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包括:背架,背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刚性的骨架可转动连接,背架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背架和骨架的背面多点固定柔性可变形的翼面,翼面在背架底部有延伸部,延伸部上固定有与两个腿部固定的多个插扣带;在空中上快速飞行时,刚性的骨架给予翼面刚性支撑,当翼面上的某处尼龙织物强度不足时容易被强风吹坏后,损坏口处附近的翼面与背架、骨架多处连接的点依旧稳定连接,解决了强风会沿着损坏口将翼面整体撕破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属于飞行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翼装是一种特殊跳伞装备,又叫飞鼠装,翼装飞行,也叫近距离天际滑翔运动,是指飞行者身着翼装,从高楼、高塔、大桥、悬崖、直升机上飞下,紧贴着高空中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进行无动力飞行,是一种户外极限挑战运动;目前翼装的翼面大多数是直接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按照人体形状编制而成,有时在高速飞行时,翼面某处的尼龙织物强度不足时容易被强风吹坏,一处出现损坏后,强风会沿着损坏口将翼面整体撕破,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包括:背架,背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刚性的骨架可转动连接,背架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背架和骨架的背面多点固定柔性可变形的翼面,翼面在背架底部有延伸部,延伸部上固定有与两个腿部固定的多个插扣带。所述延伸部中部设有开缝,开缝上安装有使开缝缝合的拉链体;需要穿戴时先将拉链体拉开,穿戴完成后将拉链体拉合,避免穿戴时两腿部对延伸部强行拉扯。所述背架包括刚性的架背以及固定在架背上对人体扣紧的多个安全带;两个刚性的骨架上下接头与架背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所述骨架包括上下分布的两组由三根横杆铰接后构成的横向组件,两组上下分布的横杆之间铰接转轴处及外侧末端与竖杆两端铰接,横杆的内侧末端与架背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还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末端可转动安装在竖杆上;操作手柄上安装有可滑动的按钮;按钮与刹车线的内线固定,刹车线的外径与按钮固定连接;上接头相互铰接的架背和横杆相对面上均设闷孔,架背的闷孔内依次安装有弹簧、限位块A,横杆的闷孔内安装有与限位块A接触的限位块B,限位块B另一端面与刹车线内线的另一端固定,按钮按下后,刹车线内线推动限位块B与限位块A推至架背和横杆接触的间隙面内,使得架背和横杆从被限位块A限位锁定状态,转到可绕铰链轴转动的状态。所述操作手柄上固定有操作块;操作块与操作连杆一端铰接,操作连杆另一端与副翼操作块铰接,副翼操作块中部与下方的横向组件的横杆底面铰接,所述翼面延伸有副翼面,副翼面与副翼操作块板面多点固定;转动操作手柄经过操作连杆推动副翼操作块,实现对副翼面的操作,达到通过控制副翼面对飞行的控制。还包括动滑轮、拉绳,动滑轮安装在操作手柄处的横杆上、下部以及向外侧的另一横杆的上部;拉绳一端固定在与架背下接头铰接的横杆末端,拉绳另一端绕于安装操作手柄的横杆上、下部的动滑轮后再绕于另一横杆上部的动滑轮,而后与下方的横杆末端固定;拉动拉绳使得骨架从收合状态变为撑展状态,此时,限位块A在弹簧的推动下进入横杆的闷孔内对其进行限位。还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异形弹簧,第一个异形弹簧的两端滑动套装在下方横向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铰链的两个横杆上,第二个异形弹簧的两端滑动套装在上方横向组件的第二和第三铰链的两个横杆,第三个异形弹簧的两端滑动套装在下方横向组件的第三个横杆和第三个竖杆上;异形弹簧的中部末端与翼面固定连接,安装在翼面上的异形弹簧,使翼面能顺利折叠不被撕破;当两个横杆长期处于收合或撑展状态时,异形弹簧处于常态,异形弹簧的弹性力使两个横杆之间的位置获得稳定;当两个横杆长从收合转为撑展状态时,异形弹簧发生弹性向两侧撑开变形,当从收合转为完全转为撑展状态后,在异形弹簧本身的弹性力下缓慢向两侧缓慢收合变形,使得骨架受到强风时,异形弹簧提供阻尼力,避免骨架受到强风时快速发生转动导致形变。所述翼面的外侧为圆弧面,如飞机的机翼上表面的圆弧面,提高气体流动速度,降低空气阻力。所述动力装置固定部固定安装于架背顶部,动力装置由油箱、旋转内燃机、螺旋桨组成或由电瓶、电机、螺旋桨组成;动力装置为飞行状态下风力不足时提供旋转力。还包括安装装置,安装装置的固定部分安装在动力装置固定部分,安装装置的抱死部分与动力装置转动部分连接,需要跳伞时将的动力装置转动部分抱死。还包括备份降落伞,备份降落伞安装在架背上;将的动力装置转动部分抱死,再打开备份降落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空中上快速飞行时,刚性的骨架给予翼面刚性支撑,当翼面上的某处尼龙织物强度不足时容易被强风吹坏后,损坏口处附近的翼面与背架、骨架多处连接的点依旧稳定连接,解决了强风会沿着损坏口将翼面整体撕破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撑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限位块A、限位块B安装在架背、横杆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横杆收合状态下与异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横杆撑展状态下与异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横杆从收合到撑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收合状态下横杆、竖杆、背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架;11-架背;12-安全带;2-骨架;21-横杆;22-竖杆;4-翼面;41-延伸部;42-副翼面;43-拉链体;5-插扣带;61-操作手柄;62-按钮;63-刹车线;64-弹簧;65-限位块A;66-限位块B;67-动滑轮;68-拉绳;611-操作块;612-操作连杆;613-副翼操作块;7-异形弹簧;8-动力装置;9-备份降落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包括:背架1,背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刚性的骨架2可转动连接,背架1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8,背架1和骨架2的背面多点固定柔性可变形的翼面4,例如是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翼面4在背架1底部有延伸部41,延伸部41上固定有与两个腿部固定的多个插扣带5。在空中上快速飞行时,刚性的骨架2给予翼面4刚性支撑,当翼面4上的某处尼龙织物强度不足时容易被强风吹坏后,损坏口处附近的翼面4与背架1、骨架2多处连接的点依旧稳定连接,解决了强风会沿着损坏口将翼面整体撕破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述延伸部41中部设有开缝,开缝上安装有使开缝缝合的拉链体43;需要穿戴时先将拉链体43拉开,穿戴完成后将拉链体43拉合,避免穿戴时两腿部对延伸部41强行拉扯。所述背架1包括刚性的架背11以及固定在架背11上对人体扣紧的多个安全带12;两个刚性的骨架2上下接头与架背11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所述骨架2包括上下分布的两组由三根横杆21铰接后构成的横向组件,两组上下分布的横杆21之间铰接转轴处及外侧末端与竖杆22两端铰接,横杆21的内侧末端与架背11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横杆21之间的铰接,实现转动将横杆21收合,方便携带。参见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操作手柄61,操作手柄61末端可转动安装在竖杆22上,例如是竖杆22上设置孔,操作手柄61末端与竖杆22上的孔间隙配合后实现可转动安装;操作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架(1),背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刚性的骨架(2)可转动连接,背架(1)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8),背架(1)和骨架(2)的背面多点固定柔性可变形的翼面(4),翼面(4)在背架(1)底部有延伸部(41),延伸部(41)上固定有与两个腿部固定的多个插扣带(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架(1),背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刚性的骨架(2)可转动连接,背架(1)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8),背架(1)和骨架(2)的背面多点固定柔性可变形的翼面(4),翼面(4)在背架(1)底部有延伸部(41),延伸部(41)上固定有与两个腿部固定的多个插扣带(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41)中部设有开缝,开缝上安装有使开缝缝合的拉链体(43);需要穿戴时先将拉链体(43)拉开,穿戴完成后将拉链体(43)拉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架(1)包括刚性的架背(11)以及固定在架背(11)上对人体扣紧的多个安全带(12);两个刚性的骨架(2)上下接头与架背(11)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包括上下分布的两组由三根横杆(21)铰接后构成的横向组件,两组上下分布的横杆(21)之间铰接转轴处及外侧末端与竖杆(22)两端铰接,横杆(21)的内侧末端与架背(11)上下接头可转动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型折叠翼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手柄(61),操作手柄(61)末端可转动安装在竖杆(22)上;操作手柄(61)上安装有可滑动的按钮(62);按钮(62)与刹车线(63)的内线固定,刹车线(63)的外径与按钮(62)固定连接;上接头相互铰接的架背(11)和横杆(21)相对面上均设闷孔,架背(11)的闷孔内依次安装有弹簧(64)、限位块A(65),横杆(21)的闷孔内安装有与限位块A(65)接触的限位块B(66),限位块B(66)另一端面与刹车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相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