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涉及海域,陆地及车载监控领域,该指向器包括伺服转台,伺服转台上设置有俯仰头,俯仰头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传感器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安装架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均包括减震安装板,减震安装板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减震安装板通过减震器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减震安装板、减震器和俯仰头形成减震机构,传感器安装架安装在减震机构上,传感器安装架安装传感器后的重心与减震系统的重心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光电设备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
本技术涉及海域,陆地及车载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船舰上通常都配置有大量的舰载光电设备,船体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是导致舰载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船体的振动主要来自于两方面:a、船本身的工作和运行过程产生的;b、光电设备一般安装在小船的桅杆上,直接暴露在舱外空气中,当船舰在航行过程中遭遇的复杂的外界大气环境,如风阻等因素时同样会引起光电设备的振动。振动会导致光电设备成像质量下降,造成模糊成像,图像难以分辩,目标跟踪失败;同时,当上述两种振动耦合在一起时,会对船载光电设备整机和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产生恶劣的影响,长期积累会严重破坏其性能,甚至会导致元器件与承载设备因振动产生疲劳损坏,造成光电设备难以正常工作。为了降低振动所带来的危害,通常将光电设备安装在舱外,并在光电设备和船体之间设置减振器,通过减振器来衰减振动给光电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现有的减振器安装后衰减振动效果较差,光电设备的成像质量仍然受到外部振动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具有较好的衰减振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光电设备的成像质量。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包括伺服转台,所述伺服转台上设置有俯仰头,所述俯仰头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架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均包括减震安装板,所述减震安装板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所述减震安装板通过减震器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所述减震安装板、减震器和俯仰头形成减震机构,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安装在减震机构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安装传感器后的重心与减震系统的重心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安装板与俯仰头之间留有限位间隙,减震安装板、俯仰头和限位间隙构成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热像仪、可见光传感器和陀螺。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安装板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安装板呈矩形,四个所述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安装板的四角处。进一步的,所述伺服转台包括方位旋转机构,方位旋转机构的顶部设置有俯仰机构,所述方位旋转机构能够带动俯仰机构旋转。进一步的,所述俯仰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俯仰头连接在U形架上,所述U形架上设置有第一俯仰轴、第二俯仰轴和俯仰电机,所述俯仰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俯仰轴转动,所述第二俯仰轴转动带动第一俯仰轴转动并进行俯仰动作。进一步的,所述方位旋转机构包括方位壳体,所述方位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方位轴和方位电机,所述方位电机用于带动方位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方位轴的顶部设置有方位测角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传感器安装架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均包括减震安装板,减震安装板上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减震安装板通过减震器与俯仰头的内壁连接,减震安装板、减震器和俯仰头形成减震机构,传感器安装架安装在减震机构上。当有外部振源激励时,减震机构能够隔绝一部分振动,避免传感器安装架及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能够正常成像,得到的图像较清晰,能够保持稳定跟踪和识别;减震安装板设置在俯仰头的内壁两侧,减震器侧挂能够控制线位移耦合产生角位移,避免角位移影响图像成像质量。(2)本技术中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减震安装板与俯仰头之间留有限位间隙,减震安装板、俯仰头和限位间隙构成限位机构,使传感器安装支架具有足够大的位移空间以容纳动态环境中的最大位移,当传感器安装支架受外部振源激励运动时,运动位移空间充足,可防止传感器安装架受外部振源激励时撞到俯仰头内壁上,避免传感器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伺服转台,2-俯仰头,3-传感器安装架,4-第一减震板,5-第二减震板,6-减震安装板,7-减震器,8-限位间隙,9-激光测距仪,10-红外热像仪,11-可见光传感器,12-陀螺,13-方位旋转机构,14-俯仰机构,15-第一俯仰轴,16-第二俯仰轴,17-俯仰电机,18-方位壳体,19-方位轴,20-方位测角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包括伺服转台1,伺服转台1上设置有俯仰头2,俯仰头2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3,传感器安装架3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安装架3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均包括减震安装板6,减震安装板6上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7,减震安装板6通过减震器7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减震安装板6、减震器7和俯仰头2形成减震机构,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在减震机构上,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传感器后的重心与减震系统的重心重合,减震安装板6与传感器安装架3之间设置有限位间隙8。当有外部振源激励时,减震机构能够隔绝一部分振动,避免传感器安装架3及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能够正常成像,得到的图像较清晰,能够保持稳定跟踪和识别;减震安装板6设置在俯仰头2的内壁两侧,减震器7侧挂能够控制线位移耦合产生角位移,避免角位移影响图像成像质量。进一步的,减震安装板6与俯仰头2之间留有限位间隙8,减震安装板6、俯仰头2和限位间隙8构成限位机构,使传感器安装支架3具有足够大的位移空间以容纳动态环境中的最大位移,当传感器安装支架3受外部振源激励运动时,运动位移空间充足,可防止传感器安装架3受外部振源激励时撞到俯仰头2内壁上,避免传感器受损。本技术中的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9、红外热像仪10、可见光传感器11和陀螺12,减震安装板6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减震器7,减震安装板6呈矩形,四个减震器7设置在减震安装板6的四角处,其中,减震器7选用三向等刚度无角位移减震器,选择对称的布局方式,在线振动和角振动解耦的基础上,提高了抗角振动的减振能力。伺服转台1包括方位旋转机构13,方位旋转机构13的顶部设置有俯仰机构14,方位旋转机构13能够带动俯仰机构14旋转。俯仰机构14包括U形架,俯仰头2连接在U形架上,U形架上设置有第一俯仰轴15、第二俯仰轴16和俯仰电机17,俯仰电机17用于驱动第二俯仰轴16转动,第二俯仰轴16转动带动第一俯仰轴15转动并进行俯仰动作。方位旋转机构13包括方位壳体18,方位壳体18的内部设置有方位轴19和方位电机,方位电机用于带动方位轴19转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包括伺服转台(1),所述伺服转台(1)上设置有俯仰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头(2)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3),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n所述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均包括减震安装板(6),所述减震安装板(6)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7),所述减震安装板(6)通过减震器(7)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所述减震安装板(6)、减震器(7)和俯仰头(2)形成减震机构,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在减震机构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传感器后的重心与减震系统的重心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包括伺服转台(1),所述伺服转台(1)上设置有俯仰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头(2)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3),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均包括减震安装板(6),所述减震安装板(6)沿其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减震器(7),所述减震安装板(6)通过减震器(7)与俯仰头(2)的内壁连接,所述减震安装板(6)、减震器(7)和俯仰头(2)形成减震机构,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在减震机构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架(3)安装传感器后的重心与减震系统的重心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安装板(6)与俯仰头(2)之间留有限位间隙(8),所述减震安装板(6)、俯仰头(2)限位间隙(8)和构成限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9)、红外热像仪(10)、可见光传感器(11)和陀螺(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光电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侠,饶京润,武仓,张华,柯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