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判定地震发生时边坡崩塌落石距离的人工智能方法
本公开涉及地震评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判定地震发生时边坡崩塌落石距离的人工智能方法。
技术介绍
落石水平运动距离是落石沿坡面下落后纵向所达范围,是构成落石灾害威胁区域的一部分。它反映了落石纵向水平威胁范围大小,常被用来判断落石防治与否的依据之一,也代表着落石运动动能,威胁能力大小,同时是落石防治工程设计中需要明确的一个主要参数。对于边坡的崩塌破坏形式,主要表现在边坡顶部的岩土体在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下,失去了与边坡整体的粘结能力,被分割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块体,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整体抛出现象,导致落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边坡底部的交通线路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图1解释了落石对坡角位置的构(建)筑物的影响范围。传统上,存在用于判定地震发生时边坡崩塌落石距离的两种方法,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可以用于预测崩塌落石距离,但是多于多标签预测问题,性能不佳。KNN算法则不需要估计参数和训练训练集,适用于大样本量的预测。然而,对于KNN算法来说,需要计算每个样本与训练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判定地震发生时边坡崩塌落石距离的人工智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采集样本数据;以及/n利用DWKNN算法通过采集的样本数据对落石距离进行预测,其中,/n所述DWKNN算法中的权重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判定地震发生时边坡崩塌落石距离的人工智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样本数据;以及
利用DWKNN算法通过采集的样本数据对落石距离进行预测,其中,
所述DWKNN算法中的权重为
其中,并且k≥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样本的步骤包括:设定边坡的高度为H,以0.1H长度区间作为一个基本数值,分别从坡脚开始计算,间隔0.1H划分为一个区间,进行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训练样本集合中的类分布是平衡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样本数据集(xi,ci)上寻找关于待预测样本的k近邻子集待预测样本被分类为k近邻子集T中出现最多的那个类别,其中ci是样本xi的所属类别,由以下公式表示:
若
则x∈c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帅,齐庆杰,刘英杰,黄明明,刘文岗,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