt为室内温度对时间t的微分,为输送到建筑的热功率,q1为围护结构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传递,q2为外界空气渗透耗热量,q3为建筑内部得热,K1为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Ttb为室内温度,Ttout为外界环境温度,ρair为空气密度,N为换气次数,V为单次换气体积,A为建筑面积,e为单位面积设备用电得热,pe为单位面积人体散热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通过风电误差历史数据构建初始经验分布,以Wasserstein距离为半径,建立球型模糊不确定集,该不确定集模型表示为:
其中,ξ为由风电预测误差组成的向量,ξi为第i个历史预测误差向量,pi为第i个历史数据所对应的概率,||·||为向量的一范数,θ为不确定集的半径,K为历史数据数量,β为置信水平,D为系数,是由每个调度时段风电最大、最小预测误差所组成的最大、最小预测误差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考虑相变水箱和建筑蓄能的微网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日前约束包括日前功率平衡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兰,李孝均,田泽清,崔楷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