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753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与系统,包括步骤:1)获取标准化事件日志,包括活动名称和活动时间的属性信息;2)以事件日志为输入进行漂移检测;3)根据漂移检测的结果对事件日志进行分割;4)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将分割后的两个连续子日志的流程呈现出来;5)根据可视化的结果对两个连续子日志生成的有向图中相对应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漂移检测对流程变体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检测流程是否符合预期的设计或者偏离设计,以帮助管理人员和流程分析人员感知流程变更行为,从而有效改进项目流程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程挖掘中的概念漂移和流程变体分析的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支持业务流程的重要工具;同时,来自这些系统的实时数据的增长使得提取和分析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传统的流程挖掘方法是为固定的环境而设计的,假定其中的基本概念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实际上,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客户需求改变、结构优化、突发情况等的影响,会导致相应业务流程的更改,这种流程的动态变更被称为概念漂移。概念漂移的分析涉及到研究业务流程如何变化,包括检测和定位变化以及研究后者的影响,流程变体分析的目的则是识别和解决由同一流程模型制定的一组流程执行序列所存在的差异。目前现有方法分别侧重于漂移检测和流程变体分析这两个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从业务分析师的角度来看,将两个孤立的解决方案一起使用既不可行,也没有用处,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集漂移检测和流程变体差异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方法与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获取标准化事件日志,包括活动名称和活动时间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事件日志本质上是一组活动序列的有限集合,记录了业务操作的执行情况;/n2)以事件日志为输入进行漂移检测,得到多个流程漂移点;/n3)根据漂移检测的结果对事件日志进行分割;/n4)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将分割后的两个连续子日志的流程呈现出来;/n5)根据步骤4)的结果对两个连续子日志生成的有向图中相对应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述前驱结点为当前结点的上一个结点,后继结点为当前结点的下一个结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标准化事件日志,包括活动名称和活动时间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事件日志本质上是一组活动序列的有限集合,记录了业务操作的执行情况;
2)以事件日志为输入进行漂移检测,得到多个流程漂移点;
3)根据漂移检测的结果对事件日志进行分割;
4)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将分割后的两个连续子日志的流程呈现出来;
5)根据步骤4)的结果对两个连续子日志生成的有向图中相对应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述前驱结点为当前结点的上一个结点,后继结点为当前结点的下一个结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漂移检测的流程变体差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以事件日志为输入进行漂移检测,通过对事件日志中因果活动关系的抽取生成活动关系矩阵,判断活动关系矩阵中相邻窗口关系的变化情况来检测漂移,最终得到一系列流程漂移点,包括以下步骤:
2.1)对事件日志进行活动关系抽取得到一个活动关系矩阵,矩阵的行代表所有的活动关系,矩阵的列代表事件日志中所有轨迹,研究某个具体的活动关系只需要关注矩阵的某一行,研究某条轨迹只需要关注矩阵的某一列,其中所述轨迹表示流程的一次执行,所述活动关系是活动间的因果关系,用→表示:
设轨迹σ∈L,a,b∈σ,a>b成立,b>a不成立,其中轨迹σ=e1,e2,...,en是一个非空序列,事件e1、e2、en分别是第1次、第2次和第n次活动的执行;L为一个事件日志,是轨迹σ1,σ2,...,σn的集合,其中,σ1、σ2、σn分别是事件日志中的第1条轨迹、第2条轨迹和第n条轨迹;a,b分别表示一个活动,a>b表示活动a执行完后下一个活动b紧接着发生,若a=e1,则b=e2;
2.2)结合每个活动关系在活动关系矩阵中相邻窗口的变化情况检测候选漂移点,其中活动关系矩阵的每一行代表一种活动关系在所有轨迹上的成立情况;若同一活动关系在相邻两个窗口上总是存在或者从不存在,表明此关系在两个窗口上具有不变性;若同一活动关系在相邻两个窗口成立的情况不同,即在给定的窗口内从一个值变为另一个值,则说明流程可能在两个窗口的交点处发生了漂移,该点成为候选漂移点;
2.3)候选漂移点并不一定与流程漂移点相同,但往往分布在流程漂移点附近,因此根据检测到的候选漂移点进行密度聚类,以获得大概率事件下整个流程的漂移点;将检测到的候选漂移点划分为若干点簇,按照簇中点的数量大小进行排序,簇中点的数量越多,则该点簇越有可能代表最终的流程漂移点;通过对簇内所有数据点进行聚合平均,用每个点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李婷徐兴荣李会玲巩秀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