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2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所述浮胎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所述充气滑道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多个所述拱形气柱皆与充气滑道连通,所述充气滑道顶部两侧、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浮胎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位于所述充气滑道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上;所述浮胎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每组所述第二圆环上皆挂设有盛水袋。通过在充气滑道上设置多个拱形气柱,对充气滑道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人员从充气滑道中脱离,直接掉入水中;通过浮胎外侧面设置多组第二圆环与盛水袋,在浮胎上人员较少时,可以通过向盛水袋内装水,以增加浮胎上的重量,避免浮胎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
本技术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
技术介绍
当船舶在有风浪和洋流的水域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在没有其它水上救生设备的协助下,想快速离开被安全救助,有很大的难度。救生筏是针对此种情况,实现人员安全转移的一种救生装置。通过救生筏投入水中,平台自动充气成型后,工作艇将其牵引至救援区域。把平台上的滑道与甲板上的出口处固定,人员通过滑道快速转移至平台,达到快速撤离的目的,具有极高实用意义。现有的救生筏存在以下问题,1、充气滑道与救生筏是一体的,使用时会将充气滑道固定在遇险船舶上,由于充气滑道与救生筏是一体的,所以充气滑道脱离遇险船舶时较为困难;2、人员通过充气滑道滑到救生筏的过程中,容易从充气滑道脱离,导致人员直接掉入水中;3、在救生筏上人数较少、承载重量较轻时,容易出现侧翻,有很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所述浮胎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1),其特征在于:/n所述浮胎(1)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2),所述充气滑道(2)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3),多个所述拱形气柱(3)皆与充气滑道(2)连通,所述充气滑道(2)顶部两侧、底部两侧皆固设有第一连接绳(6),所述第一连接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5),所述浮胎(1)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4),位于所述充气滑道(2)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5)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4)上;所述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10),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上皆挂设有盛水袋(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包括浮胎(1),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胎(1)上方设置有充气滑道(2),所述充气滑道(2)顶面固设有多个拱形气柱(3),多个所述拱形气柱(3)皆与充气滑道(2)连通,所述充气滑道(2)顶部两侧、底部两侧皆固设有第一连接绳(6),所述第一连接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5),所述浮胎(1)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圆环(4),位于所述充气滑道(2)底部的两个第一挂钩(5)分别挂设在两个第一圆环(4)上;所述浮胎(1)外侧面上固设有多组第二圆环(10),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上皆挂设有盛水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撤离通道的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二圆环(10)之间皆设置有盛水袋(7),所述盛水袋(7)两侧皆固设有第二连接绳(8),所述第二连接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斌张德祥胡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游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