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54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包括:一推车,其包含支撑台以及推杆,一吨桶,其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吨桶包含内桶、套在内桶外部的外桶以及海绵垫,所述外桶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流表和副电池;以及一水泵,其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并通过安装在水泵排水口上的运输管与吨桶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一是通过在支撑台的顶部安装用于储液的吨桶与用于向吨桶输送废液的水泵,不但方便移动收取废液,同时还能对残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是通过在外桶与海绵垫之间设置电流表和副电池,能够检测内桶是否发生破损,方便及时进行修理,提高吨桶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
本技术涉及收集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
技术介绍
植物酵素从发酵后的半成品到成品灌装作业,会有部分残液留在灌装容器和管道中,经CIP清洗设备清洗后形成的残液含有有效活性成分及多种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做土壤改良剂和堆肥发酵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包括:一推车,其包含支撑台以及焊接在支撑台后端的推杆;一吨桶,其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吨桶包含内桶、套在内桶外部的外桶以及填充在内桶和外桶之间的海绵垫,所述外桶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流表和副电池;以及一水泵,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并通过安装在水泵排水口上的运输管与吨桶的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吨桶的内表面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漂浮板,且漂浮板包含泡沫板以及安装在泡沫板外部的气囊。优选的,所述泡沫板的顶部安装有气门芯,且气门芯通过管道与气囊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泡沫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和运输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管。优选的,所述吨桶的内壁安装有用于对植物酵素过滤的过滤网,且吨桶的内壁与过滤网之间开设有过滤槽,安装在所述吨桶外部的排污管与过滤槽连通。优选的,所述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与副电池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与副电池的负极均插接在海绵垫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所述水泵、电流表和副电池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通过在支撑台的顶部安装用于储液的吨桶与用于向吨桶输送废液的水泵,不但方便移动收取废液,同时还能对残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是通过在吨桶的内部设置漂浮板,能够保持连接孔始终与残液表面贴合,同时还能对残液进行减震,避免残液泄漏和撞击吨桶,其次,通过在漂浮板的外部设置气囊,能够将漂浮板固定在某一高度,限制残液的活动空间;三是通过在外桶与海绵垫之间设置电流表和副电池,能够检测内桶是否发生破损,方便及时进行修理,提高吨桶使用的安全性;四是通过在吨桶的内壁设置过滤网,能够将残液中的杂质汇聚到过滤槽中,再由排污管排出,从而对残液进行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的整体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中吨桶外壁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中漂浮板的结构图。图中:1、推车;2、吨桶;21、内桶;22、外桶;23、海绵垫;24、电流表;25、副电池;3、水泵;4、运输管;5、波纹管;6、漂浮板;61、泡沫板;62、连接孔;63、气囊;7、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包括:一推车1,其包含支撑台以及焊接在支撑台后端的推杆;一吨桶2,其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吨桶2包含内桶21、套在内桶21外部的外桶22以及填充在内桶21和外桶22之间的海绵垫23,外桶2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流表24和副电池25;以及一水泵3,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并通过安装在水泵3排水口上的运输管4与吨桶2的顶部连通。当吨桶2的内桶21发生损坏时,吨桶2内部的残液通过损坏的地方,进入都内桶21和外桶22之间的海绵垫23中,海绵垫23吸收残液后具有导电性,使得电流表24外部的负接线柱与副电池25的负极连通,由于电流表24的正接线柱与副电池25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因此副电池25内部的电流通过导线进入到电流表24的正接线柱中,之后再由电流表24的负接线柱流回到副电池25的负极,从而构成回路,副电池25对电流表24供电,电流表24产生数值,因此通过观察电流表24是否具有数值,来判断吨桶2的内桶21是否发生损坏,方便对吨桶2进行及时的修理与更换。参照图3所示,吨桶2的内表面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漂浮板6,且漂浮板6包含泡沫板61以及安装在泡沫板61外部的气囊63。当残液收集完成后,使得气囊63充气膨胀,向吨桶2的内壁挤压,将漂浮板6固定在与残液相同高度的位置,减小残液的活动空间,之后通过运输装置对吨桶2进行运输,由于残液无多余的空间进行晃动,因此在吨桶2运输时,残液不会发生晃动,同时也不会与吨桶2的内壁发生碰撞。参照图1,泡沫板61的顶部安装有气门芯,且气门芯通过管道与气囊63的内部连通。当残液收集完成后,通过泡沫板61表面的气门芯向气囊63中通入空气,使得气囊63充气膨胀,向吨桶2的内壁挤压,将漂浮板6固定在与残液相同高度的位置,减小残液的活动空间。参照图1和图3所示,泡沫板6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62,并在连接孔62和运输管4远离水泵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管5。通过在运输管4和漂浮板6之间设置波纹管5连接,能够始终保持连接孔62与运输管4的连通。参照图1所示,吨桶2的内壁安装有用于对植物酵素过滤的过滤网7,且吨桶2的内壁与过滤网7之间开设有过滤槽,安装在吨桶2外部的排污管与过滤槽连通。通过打开位于吨桶2表面的排污管,存储在过滤槽中的杂质便可以从过滤槽中移出。参照图2所示,电流表24的正接线柱与副电池25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电流表24的负接线柱与副电池25的负极均插接在海绵垫23的内部。由于电流表24的正接线柱与副电池25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因此副电池25内部的电流通过导线进入到电流表24的正接线柱中,之后再由电流表24的负接线柱流回到副电池25的负极,从而构成回路。支撑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水泵3、电流表24和副电池25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使用时,水泵3将植物酵素发酵罐中的残液吸入到吨桶2中,由于漂浮板6的密度小于残液的密度,因此随着残液的不断增多,漂浮板6逐渐向上移动,残液进入吨桶2中后,内部的固体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穿过过滤网7,并进入到过滤网7与吨桶2内壁之间的过滤槽中,当残液收集完成后,通过泡沫板61表面的气门芯向气囊63中通入空气,使得气囊63充气膨胀,向吨桶2的内壁挤压,将漂浮板6固定在与残液相同高度的位置,减小残液的活动空间,之后通过运输装置对吨桶2进行运输,由于残液无多余的空间进行晃动,因此在吨桶2运输时,残液不会发生晃动,同时也不会与吨桶2的内壁发生碰撞。当需要将吨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推车(1),其包含支撑台以及焊接在支撑台后端的推杆;/n一吨桶(2),其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吨桶(2)包含内桶(21)、套在内桶(21)外部的外桶(22)以及填充在内桶(21)和外桶(22)之间的海绵垫(23),所述外桶(2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流表(24)和副电池(25);以及/n一水泵(3),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并通过安装在水泵(3)排水口上的运输管(4)与吨桶(2)的顶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推车(1),其包含支撑台以及焊接在支撑台后端的推杆;
一吨桶(2),其放置在支撑台顶部,且吨桶(2)包含内桶(21)、套在内桶(21)外部的外桶(22)以及填充在内桶(21)和外桶(22)之间的海绵垫(23),所述外桶(2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流表(24)和副电池(25);以及
一水泵(3),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并通过安装在水泵(3)排水口上的运输管(4)与吨桶(2)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吨桶(2)的内表面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漂浮板(6),且漂浮板(6)包含泡沫板(61)以及安装在泡沫板(61)外部的气囊(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植物酵素残液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板(61)的顶部安装有气门芯,且气门芯通过管道与气囊(63)的内部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辰李位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建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